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及家用射频美容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16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及家用射频美容设备,属于美容仪控制技术领域,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包括:振荡电路、检测单元及控制单元;振荡电路工作时与检测对象接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振荡电路的频率,并根据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检测对象的电容值;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大于等于面部最小电容值且小于等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生成控制射频电极启动发射机制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射频电极。通过电容值判断检测对象是否为面部皮肤,提高了家用射频美容仪射频信号发射的准确度,且无需手动控制射频发射机制,提高了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及家用射频美容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及家用射频美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家用射频美容仪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极的布局与发射参数将射频能量聚集于皮下真皮层,使真皮层的胶原蛋白温度升高、受热变性,从而刺激胶原蛋白新生以实现紧致提拉的美容效果。在家用射频美容
中,真皮层温度需达到45℃

55℃之间方能有效刺激胶原新生是医学界的普遍认知,真皮层热量向上传递导致表皮层温度升高,表皮温度不超过43℃以避免烫伤。
[0003]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美容仪均为充电式美容仪,逐渐取代了插电式美容仪。为了降低充电式美容仪的耗电速度,延长单次充电使用时间,如何降低美容仪在使用过程中的电量损耗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射频发射的启动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键式启动方法,另一种是感应式启动方法。
[0004]按键式启动方法是用户在开始使用美容仪之前,人为按动开关键后即通知主控芯片通过射频电极开始向外发射射频能量,一直持续至用户结束美容后人为按动关机键。该方法的好处是接触皮肤后无响应时间、升温快,缺点是未接触皮肤时也发射射频能量,大大增大了电池耗电量。
[0005]感应式启动方式是在美容仪探头上接入一个电路断点,当有导体接触美容仪探头时,该断点连通,通知主控芯片通过射频电极开始向外发射射频能量;当导体与美容仪探头机体分离时,该断点开路,停止向外发射能量。该方法的好处是减少了空载时间、降低了耗电量,缺点是不能识别连入断点的导体类型,发射机制不够精准,无论是身体皮肤、面部皮肤、或其他导电材料,甚至是用户在湿度较高的环境内使用时,都会启动射频能量发射机制。
[0006]基于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新的美容仪自启动系统以解决空载时耗电量大及发射机制不够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及家用射频美容设备,可精准识别加热对象,提高射频发射的准确度,并降低电池耗电量。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9]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包括壳体和射频电极,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包括:
[0010]振荡电路,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工作时与检测对象接触;
[0011]检测单元,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并根据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
[0012]控制单元,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及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射频电极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大于等于面部最小电容值且小于等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生成控制所述射频电极启动发射机制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小于面部最小电容值或大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产生警示信号;所述面部最小电容值和面部最大电容值为预先确定的电容值。
[0013]可选地,所述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
[0014]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0015]频率检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
[0016]电容确定模块,与所述频率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确定所述振荡电路的电容值;
[0017]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容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电路的电容值计算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
[0018]可选地,所述电容确定模块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振荡电路的电容值:
[0019][0020]其中,f0为振荡电路的频率,L为振荡电路的电感值,C为振荡电路的电容值。
[0021]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检测对象的电容值:
[0022][0023]其中,C2为检测对象的电容值,C1为振荡电路的内接电容值,C为振荡电路的电容值。
[0024]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面部最小电容值和面部最大电容值:
[0025]C
min
=μ
min
×
argmin{C
21
,C
22
,C
23
};
[0026]C
max
=μ
max
×
argmax{C
21
,C
22
,C
23
};
[0027]其中,C
min
为面部最小电容值,C
max
为面部最大电容值,μ
min
和μ
max
为振荡电路的修正系数,C
21
为额头皮肤电容值,C
22
为脸颊皮肤电容值,C
23
为下颌线皮肤电容值,argmin{}为求一组序列中参数值最小的元素,argmax{}为求一组序列中参数值最大的元素。
[0028]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按设定时间间隔重新确定面部最小电容值和面部最大电容值。
[002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0030]一种家用射频美容设备,所述家用射频美容设备包括家用射频美容仪和上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射频电极连接。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振荡电路的频率,并根据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在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大于等于面部最小电容值且小于等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即识别出检测对象为面部皮肤时,控制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射频电极启动发射机制,向面部皮肤发射射频信号,通过电容值判断检测对象是否为面部皮肤,提高了家用射频美容仪射频信号发射的准确度,且无需手动
控制射频发射机制,提高了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家用射频美容设备的使用流程图;
[0035]图3为电容测量流程图;
[0036]图4为面部皮肤电容区间设定流程图。
[0037]符号说明:
[0038]振荡电路

1,检测单元

2,频率检测模块

21,电容确定模块

22,计算模块

23,控制单元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家用射频美容仪包括壳体和射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包括:振荡电路,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工作时与检测对象接触;检测单元,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并根据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控制单元,设置在家用射频美容仪壳体的内部,分别与所述检测单元及所述家用射频美容仪的射频电极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大于等于面部最小电容值且小于等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生成控制所述射频电极启动发射机制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射频电极,在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小于面部最小电容值或大于面部最大电容值时,产生警示信号;所述面部最小电容值和面部最大电容值为预先确定的电容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频率检测模块,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电容确定模块,与所述频率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电路的频率,确定所述振荡电路的电容值;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容确定模块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振荡电路的电容值计算所述检测对象的电容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确定模块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振荡电路的电容值:其中,f0为振荡电路的频率,L为振荡电路的电感值,C为振荡电路的电容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射频美容仪自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检测对象的电容值:其中,C2为检测对象的电容值,C1为振荡电路的内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冰冰张榆锋马骁王飞飞张宁涛郎恂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科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