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28058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保证充足的压入配合端子保持力的同时减小压入配合端子之间的间隔。在壳体(20)的基壁(21)中的前、后排的每一个上形成5个插入部分(25)。每个插入部分(25)形成有一相对较宽的通孔(26),以允许压入配合端子(10)的弹性凸出部分(12)通过,还形成有一用于压入压入部分(13)的相对较窄的压入孔(28),其中通孔(26)的宽度方向和与端子(10)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致,而压入孔(28)的宽度方向与端子(10)的排列方向一致。压入配合端子(10)的弹性凸出部分(12)首先穿过通孔(26)然后绕其纵轴旋转90°。之后,压入部分(130被压入该压入孔(28),且当一止挡件(14)与一容纳孔(29)的底面接触时压入被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到电气和/或电子设备上的连接器、例如使用压入配合端子的电路板连接器,并涉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1所示的电路板连接器为已知的一种该类型的连接器。例如,在连接器壳体1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可以插入配合连接器的插座2,并且多个压入配合端子3穿过此插座2的底壁2A,其中每个压入配合端子3形成有弹性凸出部分4以及带有止挡件5并位于凸出部分4上方的压入部分6。各压入配合端子3的上端伸入插座2,而弹性凸出部分4从底壁2A向下伸出,以可以插入将要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相应通孔。在国际公开WO 95/14315中公开了一种该类型的电路板连接器。在该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压入配合端子3通过以下形式保持其贯穿壳体1的底壁2A的状态,即从下面穿过形成于底壁2A上的压入孔7,以将压入部分6压入至压入孔7中,直到止挡件5与压入孔7的边缘发生接触为止。但是,按照这种方法,在有力向下作用于压入配合端子3上时,例如在将配合连接器插入插座2时,锁住压入配合端子3的力趋向于减小。为了增强向下的锁定力,压入配合端子3可以从上面插入。但是,由于压入部分6在弹性凸出部分4穿过压入孔7之后被压入压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气和/或电子设备例如电路板(30)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20),该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配合连接器的连接部件(22);以及多个压入配合端子(10),其中每个压入配合端子形成有位于其前端处或前端附近 的弹性凸出部分(12)和位于该弹性凸出部分(12)之后的压入部分(13),且该多个压入配合端子可以排列成并排地穿过连接部件(22)的排列壁(21);其中,在连接器壳体(20)的排列壁(21)中用于每个压入配合端子(10)的插入部分( 25)中形成一压入孔(28)和一通孔(26),该压入孔(28)具有相对较小的宽度(Wc),并可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