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202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装配内径侧硬纸板筒;硬纸筒外侧层层并交替裹制瓦楞纸板和绝缘纸板,形成隔板系统的主体结构;装配外部角环,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将外部角环套装在主体结构上,轴向定位,缠绕皱纹纸固定;主体结构吊装起来,将主体结构套装进盖板;将套装盖板后的主体结构放倒,将内部角环和主体结构装配在一起,完成换流变隔板系统的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成本,实现质量可控,操作可控,占用场地小,可解决现场的场地紧缺和人员不好调配问题,灵活变换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属于换流变压器制造


技术介绍

[0002]换流变压器简称换流变,其隔板系统为重要的部件之一。隔板系统主体内径小,主体是由瓦楞纸板和普通纸板交替层层裹制而成,纸板裹制时极易发生搭接位置凹陷和起鼓现象,若裹制力量不均匀,极易错层并脱落。隔板系统是由内外部角环固定在纸板上,以做整体结构的支撑,因此要求在轴向方向上可承受较大的机械力,进而对其牢固性有更好的要求;而整体三处U型口的对齐,直接决定隔板系统的装配难度;另外,隔板系统主体结构要求尺寸装配精确,才可保证顺利套装进盖板中。已有技术的换流变隔板系统采用卧式制作,使用卧绕机并利用装配架装配,成本高,质量保证不可靠,尤其与外部套管和内部引线的配合不可控,占用车间的场地较大,影响其他产品生产和人员调配,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降低成本,实现质量可控,操作可控,占用场地小,可解决现场的场地紧缺和人员不好调配问题,灵活变换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装配内径侧硬纸板筒;

硬纸筒外侧层层并交替裹制瓦楞纸板和绝缘纸板,形成隔板系统的主体结构;

装配外部角环,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
r/>将外部角环套装在主体结构上,轴向定位,缠绕皱纹纸固定;

主体结构吊装起来,将主体结构套装进盖板;

将套装盖板后的主体结构放倒,将内部角环和主体结构装配在一起,完成换流变隔板系统的制作。
[0005]所述步骤

,利用卡兰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将角环和隔板内径对齐,按照图纸相对位置摆放好,用卡兰将角环和隔板固定在一起,每个角环使用两个卡兰与隔板卡紧;大大减少了操作者数量,保证了装配质量。
[0006]所述步骤

,采用皱纹纸缠绕固定,用皱纹纸二缠绕角环,使角环与隔板固定在最后一层绝缘纸板上;由四个人各将皱纹纸二的一头粘接在绝缘纸板上,各拽另一头,向同一方向同时做绕制,边绕制,边在前一圈皱纹纸二上涂胶,保证缠绕紧实、平整,保证了外部角环与主体结构装配的牢固性。
[0007]所述隔板为圆形,圆周上有多个U型口,在圆周方向上选择一个隔板上的U型口,将制作好的U型截面的木棒工装放在该U型口位置,隔板的圆周方向上放置三处U型截面的木
棒工装即可;所述U型截面的木棒工装的截面为矩形与半圆形组合,整体呈U型截面,U型截面恰好与隔板上的U型口配合;利用截面为U型的木棒作为工装,使用木棒的U型侧面与主体结构及隔板上的U型口对齐,最大限度地减小装配公差,减少了操作步骤,保证后续隔板系统顺利装配进套管内。
[0008]所述步骤

,盖板为圆环结构,外圆的圆周上设有多个U型槽,U型槽的右侧(内侧)设有限位板,内圆的圆周上设有立面;起吊隔板系统的主体结构,提前测量盖板上U型槽右侧的限位板的内径尺寸和立面外径尺寸,测量主体结构底部相应的U型口右侧装配位置直径,找到可以配合的位置,将主体结构装配至盖板上;装配过程中,在圆周方向上三处位置,放上U型截面的木棒工装,使隔板的U型口和盖板上的U型槽都能放入U型截面的木棒工装。
[0009]本专利技术的立式制作方法,避免了绕制内径侧带有瓦楞纸板的绝缘纸板粘接不完全致使开裂起鼓的问题,避免了粘接受力不均匀变形的问题,避免了瓦楞纸板和绝缘纸板余量积累的错茬问题,避免了隔板系统纸筒各层间松紧度不一致并脱落的问题,将制作尺寸控制在合理的公差范围内。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成本,实现质量可控,操作可控,占用场地小,可解决现场的场地紧缺和人员不好调配问题,灵活变换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装配瓦楞纸板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装配绝缘纸板接茬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绝缘纸板紧包带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完成装配绝缘纸板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装配外部角环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装配外部角环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装配多道外部角环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缠绕皱纹纸二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皱纹纸二缠绕方向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U型截面的木棒工装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主体结构起吊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盖板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完毕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主体结构翻转放倒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主体结构支撑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内部角环固定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

完成制作示意图;图中:整体套装装配架1、可调模2、可调模底座3、地脚4、扇形支撑板5、绝缘筒6、压杠7、紧包带8、瓦楞纸板9、波峰10、小垫块11、皱纹纸一12、绝缘纸板13、搭茬14、紧包带二15、紧包带三16、角环17、隔板18、卡兰19、电钻20、木质螺杆21、紧包带四22、U型口23、U型截
面的木棒工装24、皱纹纸二25、主体结构26、紧包带五27、吊带28、紧包带六29、盖板30、限位板31、立面32、铁螺杆33、吊带二34、底部支撑架35、内部角环支撑架36、内部角环37、胶木螺杆38。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装配内径侧硬纸板筒;

硬纸筒外侧层层并交替裹制瓦楞纸板和绝缘纸板,形成隔板系统的主体结构;

装配外部角环,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

将外部角环套装在主体结构上,轴向定位,缠绕皱纹纸固定;

主体结构吊装起来,将主体结构套装进盖板;

将套装盖板后的主体结构放倒,将内部角环和主体结构装配在一起,完成换流变隔板系统的制作。
[0014]在实施例中,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装配内径侧硬纸板筒;参照附图1。
[0015]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装配内径侧硬纸板筒;

硬纸筒外侧层层并交替裹制瓦楞纸板和绝缘纸板,形成隔板系统的主体结构;

装配外部角环,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

将外部角环套装在主体结构上,轴向定位,缠绕皱纹纸固定;

主体结构吊装起来,将主体结构套装进盖板;

将套装盖板后的主体结构放倒,将内部角环和主体结构装配在一起,完成换流变隔板系统的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利用卡兰将隔板和角环装配在一起构成外部角环,将角环(17)和隔板(18)内径对齐,按照图纸相对位置摆放好,用卡兰(19)将角环(17)和隔板(18)固定在一起,每个角环(17)使用两个卡兰与隔板(18)卡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换流变隔板系统的立式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采用皱纹纸缠绕固定,用皱纹纸二(25)缠绕角环(17),使角环(17)与隔板(18)固定在最后一层绝缘纸板(13)上;由四个人各将皱纹纸二(25)的一头粘接在绝缘纸板(13)上,各拽另一头,向同一方向同时做绕制,边绕制,边在前一圈皱纹纸二(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静瑜种菲王彩娟李红军赵贺亮林紫阳孙健敏于广杨晨张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