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25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确保保持臂的顺利弹性变形。用于部分锁定和完全锁定的容纳部分26、27形成在外壳10中的保持器安装孔24的壁上,其中用于完全锁定的容纳部分27相对于保持器30的安装方向排列在用于部分锁定的容纳部分26前面。保持器30形成有用于部分锁定和完全锁定的悬臂形的和可弹性变形的保持臂35A、35B,并且可与对应的容纳部分26、27弹性配合的锁定区域41、42形成在保持臂35A、35B的自由末端处。用于完全锁定的保持臂35A在保持器30的插入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而用于部分锁定的保持臂35B在与保持器30的插入方向相对的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有保持器的连接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2-75508公开了一设置有保持器的连接器。如附附图说明图14所示,该连接器构造使得保持器插入开口3形成在外壳1的一个侧表面上,保持器2可插入到该保持器插入开口中,并且通过将保持器2插入到保持器插入开口3中,保持容纳在外壳1中的端子接头(未示出)。部分锁定突起4从附图14中所示的右表面3A向内突出到保持器插入开口3的内壁表面里面,并且完全锁定突起5从左侧表面3B向内突出。完全锁定突起5位于比部分锁定位置4更高的位置处。保持器2包括一对保持臂7,该保持臂可弹性变形,并从基础部分6的每个相对宽度末端向上突出,其中可与部分锁定突起4弹性配合的部分锁定部分8形成在用于部分锁定的保持臂7A的上端处,该保持臂排列在附图14的右侧,并且可与完全锁定突起5弹性配合的完全锁定突起9形成在用于完全锁定的保持臂7B的上端处,该保持臂排列在左侧。保持器2可在部分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通过部分锁定突起8和部分锁定突起4的配合,可以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通过完全锁定突起9和完全锁定突起5的配合,可以保持在完全锁定位置处。在上述情况下,由于部分锁定突起4的位置低于完全锁定突起5的位置,所以用于部分锁定的保持臂7A的突出长度短于用于完全锁定的保持臂7B的长度。这样,在缩短外壳1的高度的情况下,保持器2的两个保持臂7都相应缩短,从而出现难以确保用于部分锁定的保持臂7A的足够突出长度,从而难以确保顺利弹性变形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作出了改进,并且其目的是确保保持臂的顺利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连接器,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外壳,至少一个端子接头可至少部分容纳到该空腔中,保持器,及保持器安装孔,该保持器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保持器安装孔中,并且该保持器安装孔形成在外壳的外壁表面中,从而横跨空腔,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容纳部分形成在外壳中保持器安装孔的相面对的向内壁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保持器可在用于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和退出的第一位置与用于保持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中的端子接头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形成有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悬臂形的和可弹性变形的保持臂,每个保持臂都在其一端具有支承末端,在另一端具有自由末端,在保持臂的自由末端上形成有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锁定区域,锁定区域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与对应的容纳部分弹性配合,及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容纳部分中的一个相对于保持器的插入方向设置在另一个前面,可与一个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在保持器的插入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而可与另一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在与保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该保持器可在第一位置(部分锁定位置)和第二位置(完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保持器到达第一位置(部分锁定位置)和第二位置(完全锁定位置)时,用于第一位置(部分锁定)和第二位置(完全锁定)的保持臂与将进行锁定的对应容纳部分弹性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容纳部分相对于保持器的插入方向排列在另一个前面,可与一个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基本在保持器的插入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并且可与另一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基本在与保持器的插入方向相对的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于是,与现有技术中保持臂都在保持器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可与另一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的足够长度。