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6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包括线材段和与所述线材段连通的接头段,所述线材段的横截面与所述接头段的横截面的尺寸不同。线材与接头夹持于容置孔中进行测试时,线材夹持于线材段,接头夹持于接头段,避免治具夹持线材时接头受损变形,可以有效保护接头。以有效保护接头。以有效保护接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材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线材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拉拔力测试,以检测线材与接头的连接强度。现有的测试方法是将线材与接头夹持于治具中进行测试,治具中具有容置线材与接头的通孔,由于线材的横截面积通常与接头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进而导致现有的治具无法对接头与线材同时进行稳固的夹持,进而影响对其进行拉拔力测试的效果,且容易造成线材与接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治具,能够避免接头受损变形。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包括线材段和与所述线材段连通的接头段,所述线材段的横截面与所述接头段的横截面的尺寸不同。
[0005]优选地,所述线材段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所述第二模具表面上的第一线材槽。
[0006]优选地,所述线材段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第一模具表面上的第二线材槽。
[0007]优选地,所述接头段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所述第二模具表面上的第一接头槽。
[0008]优选地,所述接头槽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所述第一模具表面上的第二接头槽。
[0009]优选地,所述测试治具还包括连通所述线材段与所述接头段的过渡段。
[0010]优选地,所述过渡段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所述第二模具表面上的第一过渡槽。
[0011]优选地,所述过渡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相对所述第一模具表面上的第二过渡槽。
[0012]优选地,所述接头段包括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第一端,在沿所述容置孔的轴线方向,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的横截面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具的一端旋转开合于所述第一模具相对的端部,所述第二模具的另一端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具铰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可旋转至第二模具上方以夹紧所述第二模具。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通过容置孔夹持线材和接头,且通过容置孔的线材段夹持线材,通过容置孔的接头段夹持接头,能够有效避免接头受损变形。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对打开时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5为适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测试的一种示例性产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2]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3]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图1至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治具的示意图。如图1

图4所示,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与所述第一模具1相对的第二模具2。第一模具1的相对第二模具2的表面上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线材槽11和第一接头槽12,第二模具2位于第一模具1的一侧,且第二模具2的相对第一模具1的表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线材槽11相对的第二线材槽21和与第一接头槽12相对的第二接头槽22。第二模具2被设置为在扣合于第一模具1上之后形成位于二者之间的容置孔A,容置孔A包括由第一线材槽11和第二线材槽12组成的线材段B和由第一接头槽12和第二接头槽22组成的接头段C,且线材段B连通至测试治具外。
[0026]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模具2可以相对于第一模具1打开,从而露出第一线材槽11、第二线材槽12、第二线材槽21和第二接头槽22,此时,可以将线材F和接头G放入。且由于线材F和接头G在沿线材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不同(换句话说,二者的粗细不同),因此,在放入时,使线材F对准第一线材槽11(或第二线材槽21),使接头G对准第一接头槽12(或第二接头槽22)。由此,产品(以下的描述中将线材E和接头G统称为产品)在安装时具有安装位置定位,进而在测试时治具对产品也具有夹持位置定位,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0027]如图4所示,图4为测试治具的俯视示意图,并以虚线示出了测试治具内部的容置孔A的位置。进一步地,第二模具2可以扣合于第一模具1上,且第二模具2是通过第二线材槽21所在表面扣合于第一模具1的第一线材槽11所在表面上。在扣合后,第一线材槽11和第二线材槽21组合而成线材段B,第一接头槽12和第二接头槽22组合而成接头段C。其中,当第一
模具1与第二模具2扣合后,第一线材槽11与第二线材槽21的边缘相互对齐连接并形成光滑连续的(容置孔A的)孔壁,第一接头槽12与第二接头槽22的边缘也相互对齐连接并形成光滑连续的(容置孔A的)孔壁,这使得容置孔A在沿轴向的各横截面的形状是规则形状,而不会由于两槽对齐组成孔时由于边缘错位而影响线材的安装。
[0028]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1上还具有位于第一线材槽11和第一接头槽12之间的第一过渡槽13,第一线材槽11和第一接头槽12通过第一过渡槽13连通。第二模具2上还具有位于第二线材槽21和第二接头槽22之间的第二过渡槽23,第二线材槽21和第二接头槽22通过第二过渡槽23连通。第一过渡槽13和第二过渡槽23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连接后形成位于线材段B和接头段C之间的过渡段D。第一过渡槽13和第二过渡槽23在扣合后形成过渡段D与上述线材段B或接头段C的形成类似,在此不再赘述。过渡段D用于在线材固定于治具中作拉拔力测试时,辅助固定接头G,具体地,接头G在容置孔A中受到治具给予的径向力固定,但是拉拔力测试时是沿轴向施加拉拔力,因此,接头G容易与容置孔A的孔壁发生摩擦或挤压而损坏,设置过渡段D使得接头G在受到沿轴向的拉拔力后可以受到位于其(指线缆接头G)一侧的过渡段D的阻挡而止动,不至于与(容置孔A的)孔壁之间发生较大的摩擦或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第一模具(1);与所述第一模具(2)相对的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1)与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设有容置孔(A),所述容置孔(A)包括线材段(B)和与所述线材段(B)连通的接头段(C),所述线材段(B)的横截面与所述接头段(C)的横截面的尺寸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段(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1)相对所述第二模具(2)表面上的第一线材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段(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2)相对第一模具(1)表面上的第二线材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段(C)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1)相对所述第二模具(2)表面上的第一接头槽(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槽(C)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2)相对所述第一模具(1)表面上的第二接头槽(22)。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潘良辰王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