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堃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2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包括有传动机构(6)、芯轴(8)、小车(4)、丝杆(7)和放线盘(1),所述丝杆和芯轴安装在传动机构上,在芯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10),所述小车(4)活动置于丝杆(7)上,所述小车(4)上设有胶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4)前部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入纱口(3),在小车的后部设有与入纱口相对应的吐纱孔(3′),所述放线盘上的玻璃纤维穿过吐纱口可以同时缠绕在同一芯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小车均匀地设置至少三个吐纱孔和入纱口后,根据换向器加固环轴向尺寸小这一特点,在一根芯轴上能够多纱同时缠绕,提高了换向器加固环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专用于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在我们常用的换向器中,都要安装一个加固环,这种加固环的材料可以是不同的。其中效果最好的到目前为止是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加固环,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54080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这种用玻璃纤维制成换向器加固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这样的:将无碱长玻璃纤维浸入耐高温热固性胶液中充分浸润,压去多余的胶液后,在绕线机上形成一定尺寸的圆管,然后在高温下固化,在冷却后切片成一定尺寸的加固环。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换向器加固环,其耐热性高,电绝缘性好,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在绕线机上形成一定尺寸的圆管”是生产该加固环的一道重要工序,而该工序中使用的关键设备就是绕线机。显然,在该领域中早先使用过的一个工位、单纱缠绕的绕线机,这种绕线机由于其生产效率低,很快被淘汰。替代该设备是另一种绕线机,这种绕线机在一个工位、单纱缠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芯轴的数量增加,其芯轴上下排列,实际上缠绕成的管也比较长,同样存在着一个工位、单纱缠绕的缺点,这种多芯轴的绕线机,其必然要增加使芯轴传动的设备,同时还要增加三爪卡盘、活络顶针和顶针座。虽然在其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存在着机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这种设备来制造轴向尺寸很小的换向器加固环来说,其缺点是非常明显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时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的绕线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制造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包括有传动机构、芯轴、小车、丝杆和放线盘,所述丝杆和芯轴安装在传动机构上,在芯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所述小车活动置于丝杆上,所述小车上设有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前部均匀设有至少三个的入纱口,在小车的后部均匀地设有与入纱口相对应的吐纱孔,所述放线盘上的玻璃纤维穿过吐纱口可以同时缠绕在同一芯轴上。-->本专利技术在小车上设置至少三个吐纱孔和入纱口后,根据换向器加固环轴向尺寸小的特点,在一根芯轴上能够多纱同时缠绕,提高了换向器加固环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根芯轴,就减少了三爪卡盘、顶针和顶针座的配备,使机器的结构变得简单。为了使胶槽出来的玻璃纤维压去多余的胶液,在所述小车设置吐纱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相互接触的压辊。为了使玻璃纤维能够在胶液中充分浸润,在所述小车内设有压纱杆,将玻璃纤维压入胶槽中。为了使小车能够在丝杆上按设定行程往复移动,在所述丝杆的两端设有行程开关。【附图说明】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车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这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包括有传动机构6、芯轴8、小车4、丝杆7和放线盘1,所述丝杆7安装在传动机构6上,由传动机构6传动丝杆7,使丝杆7转动,所述芯轴8通过三爪卡盘(图中未示出)安装在传动机构6上,也由传动机构6传动芯轴8,在芯轴8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10,所述小车4活动置于丝杆7上,使小车4能在丝杆7上往复移动,所述小车4上设有胶槽9,在该胶槽9中置入耐高温热固性胶液,以浸润无碱长玻璃纤维,在小车4前部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入纱口3,在小车4的后部设有与入纱口3相对应的吐纱孔3′,所述放线盘1上的玻璃纤维穿过吐纱口3′可以同时缠绕在同一芯轴8上;在小车设置吐纱孔内壁上设有两个相互接触的压辊11,使胶槽9出来的玻璃纤维压去多余的胶液,在所述小车4内设有压纱杆12,玻璃纤维被压入胶槽9中,使玻璃纤维能够在胶液中充分浸润。所述丝杆7的两端设有行程开关5,使小车4能够在丝杆7上按设定行程往复移动。玻璃纤维从多个纱筒2上退解出来,通过作左右往复运动小车4的吐纱孔3′,而被同时缠绕到转动的芯轴8上。下面结合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制造方法,再详细描述是如何利用本专利技术来生产加固环的。首先根据加固环轴向尺寸小这一特点设定一个合适的纱间距M,将芯轴8按设定的纱间距M划分成若干个区段,通过随小车往复运动的吐纱口3′,在同一根芯轴8的相应的区段同时缠绕。同时相应地在放线盘1上放置若干个纱筒2,在小车4上设置相应的入纱口3和吐纱孔3′。-->设有胶槽9和吐纱口3′的小车4,其往复运动的行程,与设定的纱间距M相等。为了保证通过胶槽9的每根玻璃纤维的张力一致,胶槽9的长度不能过小,一般是芯轴8的有效长度L小一个纱间距,所述芯轴8的有效长度L为芯轴8上设定区段长度M的总和。按照日常经验,纱间距M通常设置为80~100mm,当生产的加同环内径在25mm以下时,将芯轴划分为七个区段,这时,芯轴8的有效长度L为560~600mm,当生产的加固环内径为25~60mm时,将芯轴8划分为11个区段,此时,芯轴8的有效长度L为880~1100mm。纱间距M的选择,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纱间距选M得过大时,影响到缠绕的效率,选得过小时,小车4往复的行程过短,往复运动快,会给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由于生产的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轴向尺寸很小,同时有可能使细长的芯轴8会产生轴向变形,为了不影响加固环的生产质量,因而尽可能地酌情减少区段数,使其形成“同轴短距多纱”同时缠绕的特点,在小车4上设置至少三个吐纱孔3′后,改变了玻璃纤维的缠绕方式,采用上述的实施细节并结合上述加固环的制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加固环的生产效率,并且该绕线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必将给制造加固环的厂家带来积极的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包括有传动机构(6)、芯轴(8)、小车(4)、丝杆(7)和放线盘(1),所述丝杆(7)和芯轴(8)安装在传动机构(6)上,在芯轴(8)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10),所述小车(4)活动置于丝杆(7)上,所述小车(4)上设有胶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4)前部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入纱口(3),在小车的后部设有与入纱口(3)相对应的吐纱孔(3′),所述放线盘(1)上的玻璃纤维穿过吐纱口(3′)可以同时缠绕在同一芯轴(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换向器加固环的绕线机,包括有传动机构(6)、芯轴(8)、小车(4)、丝杆(7)和放线盘(1),所述丝杆(7)和芯轴(8)安装在传动机构(6)上,在芯轴(8)的另一端设置有顶针(10),所述小车(4)活动置于丝杆(7)上,所述小车(4)上设有胶槽(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4)前部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入纱口(3),在小车的后部设有与入纱口(3)相对应的吐纱孔(3′),所述放线盘(1)上的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堃
申请(专利权)人:林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