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99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将在插座嵌合孔(81)上具有多个的触头(82)的护罩(78)用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覆盖所形成的插头上,其金属外壳部(88),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为大致的方筒状,且在该大致为方筒状的两侧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有膨胀着的弹性部77、或使大致为方筒状的两侧部的下方向外方翘曲形成的弹性部77,在底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有使金属外壳部(88)自身具有柔软性的切缝(89)。而且,当将插头41插入到插座42中时,由金属外壳部(88)的弹性部(77)的作用使金属外壳88全体具有柔软性,且在金属外壳部(88)被向内方压入时产生的退缩由切缝(89)所吸收,使金属外壳部(88)与插座(42)之间产生可靠的密合接续;另外,全体的构造很紧凑。(*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该插头主要适合于在使用由插头和插座所构成的连接器而对VTR、TV、CD播放机、调谐器、和放大器等相互进行接续时主要传递数字信号。一般,连接器10,如图7(a)所示,由设置在本体底座一侧的插座12和安装在电缆25的前端上的插头11所构成。上述插头11,在其护罩(housing)22的前面开口的内部设有多个的触头23,且该护罩22的外周由方形的金属外壳32所覆盖着。上述多个的触头23,与电缆25的各信号线和电源线相接续,该接续部分由罩24所覆盖着。目前,为在将插头11嵌合到插座12上时得到可靠的接触,如图7(b)所示,在位于金属外壳32的上面和下面的前端部分和中央部分上,形成有使其具有弹性的膨胀部35。现有的插头11,仅仅由这些膨胀部35而保持着与插座12侧之间的接触。但是,在方形的金属外壳32上,即使为了能发挥作为弹簧部的功能而设置具有充分形状的膨胀部35时,在要求小型化的目前状况下,因有尺寸上的制约,所以也会出现不能得到充分的弹性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几乎不改变现有的金属外壳的形状,而得到充分的弹性的插头。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全体构造紧凑的,且金属外壳部可以可靠地与插座相密合接续的插头。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3所示,在将在插座嵌合孔81上具有多个的触头82的护罩78,用由导电性金属板所形成的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覆盖在所形成的插头上,其特征为:上述金属外壳部88,形成基本为方形,且在该基本为方形的两侧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膨胀着的弹性部77、或由使该基本为方形的两侧部的下方向外方翘曲形成的弹性部77,进一步在底-->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使金属外壳部88自身具有柔软性的切缝89。当将插头41插入到插座42中时,由金属外壳部88的弹性部77使金属外壳部88全体具有柔软性,且在金属外壳部88向内方被压入时的退缩由切缝89所吸收,使金属外壳部88与插座42之间可靠地相密接续。又,由于金属外壳部88自身具有柔软性,所以就不需要设置象现有的那样的突出部等的弹性部,可以使全体的构造变得紧凑。图1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插头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头和与该插头相嵌合连接的插座的断面图。图3(a)为显示了在金属外壳部88上的弹性部77的第1实施例的断面图。图3(b)为显示了在金属外壳部88上的弹性部77的第2实施例的断面图。图4为图2的插头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沿图2的A-A线的断面图。图6(a)为电缆25的断面图。图6(b)为电缆25的侧面图。图6(c)为显示了与图6(a)的电缆25不同的另一侧的断面图。图7a为现有的插头和插座的立体图,图7(b)为图7(a)的插头的前端部分的断面图。以下,基于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2中,40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该连接器40由插头41和插座42所构成。上述插头41的构成包括:如图1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的由绝缘性树脂所形成的护罩78、由导电性金属板所形成的上部屏蔽罩79、和同样地由导电性金属板所形成的下部屏蔽罩80;以及如图2和图5所示的由绝缘性树脂所形成的上罩95、和同样地由绝缘性树脂所形成的下罩96。上述护罩78,在其前面开有插座嵌合孔81,在其下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底槽85,在其上面穿设有半锁孔87,在其后方的上下突出有止脱突部86,在其前端部形成为倒角形状。又,在上述护罩78上,其插座嵌合孔81侧。