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其轮履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1708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3
本公开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轮履切换方法。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举升装置和履带组件,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或驱动车架相对于车轮的底缘升高或降低,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连接部上设置有适配于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轮履切换方法包括将起重机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包括:举升装置驱动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驱动车架相对于车轮的底缘升高,直至车架与地面的距离达到第一预设距离;将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以在车架上安装履带组件;使车架靠近地面,直至履带单独支承于地面。本公开可优化起重机的底盘的结构和重量,并提高轮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相互切换的效率。高轮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相互切换的效率。高轮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相互切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及其轮履切换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轮履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动式起重机的按底盘行驶结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轮胎式底盘起重机和履带式底盘起重机。
[0003]轮胎式底盘起重机包括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和越野轮胎起重机等种类,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舒适性,重量轻,转场方便。但轮胎本身为弹性结构且承载能力较弱,起重机吊重作业时一般都需要通过支腿结构支承车身。越野轮胎起重机虽然可以通过轮胎支承吊重,但轮胎可支承的起吊重量远小于活动支腿可支承的起吊重量,且对地面承载能力及平整度有较高要求,不利于广泛使用。
[0004]履带式底盘起重机的履带式底盘本身为刚性结构,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承载较大的重量,不需使用支腿结构即可满负荷吊重。但履带式起重机行驶速度很慢,行驶舒适性差,重量大,对路面损伤大,转场运输需使用平板车托运,中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履带结构较重,转运时还需要将履带拆下单独运输,转场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下。
[0005]为此,在专利技术人已知的相关技术中,在起重机的车架上需要设置专用的履带连接装置,以实现履带式起重机和轮式起重机的相互切换。然而,无论在轮式起重机的状态还是履带式起重机的状态,履带连接装置始终连接于车架上,不仅占据了底盘上较大的空间,导致油箱、电控箱等结构难以在底盘上合理布置,而且增加了起重机的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及其轮履切换方法,以优化起重机的底盘的结构和重量,并提高轮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相互切换的效率。
[0007]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
[0008]起重机本体,包括车架和车轮;
[0009]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或驱动所述车架相对于所述车轮的底缘升高或降低;和
[0010]履带组件,包括履带和连接部,所述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
[0011]其中,所述起重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车轮行走,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履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履带行走。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0013]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支腿总成,每个所述支腿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固定支腿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支腿的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油缸可伸缩地设置以驱动所述起重机本
体升高或降低;和/或
[0014]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车架相对于所述车轮的底缘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悬架,所述悬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车轮。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0016]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支腿总成上;
[0017]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履带,两个所述履带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两个履带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侧和右侧。
[001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0019]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腿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活动支腿,所述固定支腿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一插槽,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腿油缸;
[0020]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支腿相邻设置的履带连接箱,所述履带连接箱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履带的一端适配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二插槽共用部分边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二插槽;
[0021]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起重机包括至少一对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每对所述履带组件的两个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左侧和右侧。
[002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腿总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三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0023]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履带,两个所述履带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两个履带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侧和右侧。
[0024]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履带的间距可调。
[0025]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履带,所述履带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履带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0026]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连接部和两个所述履带,每个所述连接部的两端用于与两个所述履带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履带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左侧和右侧。
[0027]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起重机本体包括至少三对所述车轮,所述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和至少一个车桥组件,所述至少一个车桥组件与至少一对所述车轮对应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桥组件上,至少一个所述车桥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
车架本体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总成对应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车桥组件上。
[002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
[0029]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腿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活动支腿,所述固定支腿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一插槽,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腿油缸,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一插槽;
[0030]每个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起重机包括至少一对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每对所述履带组件中两个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左侧和右侧。
[0031]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的轮履切换方法,
