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122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属于竹材加工利用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步骤1:预处理;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竹材充分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实现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竹材,在一定干燥条件下脱除体系中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加工利用
,具体提供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子是一种多细胞组成的天然生物质材料,主要由纤维细胞、薄壁细胞和输导细胞三部分组成,其中,纤维细胞约占40%,薄壁细胞约占52%(徐有明,竹材性质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5):71

77)。这两类细胞无论结构、形貌,还是物理、力学性能均具有显著的差异。
[0003]竹纤维细胞形长、两端尖、近乎实心,直径在10μm左右,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在竹材中起支撑作用;薄壁细胞壁薄腔大,横切面多近于圆形,在竹材中主要用于存贮营养物质和水分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微胶囊。由于薄壁细胞被包埋在纤维、导管周围,难以分离,因此,在竹材的利用时,通常是将竹材的纤维和薄壁细胞作为一个整体加工利用,如竹材人造板、竹制品、竹浆造纸等利用为主。
[0004]中国专利CN105150328A提出了一种竹材中薄壁细胞和纤维分离的方法,将所述竹材预先处理为长2~3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预处理:将新鲜的原竹加工成竹筒、竹条、竹片、竹纤维束或竹丝;步骤2: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初步分离:将预处理后的竹材充分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脱除竹材中10

100wt%的木质素和/或5

90wt%的半纤维素;步骤3: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进一步分离:将步骤2处理后的竹材,在一定干燥条件下脱除体系中60

99wt%的水分;步骤4: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分离:通过机械外力的作用,将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然后采用不同目数的筛网,对薄壁细胞进行分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或者双氧水与冰醋酸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冰醋酸混合溶液,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冰醋酸与水按照质量比1:30

100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5

5%的次氯酸钠,混合均匀后,温度控制在10

80℃,得到冰醋酸

次氯酸钠混合溶液;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所述冰醋酸

次氯酸钠混合溶液中,浸泡1

10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

5次冰醋酸

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处理至溶液透明,直至竹材中木质素含量在0

20wt%,半纤维素含量在0

30wt%。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的化学溶液为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步骤2具体为:首先:将次氯酸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0.5

10%的溶液;然后,采用冰醋酸调整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pH调节为3.0

6.0,温度为10

80℃;而后,将步骤1所述预处理竹材放入上述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时间为6

72h,在此过程,更换或补充2

5次次氯酸钠溶液;最后,将氢氧化钠配置成质量分数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养伦黄宇翔李澍农于文吉高瑞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