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来昉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54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1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镜壳和镜杆之间设置有喇叭状的调节座,镜壳与调节座的连接端为球形的调节部,而调节座上相应设置球形的调节凹台,调节部内壁还设置相应侧面为球形的内垫块,然后设置于镜杆上的螺杆依次穿过调节座、镜壳调节部和内垫块再套上弹簧和螺母。由此通过螺杆和螺母将调节座、镜壳调节部、内垫块三者相互夹紧,使得调节部不仅可以绕螺杆的轴线转动,还可以沿调节座与内垫块之间的弧形面进行任意调节,从而通过多自由度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满足后视镜的调节需要。该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的结构简单,但其工作准确、稳定,可有效降低结构复杂性的同时提高工作稳定性和调节方便性,由此也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后视镜,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视镜上镜壳与镜杆之间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后视镜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之上,以方便驾驶人观察后方景象,提高驾驶安全性。后视镜包括安装镜片的镜壳、用于支撑的镜杆和连接镜杆与摩托车的安装座,镜壳与镜杆之间、镜杆与安装座之间均可以进行相对转动,通过两个转动自由度的配合对镜片实现多角度调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但传统后视镜的镜壳与镜杆之间,以及镜杆与安装座之间均只能绕其轴线转动,必须通过两个转动自由度的配合才能满足转动要求,从而导致其操作过于繁琐和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一些后视镜可以使镜壳相对镜杆直接进行多角度转动,从而提高调节方便性,但这些后视镜的结构较为复杂,调节稳定性也较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制造成本,镜壳还容易发生错位,导致无法准确倒影后方景象,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调节后视镜的调节结构,以提高后视镜调节的方便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包括镜壳和镜杆,镜壳和镜杆之间设置有调节座;镜壳内部中空且与调节座相邻的一端为向外凸出的调节部,调节部的外壁和内壁均为弧面状并开有连通内、外两侧的调节孔,调节座上开有连通两端的连接孔,调节座位于连接孔的一端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调节凹台,调节凹台为与镜壳调节部外壁相适应的弧形面,调节部内壁处安装有内垫块,内垫块朝向调节座的一侧为与镜壳调节部内壁相适应的弧形面,内垫块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内垫孔,镜杆的端部设有螺杆,螺杆的端部依次穿过连接孔、调节孔和内垫孔延伸至镜壳内并螺接有螺母,螺杆位于内垫块与螺母之间还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垫块和螺母相抵。
[0005]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设置于镜杆上的螺杆穿过调节座和镜壳壁延伸至镜壳内,然后又穿过内垫块和弹簧与螺母螺接固定;由此通过螺杆和螺母将调节座、镜壳调节部、内垫块三者相互夹紧,同时,由于调节部及其内、外两侧接触面的形状设置,使得调节部不仅可以绕螺杆的轴线转动,还可以沿调节座与内垫块之间的弧形面进行任意调节,从而通过多自由度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满足后视镜的调节需要;且在调节过程中,当对镜壳施加作用力以进行调节时,作用力将传递至内垫块和弹簧,一方面使内垫块背向调节座移动,以留出供调节部转动的空间,以提高调节方便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调节完成后,通过弹簧的回弹而重新将调节部夹紧,使镜壳定位于当前状态。该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的结构简单,但其工作准确、稳定,可有效降低结构复杂性的同时提高工作稳定性和调节方便性,由此也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所述的镜壳可以采用M09+T30S塑料制
作而成,而调节座和内垫块可以采用锌合金制作而成,弹簧则可以采用60Si2Mn制作而成,实验证明,其能够提供良好的力矩支持,提高后视镜调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镜壳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调节座、内垫块和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镜杆及其上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包括镜壳1和镜杆2,镜壳和镜杆之间设置有调节座3;镜壳内部中空且与调节座相邻的一端为向外凸出的调节部11,调节部的外壁和内壁均为弧面状并开有连通内、外两侧的调节孔12,调节座上开有连通两端的连接孔31,调节座位于连接孔的一端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调节凹台32,调节凹台为与镜壳调节部外壁相适应的弧形面,调节部内壁处安装有内垫块4,内垫块朝向调节座的一侧为与镜壳调节部内壁相适应的弧形面,内垫块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内垫孔41,镜杆的端部设有螺杆5,螺杆的端部依次穿过连接孔、调节孔和内垫孔延伸至镜壳内并螺接有螺母6,螺杆位于内垫块与螺母之间还套有弹簧7,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垫块和螺母相抵。
[0012]由此通过螺杆和螺母将调节座、镜壳调节部、内垫块三者相互夹紧,使得调节部不仅可以绕螺杆的轴线转动,还可以沿调节座与内垫块之间的弧形面进行任意调节,从而通过多自由度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满足后视镜的调节需要;且在调节过程中,当对镜壳施加作用力以进行调节时,作用力将传递至内垫块和弹簧,一方面使内垫块背向调节座移动,以留出供调节部转动的空间,以提高调节方便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调节完成后,通过弹簧的回弹而重新将调节部夹紧,使镜壳定位于当前状态。
[0013]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螺杆5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和螺纹连接部53,螺纹连接部穿过弹簧7与螺母6螺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调节座3的连接孔31和内垫块4的内垫孔41内,且第一连接部与连接孔之间、第二连接部与内垫孔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凸出的卡条和内凹的卡槽,以防止相互连接的零部件之间产生不当的滑动或错位,从而保证调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另外,第一连接部51的直径小于镜杆2且二者连接处为台阶状的定位台54,调节座3为喇叭状且调节凹台设置于喇叭大口端,喇叭小口端套于第一连接部并与定位台相抵,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也可以使调节座的外壁尺寸从镜杆过渡至镜壳,提高其整体美观性。
[0014]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镜壳1内固定安装有与镜片8内壁相抵的海绵块9,通过海绵块提高镜片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在海绵块的内部安装有配重块10,既可以提高海绵块的安装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也可以调节镜壳的整体重心,以使其更稳定性地固定于调节座与内垫块之间。
[0015]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调节部11的内壁和外壁,以及调节座3的调节凹台32和内垫块4的侧面形状均为球形,以提高配合精度和调节顺畅性,并降低结构复杂性、生
产难度和制造成本。所述的镜壳可以采用M09+T30S塑料制作而成,而调节座和内垫块可以采用锌合金制作而成,弹簧则可以采用60Si2Mn制作而成,实验证明,其能够提供良好的力矩支持,提高后视镜调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包括镜壳(1)和镜杆(2),其特征在于:镜壳和镜杆之间设置有调节座(3);镜壳内部中空且与调节座相邻的一端为向外凸出的调节部(11),调节部的外壁和内壁均为弧面状并开有连通内、外两侧的调节孔(12),调节座上开有连通两端的连接孔(31),调节座位于连接孔的一端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调节凹台(32),调节凹台为与镜壳调节部外壁相适应的弧形面,调节部内壁处安装有内垫块(4),内垫块朝向调节座的一侧为与镜壳调节部内壁相适应的弧形面,内垫块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内垫孔(41),镜杆的端部设有螺杆(5),螺杆的端部依次穿过连接孔、调节孔和内垫孔延伸至镜壳内并螺接有螺母(6),螺杆位于内垫块与螺母之间还套有弹簧(7),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垫块和螺母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部(11)的内壁和外壁,以及调节座(3)的调节凹台(32)和内垫块(4)的侧面形状均为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镜壳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昉
申请(专利权)人:陈来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