[0032]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举升装置和履带组件,所述起重机本体包括车架和车轮,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或驱动所述车架相对于所述车轮的底缘升高或降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和连接部,所述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机本体,包括车架(11)和车轮(10);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或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或降低;和履带组件,包括履带(21)和连接部(22),所述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C1),所述连接部(22)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的第二连接结构(C2);其中,所述起重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车轮(10)行走,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履带(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安装于所述车架(11)上且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履带(21)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支腿总成,每个所述支腿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11)的固定支腿(31)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支腿(31)的支腿油缸(33),所述支腿油缸(33)可伸缩地设置以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和/或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悬架,所述悬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11)的高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11),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11)的高度方向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车轮(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设置于所述支腿总成上;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履带(21),两个所述履带(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两个履带(21)分别位于所述车架(11)的左侧和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腿(31)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活动支腿(32),所述固定支腿(31)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一插槽(G1),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槽(G1)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腿油缸(33);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支腿(31)相邻设置的履带连接箱(34),所述履带连接箱(34)的内部形成与所述连接部(22)的远离所述履带(21)的一端适配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G1)与所述第二插槽共用部分边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包括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22),所述起重机包括至少一对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每对所述履带组件的两个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左侧和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设置于所述车架(11)上,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腿总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和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的第三连接结构(C3)安装于所述车架(1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履带(21),
两个所述履带(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两个履带(21)分别位于所述车架(11)的左侧和右侧。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履带(21)的间距可调。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履带(21),所述履带(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2)的另一侧,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且各所述履带组件的所述履带(21)分别位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连接部(22)和两个所述履带(21),每个所述连接部(22)的两端用于与两个所述履带(21)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两个所述连接部(22)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履带(21)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2)的左侧和右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8或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本体包括至少三对所述车轮(10),所述车架(11)包括车架本体(110)和至少一个车桥组件(111),所述至少一个车桥组件(111)与至少一对所述车轮(10)对应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110)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结构(C3)设置于所述车桥组件(111)上,至少一个所述车桥组件(1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C3)与所述车架本体(110)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腿总成对应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车桥组件(111)上。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腿(31)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活动支腿(32),所述固定支腿(31)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一插槽(G1),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槽(G1)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支腿(3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支腿油缸(3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包括所述第一插槽(G1);每个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22),所述起重机包括至少一对所述履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每对所述履带组件中两个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1)的左侧和右侧。12.一种起重机的轮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举升装置和履带组件,所述起重机本体包括车架(11)和车轮(10),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或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或降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21)和连接部(22),所述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C1),所述连接部(22)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的第二连接结构(C2);其中,所述起重机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车轮(10)行走,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履带(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安装于所述车架(11)上且所述起重机通过所述履带(21)行走;所述轮履切换方法包括:将所述起重机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和/或,将所述起重机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其中,
将所述起重机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包括: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直至所述车架(11)与地面的距离达到第一预设距离;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配合连接,以在所述车架(11)上安装所述履带组件;使所述车架(11)靠近地面,直至所述履带(21)单独支承于地面;将所述起重机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包括:使所述车架(11)远离地面,直至所述履带(21)与地面脱离接触;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解除配合,以从所述车架(11)上拆卸所述履带组件;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降低或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降低,直至所述车轮(10)单独支承于地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11)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支腿总成,每个所述支腿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11)的固定支腿(31)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支腿(31)的支腿油缸(33),所述支腿油缸(33)可伸缩地设置以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升高包括:使所述支腿油缸(33)的活塞杆相对于缸筒伸出并支承于地面,以相对于地面升起所述起重机本体,和/或,所述举升装置驱动所述起重机本体降低包括:使所述支腿油缸(33)的活塞杆相对于缸筒缩回,以相对于地面降下所述起重机本体;和/或所述举升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或降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悬架,所述悬架可伸缩地设置,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11)的高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11),所述悬架沿所述车架(11)的高度方向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车轮(10),所述举升装置驱动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升高包括:伸长所述悬架以使所述车架(11)和所述车轮(10)彼此远离,和/或,所述举升装置驱动车架(11)相对于所述车轮(10)的底缘降低包括:缩短所述悬架以使所述车架(11)和所述车轮(10)彼此靠近。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车架(11)靠近地面包括:使所述支腿油缸(33)的活塞杆相对于缸筒缩回,以相对于地面降下所述起重机本体,和/或,使所述悬架缩短,以相对于地面降下所述车架(11);和/或使所述车架(11)远离地面包括:使所述支腿油缸(33)的活塞杆相对于缸筒伸出并支承于地面,以相对于地面升起所述起重机本体,和/或,使所述悬架伸长,以相对于地面升起所述车架(11)。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设置于所述支腿总成上;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履带(21),两个所述履带(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的两端,所述起重机包括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C2)配合连接,以在所述车架(11)上安装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将位于所述起重机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C1)分别
与两个所述履带组件的第二连接结构(C2)配合连接,以将两个所述履带组件分别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东束昊张艳伟张付义马善华朱守法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