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栅底电荷平衡改善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MOSFET器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栅底电荷平衡改善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现有技术中,在断开下禁带宽度超过2.0eV,具有较高的临界击穿电场能力、较高的热导率和更饱和的电子迁移率的优点,适合于制造大功率、高温、高频和抗辐射的半导体器件,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栅极常见是平面的,沟道路径是横向的;例如:CN104409501A、CN111933698A。为了提高碳化硅器件集成密度,有人提出了碳化硅器件中制作嵌埋式栅极,沟道路径是纵向的;例如:CN113506826A、CN113299748A。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的应用中,以碳化硅(SiC)为衬底时,通常器件制作前在碳化硅衬底上需要在制作碳化硅外延层,器件制造中需要制作沟道顺从层。
[0003]为了改善在嵌埋式栅极底部的电场,带隙较窄(<1.2eV)使用硅(Si)衬底的MOSFET器件会在栅底制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延片结构(10),包括碳化硅衬底(20)以及在所述碳化硅衬底(20)上的碳化硅外延层(30);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内形成有第一电荷平衡柱(41)与第二电荷平衡柱(42);由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上表面开设有栅极沟槽(31)以及在所述栅极沟槽(31)两侧的接触沟槽(32),所述栅极沟槽(31)对准在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上,所述接触沟槽(32)对准在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上;其中,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基本由预置叠层阱所构成,以避免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穿透到所述碳化硅衬底(20);所述外延片结构(10)在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表面形成有挖槽后的沟道顺从层(50),所述沟道顺从层(50)在所述栅极沟槽(3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相接,在所述接触沟槽(3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相接;栅极结构(70),嵌埋式设置在所述栅极沟槽(31)内;源极结构(80),设置在所述外延片结构(10)的顶面,所述源极结构(80)还填充于所述接触沟槽(32)内,使所述源极结构(80)与所述外延片结构(10)形成非平面的欧姆接触;漏极结构(90),设置在所述外延片结构(10)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的底部不穿透到所述碳化硅衬底(20)内,且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的底部距离所述碳化硅衬底(20)的上表面的间隔在5um以下;具体的,当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为N
‑
型,所述预置叠层阱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逐层叠加的P
‑
结(40),所述欧姆接触内侧形成有所述沟道顺从层(50)与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主体区之间的PN结隔离;更具体的,所述PN结隔离还延伸在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以及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的柱外形分别与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主体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上层形成为沟道体层(33),所述沟道体层(33)的下界面较浅于所述栅极沟槽(31)与所述接触沟槽(32)的槽底,使所述沟道体层(33)只能透过所述沟道顺从层(50)与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及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相接;当所述栅极结构(70)下方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栅极沟槽(31)槽底的效应隔离层(71),所述沟道顺从层(50)还包括反极型导接段(51),位于所述栅极沟槽(31)的槽侧且延伸超过所述效应隔离层(71)的一侧,以在器件使用过程动态调整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的电位,防止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浮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栅氧化层(72),图案化形成在所述栅极沟槽(31)的槽侧与所述效应隔离层(71)上,所述栅氧化层(72)不形成在所述接触沟槽(3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案化层间膜(73),覆盖于所述栅极结构(70)上,并界定所述源极结构(80)对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欧姆接触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层间膜(73)不完全覆盖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沟槽后上表面,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的上表面形成有导接结层(34),所述导接结层(34)在不被完全覆盖的沟槽后上表面的部分与所述源极结构(80)形成源漏向导通的欧姆接触;具体的,所述导接结层(34)为N+型。
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外延层(30)在所述接触沟槽(32)内形成有结隔离顺从层(52)用于在金属与半导体欧姆接触下维持PN结隔离的耗尽层厚度;具体的,所述结隔离顺从层(52)为P+型,所述结隔离顺从层(52)与所述源极结构(80)之间形成源漏向不导通的欧姆接触;具体的,所述接触槽具有梯形截面、或者所述接触槽与所述栅极沟槽(31)两者皆具有梯形截面、或者所述栅极沟槽(31)具有梯形截面。8.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所述碳化硅MOSFET器件为芯片形态,所述碳化硅MOSFET器件在晶圆形态挖槽与制作挖槽后的沟道顺从层(50)之前,所述外延片结构(10)内的所述第一电荷平衡柱(41)与所述第二电荷平衡柱(42)已预先形成。9.一种碳化硅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碳化硅衬底(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炜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真茂佳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