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59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倾斜转向装置,具有沿着倾斜中心轴线(6a)延伸的支轴(15、151、152)。支轴(15、151、152)可导通地安装在转向柱(4)上,在倾斜调节时与转向柱(4)一体转动。在设置于上述支轴(15、151、152)的端部的导电性的端部部件(15a)和包含支撑支轴(15、151、152)的支撑孔(14b)的导电性的固定侧板(14a)之间,夹着具有弹性的导电部件(23)。转向柱(4)通过支轴(15、151、152)、端部部件(15a)、导电部件(23)和固定侧板(14a)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倾斜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的倾斜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在吸收冲击的转向装置中,有如下的装置,即,在绝缘性地保持分离托架的圆管状的中间部件、从分离托架延伸设置的导通用垫片、以及转向支撑部件中穿插螺栓,在螺栓头部和拧合在螺栓顶端部的螺母间,将中间部件、垫片及转向支撑部件紧固成一体(参照实开昭62-15082号公报)。这时,分离托架通过垫片、中间部件及转向支撑部件与车体接地。另外,也有分离托架与垫片分别设置,在其间用配线进行电连接的情况。上述导通用垫片,如果不在中间部件与螺母之间强力夹紧,就不能确保导电。因此,上述的采用导通用垫片的接地结构,在倾斜转向装置中,不能确保在与倾斜支轴关联配置的相互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的导通。另外,在倾斜调节时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用配线连接时,配线长度必须设定成具有容许倾斜调整的余量的长度。因此在周围空间狭窄的情况下,布置配线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实现可相互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即使为狭窄的空间也能配置的倾斜转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可在倾斜中心轴线周围倾斜调节的转向柱的倾斜转向装置。上述倾斜转向装置具有沿上述-->倾斜中心轴线延伸,可导通地安装在转向柱上,在调整倾斜时,与转向柱一体转动的至少一个导电性的支轴、设置在上述支轴的端部的导电性的端部部件、包含支撑上述支轴的支撑孔的导电性的固定侧板、和介于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之间,具有用于使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相互导通的弹性的导电部件。上述转向柱通过支轴、端部部件、导电部件及固定侧板接地。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支轴与固定侧板随着倾斜调节而相互相对移动,也能够良好地保持支轴与固定侧板间通过导电部件而实现的电接触状态。其结果,能够使转向柱确实可靠地与车体接地。因为使导电部件介于支轴端部的端部部件与固定板之间,所以即使支轴周围空间狭窄,也能容易地布置转向装置。附图说明图1A、图1B及图1C为示意性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倾斜转向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侧面图,图1A表示方向盘的位置被倾斜调节在中间位置的状态,图1B表示方向盘的位置被倾斜调节在上方位置的状态,图1C表示方向盘的位置被倾斜调节在下方位置的状态。图2为从图1的II方向所看到的倾斜铰接机构的概略断面图。图3为图2的倾斜铰接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A为导电部件的侧面图,图4B为导电部件的正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倾斜铰接机构的概略侧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此外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倾斜铰接机构的概略断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此外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倾斜铰接机构的分解侧面图。图8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此外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倾斜转向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倾斜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1A为示意性地表示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概略构成的侧面图。参照图1A。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为了将车轮(图未示)转向而传递施加-->在方向盘2上的转向扭矩的转向轴3,和穿过内部且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转向轴3的转向柱4。在转向轴3的一端3a连接有方向盘2,在另一端3b连接有通过未图示的中间轴等将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将方向盘2转向,则其转向扭矩通过转向轴3等被传递到转向机构,由此车轮即可被转向。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例如使方向盘2处于上侧,使转向柱4的纵向S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安装在车体侧部件5上(图中用点画线表示局部)。    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在车体侧部件5上可摆动地支撑转向柱4的纵向S的下部的倾斜铰接机构6、和在车体侧部件5上可切换为锁紧状态及松开状态地支撑转向柱4的纵向S的中央部的位置的支撑机构7。