与多个触头82的一端相-->面对,而该触头82的另一端以从后方突出的方式而成一体地形成。在该触头82的向后方突出的部分上,形成有端子部83。该端子部83,如图5所示,为一种其直径比要连接的信号线26的直径要稍大的半圆形状;且在该端子部83的底部,穿设有小孔84,该小孔84具有这样一种程度的大小:虽然在其中自然流入有熔化了的焊料19,但该焊料不会向下方流出。具体来说,若信号线26的直径为0.3mm,则端子部83的半圆部的直径为1.0mm程度,而小孔84的直径为0.3mm程度。该端子部83,由于相邻的间隔狭小,所以最好是一种交替地向上或向下弯曲的交错脚状的形状。上述上部屏蔽罩79,在其前端部上成一体地形成有金属外壳部88。该金属外壳部88,可以从后方把上述护罩78插入其中,且其全体形成为基本的方形。但该金属外壳部88的底部稍微弯曲成槽形,以便与上述底槽85相嵌合;且在该底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本专利技术所特有的具有一定间隙的切缝89。该切缝89的作用是,在使金属外壳部88本身具有弹性时允许该金属外壳部88的收缩。具体来说,如图3(a)所示,在金属外壳部88的两侧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膨胀着的弹性部77;或者如图3(b)所示,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使金属外壳部88的两侧部的下方向外翘曲形成的弹性部77。然后,当将该金属外壳部88嵌合到插座12上时,由弹性部77的变形使金属外壳部88全体以具有弹性的方式与屏蔽罩44的嵌合部56相压接。这时,切缝89成为退缩吸收槽。在上述金属外壳部88的上板上,开有半锁孔90;又,在上板和下板上,形成有用于可以允许上述止脱突部86突出的缺口部91。上述上部屏蔽罩79的后端部分,形成为由上板和四周的侧板所构成的浅盖形,并成一体地形成有从后端向内侧弯曲的半圆部93和从侧方向内侧弯曲的侧板接续端子部92。上述下部屏蔽罩80,与上部屏蔽罩79相反,形成为由底板和四周的侧板所构成的无盖的箱形,并成一体地形成有从后端的侧板向内侧弯曲的半圆部93;同时在左右的侧板上,向内方突出地形成有用于确保与上部屏蔽罩79之间的接触的多个的突部94。上述上罩95和下罩96,如图2和图3所示,为沿水平方向被分割成2-->部分的形状,在将其相互嵌合时形成为基本的方形;而且,在其各自的两侧面的卡合部分上形成有止挡部97,在前面形成有方孔36,在后面形成有圆孔37,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38,进一步在方孔36和圆孔37的内壁面上分别形成有止挡槽98和99。下面,对由以上各零部件组合成插头41时的作业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和图6所示,在其前端成一体地设置有衬套34的电缆25上,露出有信号线26和地线33,并使屏蔽件(Shield)29向绝缘套30的外周翻折着。进一步在信号线26上松嵌合上绝缘管39,并预先对端部进行过处理。地线33有两种配置方式,即如图6(a)所示的被插入在导电带28和信号线26之间的配置方式,和如图6(c)所示的被插入在屏蔽件29和导电带28之间的配置方式,并可采用两种配置方式中的任何一种。然后,在每一个触头82的端子部83上安置上一根信号线26,并用焊料19进行接续。这时,对在小孔84中是否流入有焊料19的情况,可从端子部83的下面预先进行确认。当接续上时,通过将绝缘管39移动到接续部分并进行加热,可以使绝缘管39产生热收缩,与信号线26和端子部83之间产生密合,从而防止出现短路和断线。将接续有信号线26的护罩78从后端插入到上部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中,一直插入到止脱突部86与缺口部91相接触时为止。然后,将地线33用焊料19接续地接续端子部92上。接着,将下部屏蔽罩80嵌合在上部屏蔽罩79上。这时,向绝缘套30的外侧翻折了的屏蔽件29与上部屏蔽罩79的半圆部93和下部屏蔽罩8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由将在插座嵌合孔(81)上具有多个触头(82)的护罩(78)用由导电性金属板所形成的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覆盖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其上述金属外壳部(88),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为筒状,且在该筒状的两侧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有膨胀着的弹性部(77),在底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有使金属外壳部(88)具有柔软性的切缝(89)。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6-12 167883/951.一种插头,由将在插座嵌合孔(81)上具有多个触头(82)的护罩(78)用由导电性金属板所形成的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覆盖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其上述金属外壳部(8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川盛一小野直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