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5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7
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属于功率半导体领域。由多个元胞并联形成,每个元胞结构包括:P型掺杂集电区、N型掺杂缓冲层、N型掺杂漂移区、N型高掺杂柱区、P型掺杂的阱区、N型掺杂的源区、P型掺杂的基区、氧化层、栅极电极、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通过将IGBT的顶部栅极开孔,使得光线可通过这个窗口入射到JFET区,通过向IGBT器件的JFET区进行光照射产生光生载流子以提高器件导通特性,JFET区域和漂移区的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照射光波长可为30~1800nm,可应用于高压领域,防止JFET区和漂移区的电流密度过大引发过热而损伤半导体的晶格结构,提高器件使用寿命。提高器件使用寿命。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半导体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器件又称电力电子器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处理能力。目前主流的功率器件类型包括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GTO(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三极管)等。
[0003]IGBT兼具有MOSFET驱动电路简单、开关速度快和BJT导通电阻低的优点,在电力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4]在平面IGBT结构之中JFET区域的电阻较高,高电阻的JFET区对于IGBT的导通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需要承受较高电压的IGBT器件,其JFET区域掺杂浓度比较低,因此相比于其他区域其JFET区域难以产生电导调制效应。同时,高阻的JFET区域电流密度并不均匀,可能会导致JFET区域局部过热。
[0005]对于需要承受高压的IGBT,其JFET区掺杂浓度较低,因此在导通状态其相比其他区域更难产生电导调制,具有较大的电阻,限制平面IGBT器件的通态特性。同时,由于器件导通时JFET区域载流子浓度分布不均匀,使得器件JFET区域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引发过热而损伤碳化硅的晶格结构,降低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6]同时,由于IGBT器件漂移区较低的掺杂浓度,导致在通态器件的漂移区载流子浓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漂移区导通电阻,限制器件的导通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决平面IGBT器件高阻JFET区域和漂移区对器件导通特性影响等问题,加强IGBT器件在JFET区和漂移区的电导调制效应,从而降低IGBT器件的导通电阻,提高器件的通态特性,优化IGBT器件在通态的电流密度分布,提高器件可靠性的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
[0008]本专利技术由多个元胞并联形成,每个元胞结构包括:P型掺杂集电区、N型掺杂缓冲层、N型掺杂漂移区、N型高掺杂柱区、P型掺杂的阱区、N型掺杂的源区、P型掺杂的基区、氧化层、栅极电极、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
[0009]所述N型掺杂缓冲层位于P型掺杂集电区上方,N型掺杂漂移区位于N型掺杂缓冲层上方;N型高掺杂柱区位于N型掺杂漂移区上侧的JFET区;P型掺杂的阱区位于N型掺杂漂移区的上方;N型掺杂的源区位于P型掺杂的阱区的内部;P型掺杂的基区位于P型掺杂的阱区的内部;氧化层位于JFET区和P型掺杂的阱区的上方;栅极电极位于氧化层的上方,且其位置在N型掺杂的源区和P型掺杂的阱区之间形成的沟道上方;发射极电极位于N型掺杂的源区与P型掺杂的基区的上方;集电极电极位于P型掺杂集电区的下方。
[0010]优选的,P型掺杂集电区掺杂浓度为1
×
10
18
cm
‑3~5
×
10
19
cm
‑3,厚度为1~20μm,N型掺杂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7
cm
‑3~1
×
10
18
cm
‑3,厚度为0.2~5μm。N型掺杂漂移区的掺
杂浓度为1
×
10
14
cm
‑3~1
×
10
15
cm
‑3,厚度依照所需要实现的阻断电压设定为30~220μm。
[0011]优选的,P型掺杂的阱区的掺杂浓度为2
×
10
16
cm
‑3~5
×
10
17
cm
‑3,P型掺杂的阱区的深度为0.2~1.5μm。N型掺杂的源区的深度为0.2~0.8μm,N型掺杂的源区的掺杂浓度在1
×
10
19
cm
‑3以上。P型掺杂的基区的深度为0.2~1.5μm,P型掺杂的基区的掺杂浓度在1
×
10
19
cm
‑3以上。
[0012]优选的,N型高掺杂柱区的掺杂浓度为5
×
10
15
cm
‑3~5
×
10
17
cm
‑3,厚度为0.2~1.5μm。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IGBT的顶部栅极开孔,使得光线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入射到JFET区,通过向IGBT器件的JFET区进行光照射产生光生载流子以提高器件导通特性,JFET区域和漂移区的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照射光波长可为30~1800n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0015]1、该IGBT器件可应用于高压领域,器件的制备工艺和现有的平面型IGBT器件工艺相兼容。
[0016]2、本专利技术引入光注入手段,增强IGBT器件在JFET区和漂移区的电导调制效果,增加通态时器件JFET区和漂移区的载流子浓度,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提高器件的导通特性
[0017]3、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JFET结构,通过在传统IGBT器件的JFET区引入多个类超结的重掺杂N型柱区,提高光生载流子的产生效率,进一步提高IGBT器件的导通特性。
[0018]4、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JFET结构,通过在传统IGBT器件的JFET区引入多个类超结的重掺杂N型柱区,优化器件在导通态的载流子浓度分布,使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防止JFET区和漂移区的电流密度过大引发过热而损伤半导体的晶格结构,从而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元胞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元胞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器件加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器件不加光与传统IGBT结构器件的导通特性的对比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器件加光(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器件不加光(b)与传统IGBT结构器件(c)在JFET区域和漂移区上部区域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多个元胞并联形成,参见图1和2,每个元胞结构包括:P型掺杂集电区1、N型掺杂缓冲层、N型掺杂漂移区3、N型高掺杂柱区4、P型掺杂的阱区5、N型掺杂的源区6、P型掺杂的基区7、氧化层8、栅极电极9、发射极电极10和集电极电极11;一N型掺杂缓冲层2位于所述P型掺杂集电区1上方,一N型掺杂漂移区3位于所述N型掺杂缓冲层2上方。二N型高掺杂柱区4位于所述N型掺杂漂移区3上侧的JFET区。P型掺杂的阱区5位于所述N型掺杂漂移区3的上方。N型掺杂的源区6位于所述P型掺杂的阱区5的内部。P型掺杂的基区7位于所
述P型掺杂的阱区5的内部。氧化层8位于所述JFET区和P型掺杂的阱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元胞并联形成,每个元胞结构包括:P型掺杂集电区、N型掺杂缓冲层、N型掺杂漂移区、N型高掺杂柱区、P型掺杂的阱区、N型掺杂的源区、P型掺杂的基区、氧化层、栅极电极、发射极电极和集电极电极;所述N型掺杂缓冲层位于P型掺杂集电区上方,N型掺杂漂移区位于N型掺杂缓冲层上方;N型高掺杂柱区位于N型掺杂漂移区上侧的JFET区;P型掺杂的阱区位于N型掺杂漂移区的上方;N型掺杂的源区位于P型掺杂的阱区的内部;P型掺杂的基区位于P型掺杂的阱区的内部;氧化层位于JFET区和P型掺杂的阱区的上方;栅极电极位于氧化层的上方,且其位置在N型掺杂的源区和P型掺杂的阱区之间形成的沟道上方;发射极电极位于N型掺杂的源区与P型掺杂的基区的上方;集电极电极位于P型掺杂集电区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8
cm
‑3~5
×
10
19
cm
‑3,厚度为1~2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7
cm
‑3~1
×
10
18
cm
‑3,厚度为0.2~5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类超结光增强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漂移区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4
cm
‑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陈雨箭邱宇峰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