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在松开状态,如图1B及图1C所示那样,通过使转向柱4在倾斜铰接机构6的倾斜中心轴线6a周围摆动,而作为能够调节方向盘2的高度位置的倾斜转向装置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倾斜铰接机构6适用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倾斜铰接机构6也可适用于手动转向的转向装置。参照图1A,转向柱4具有被配置在纵向S的上部的上管8、被配置在纵向S的中间部的下管9、和被固定在配置于纵向S的下部的下管9上的壳体10。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与转向轴3关联配置并检测转向扭矩的扭矩传感器12、根据来自扭矩传感器12的输出信号、车速信号等产生转向助力的电机11、以及将该电机11的旋转轴11b的旋转减速的的减速机构13。方向盘2一旦被操作,其操作扭矩即由扭矩传感器12检测到,根据该扭矩检测结果和车速检测结果等,电机11即产生转向助力。转向助力通过减速机构13传递到转向轴3,并与方向盘2的操作动作一同被传到转向机构,使车轮被转向。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把转向助力用的电机11的电机壳体11a装到转向柱4的壳体10上,转向柱4的壳体10与电机11的电机壳体11a是由作为导电性部件的金属部件,例如铝合金部件制成。转向柱4的壳体10与电机11的电机壳体11a,例如用螺栓互相机械地连接,且通过相互接触-->的两壳体10、11a的一对接触部(未图示),使两壳体10、11a相互电连接。另外,壳体10收容、支撑减速机构13和扭矩传感器12。倾斜铰接机构6被装到壳体10上。壳体10有时将收容扭矩传感器12的第1壳体和收容减速机构13的第2壳体如图1A所示的那样,由单一的部件整体形成。另外,也有把第1与第2壳体相互组合而构成壳体10的情况。倾斜铰接机构6,具有为将转向柱4的壳体10支撑在车体侧部件5上,而固定在车体侧部件5上的下部固定托架14,和被下部固定托架14转动自在地支撑并安装在壳体10上的作为一对支轴的螺栓15。倾斜铰接机构6被同样设在转向柱4的左右两侧。支撑机构7,具有被固定在车体侧部件5上的上部固定托架16、被支撑在上部固定托架16的侧板16a的长孔16b上的支轴17、被支撑在支轴17上并固定在转向柱4的上管8上的上托架18、和设在支轴17上并可以解除地锁定转向柱4的姿势的锁紧机构19。锁紧机构19,具有按压两托架16、18所对应的侧板16a、18a的凸轮机构(未图示)、和操作凸轮机构的操作杆20。在松开状态下,通过倾斜铰接机构6,允许转向柱4摆动。参照图2及图3。在图2及图3中表示在转向柱4左右的一侧配置的倾斜铰接机构6的局部。倾斜铰接机构6的螺栓15例如构成为六角螺栓,由作为导电部件的金属部件、例如钢部件制成。螺栓15有头部15a和被形成外螺纹的螺纹轴15b。头部15a由在螺纹轴15b的端部15c上设置的端部部件构成。上述倾斜中心轴线6a由螺栓15的螺纹轴15b的中心轴线形成。转向柱4的壳体10具有,相互对向的一对侧部10a、和作为分别设置在该一对侧部10a上的安装部的一对螺纹孔10b。在各螺纹孔10b中分别拧入对应的螺栓15,各螺栓15与壳体10被电连接。下部固定托架14被固定在车体侧部件5上。下部固定托架14具有,一对固定侧板14a,和分别形成在各固定侧板14a上的一对支撑孔14b。各固定侧板14a在壳体10的对应的侧部10a的外侧对向配置。各螺栓15通过对应的支撑孔14b被拧入壳体10的对应的螺纹孔10b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铰接机构6进而具有,作为在下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斜转向装置,具有可在倾斜中心轴线周围倾斜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具有沿上述倾斜中心轴线延伸,可导通地安装在转向柱上,在调整倾斜时,与转向柱一体转动的至少一个导电性的支轴、设置在上述支轴的端部的导电性的端部部件、   包含支撑上述支轴的支撑孔的导电性的固定侧板、和介于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之间,具有用于使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相互导通的弹性的导电部件;其中上述转向柱通过支轴、端部部件、导电部件及固定侧板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6-18 2003-1738801.一种倾斜转向装置,具有可在倾斜中心轴线周围倾斜调节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具有沿上述倾斜中心轴线延伸,可导通地安装在转向柱上,在调整倾斜时,与转向柱一体转动的至少一个导电性的支轴、设置在上述支轴的端部的导电性的端部部件、包含支撑上述支轴的支撑孔的导电性的固定侧板、和介于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之间,具有用于使上述固定侧板与端部部件相互导通的弹性的导电部件;其中上述转向柱通过支轴、端部部件、导电部件及固定侧板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端部部件及上述固定侧板分别包含相互对向的对向面,上述导电部件包含分别与上述端部部件及上述固定侧板的对向面接触的一对接触部,上述一对接触部的至少一方与对应的对向面弹性地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斜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部包含具有穿过上述支轴的通孔的本体和从上述本体延伸设置的弹性片部,上述一对接触部分别设置于本体和弹性片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斜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部包含U字形部,上述U字形部包含分别被本体支撑的一对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倾斜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U字形部进而包含介于上述一对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上述U字形部的一对端部包含分别相对于本体倾斜的第1部分,上述U字形部的中间部包含自由状态的比第1部分缓慢倾斜的第2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倾斜转向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目茂孝青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