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36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流的作用,以正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循环、催化反应底物脱羧而引发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合成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一类骨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合成药物中,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该类化合物不仅可以用作抗癌和抗疟疾候选药物、蛋白激酶DYRKIA高效抑制剂,而且还可以作为DNA嵌入剂用来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在生物及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文献报道的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主要通过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Tetrahedron,1990,46,1063

1078)、金催化的非环炔烃的环化反应(Org.Biomol.Chem.,2012,10,7801

7808)、铜催化2

(2

溴芳基)

1H

吲哚与醛和氨水的一锅法串联反应(J.Org.Chem.,2015,80,10955

10964)、钯催化邻二卤取代喹啉的Suzuki偶联反应(Eur.J.Org.Chem.,2017,5554

5565)、铑催化2

炔基苯胺的二聚反应(Org.Lett.,2019,21,4996

5001)、以及钯催化异腈的插入反应(Org.Lett.2013,15,3754

3757)和锰催化异腈的串联环化反应(Adv.Synth.Catal.,2019,361,1414

1418)制得的。尽管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这些文献方法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如使用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反应条件苛刻、底物的适用度比较单一、反应重现性差等,不适用于生产实践。近年来,电化学有机合成以清洁电子做氧化还原试剂参加化学反应,实现化学反应的低污染甚至零污染,在绿色化学领域优势逐渐凸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有机合成手段制备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污染小,无疑是一种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优选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将不同取代的苯肼和不同的芳香乙酮溶于乙醇中,加热至反应2~6h,将反应液加热搅拌5~10h,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pH=8,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
[0008](2)冰浴条件下,将三氯氧磷滴加到装有N,N

二甲基乙酰胺的三口烧瓶中,滴加完后继续在冰浴条件下反应1~2h,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溶解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后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滴加完加热反应2~5h,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pH=8,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
[0009](3)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冰浴条件下加
入氢氧化钠、正四丁基溴化铵后,再加入对甲苯磺酰氯,然后升至室温反应10~20h;或者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四氢呋喃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氢化钠,冰浴下反应30min~1.5h后加入碘甲烷或溴化苄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然后升至室温反应10~20h,反应完毕后,加入冰水淬灭反应,抽滤,二氯甲烷或者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N

对甲苯磺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甲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苄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叔丁氧基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
[0010](4)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N

对甲苯磺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甲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苄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叔丁氧基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乙醇中,加入2

(氨基氧基)
‑2‑
甲基丙酸盐酸盐和乙酸钠,反应液加热至60~80℃,4~8h,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即得反应底物不同取代的2

甲基
‑2‑
(((1

(2

苯基

1H

吲哚
‑3‑
基)亚乙基)氨基)氧基)丙酸;
[0011](5)将反应底物不同取代的2

甲基
‑2‑
(((1

(2

苯基

1H

吲哚
‑3‑
基)亚乙基)氨基)氧基)丙酸、催化剂、电解质加入到配有磁力搅拌子的反应瓶中;
[0012](6)加入溶剂,搅拌均匀后插入电极,室温下搅拌并通电反应5~9h,电流强度为2~5mA;
[0013](7)反应完毕后,萃取,分离纯化,得到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
[0014]进一步的,步骤(1)具体为:将不同取代的苯肼和不同的芳香乙酮溶于乙醇中,加热至80℃反应2~6h,将反应液加热至120℃搅拌5~10h,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用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PH=8,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
[0015]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冰浴条件下,将三氯氧磷滴加到装有N,N

二甲基乙酰胺的三口烧瓶中,滴加完后继续在冰浴条件下反应1~2h,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溶解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后滴加到上述反应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合成吲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同取代的苯肼和不同的芳香乙酮溶于乙醇中,加热至反应2~6h,将反应液加热搅拌5~10h,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pH=8,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2)冰浴条件下,将三氯氧磷滴加到装有N,N

二甲基乙酰胺的三口烧瓶中,滴加完后继续在冰浴条件下反应1~2h,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吲哚溶解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后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滴加完加热反应2~5h,反应完毕后,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pH=8,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3)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正四丁基溴化铵后,再加入对甲苯磺酰氯,然后升至室温反应10~20h;或者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四氢呋喃中,在冰浴条件下加入氢化钠,冰浴下反应30min~1.5h后加入碘甲烷或溴化苄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然后升至室温反应10~20h,反应完毕后,加入冰水淬灭反应,抽滤,二氯甲烷或者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得到含有不同取代基的N

对甲苯磺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甲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苄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叔丁氧基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4)将含有不同取代基的N

对甲苯磺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甲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苄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或者N

叔丁氧基羰基
‑2‑
苯基3

乙酰基吲哚溶于乙醇中,加入2

(氨基氧基)
‑2‑
甲基丙酸盐酸盐和乙酸钠,反应液加热至60~80℃,4~8h,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后通过过柱纯化即得反应底物不同取代的2

甲基
‑2‑
(((1

(2

苯基

1H

吲哚
‑3‑
基)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精美万金林崔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