结果,可以确保两个保持臂的顺利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锁定区域朝对应的容纳部分突出,可与一个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的锁定区域最好形成有移动导引表面,该移动导引表面在使得厚度朝自由末端减小的方向上倾斜,和/或可与另一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的锁定区域最好形成有移动导引表面,该移动导引表面在使得厚度朝自由末端增大的方向上倾斜。可与一个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的锁定区域形成有移动导引表面,该移动导引表面在使得厚度朝自由末端减小的方向上倾斜,并且可与另一容纳部分相配合的保持臂的锁定区域形成有移动导引表面,该移动导引表面在使得厚度朝自由末端增大的方向上倾斜。于是,通过保持器沿着这些移动导引表面的移动,可以更安全地确保两个保持臂的顺利弹性变形。优选的是,当保持器定位在第二位置处时,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保持臂的锁定区域位于模具取出孔中,并且保持部分的远端基本封闭地装配到保持器安装孔的对应部分中,几乎不留间隙。更为优选的是,与保持臂基本平行地排列有支承臂,支承臂同时限定变形空间。更加优选的是,保持臂和支承臂具有基本为反S形的形状。更为优选的是,保持臂基本相对于在宽度方向延伸的虚轴点对称排列。更加优选的是,定位在第二位置处的保持器基本与外壳的外表面齐平。最为优选的是,在空腔中设有锁定部分,用于和保持器合作将端子接头双重锁定在空腔中。在读过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下述详细描述之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应当理解,尽管分开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他实施例中。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正视图,附图2是该外壳的后视图,附图3是该外壳的平面图,附图4是该外壳的底视图,附图5是该外壳的侧视图,附图6是沿着附图2的线A-A的剖视图,附图7是保持器的正视图,附图8是该保持器的后视图,附图9是附图8的保持器的左侧视图,附图10是附图8的保持器的右侧视图,附图11(A)和11(B)分别是沿着附图2的线B-B的剖视图,示出保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的状态,和保持器位于完全锁定位置处的状态,附图12(A)和12(B)分别是沿着附图2的线C-C的剖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的状态,和保持器位于完全锁定位置处的状态,附图13(A)和13(B)分别是沿着附图2的线D-D的剖视图,示出了保持器位于部分锁定位置处的状态,和保持器位于完全锁定位置处的状态,附图14是当保持器位于完全锁定位置处时,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参照附图1至1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为可与配合连接器相连接的阴性连接器,并且包括锁定臂12和保持器30。在下面的描述中,两个连接器的配合侧称之为前侧。该阴性连接器设置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0,该外壳10最好基本为横向较长的块状,如附图1所示。一个或多个,最好是数个空腔11将设置在外壳10中的一个或多个层上,最好是(上和下)两层上,一个或多个相应阴性端子接头60(在附图13(A)和13(B)中用虚线示出了一部分)可插入到该空腔中,其中上层上的空腔11最好与下层上的空腔偏置。更为特别的是,例如八个空腔11设置在一个(上)层上,并且例如二十二个空腔11设置在另一(下)层上。在上层上,当从后面观察外壳10时,十个空腔11设置在锁定臂12的一个横向侧(左侧)上,八个空腔11设置在另一横向侧(右侧)上,并且消除右侧区域中从右边数的第五个空腔11,以形成空腔消除部分11X。在下层上,空腔11基本沿着整个宽度设置,但是类似地消除从左边数的第五个空腔11,以形成空腔消除部分11X。换句话说,两层上的空腔消除部分11X最好基本关于连接器外壳10的(假想)中心轴点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接器,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空腔(11)的外壳(10),至少一个端子接头(60)可至少部分容纳到该空腔(11)中,保持器(30),及保持器安装孔(24),该保持器(30)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保持器安装孔(24)中,并且 该保持器安装孔(24)形成在外壳(10)的外壁表面中,从而横跨空腔(11),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容纳部分(26、27)形成在外壳(11)中保持器安装孔(24)的相面对的向内壁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保持器(30)可在用于允 许端子接头(60)插入和退出的第一位置(1P)与用于保持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11)中的端子接头(60)的第二位置(2P)之间移动,并且形成有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悬臂形的和可弹性变形的保持臂(35A,35B),每个保持臂(35A,35B)都在其一端具有支承末端,在另一端具有自由末端,在保持臂(35)的自由末端上形成有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锁定区域(41,42),锁定区域(41,42)可在第一位置(1P)和第二位置(2P)处与对应的容纳部分(26,27)弹性配合,及 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容纳部分(26,27)中的一个相对于保持器(30)的插入方向(MD)设置在另一个前面,可与一个容纳部分(27)相配合的保持臂(35A)在保持器(30)的插入方向(MD)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而可与另一容纳部分(26)相配合的保持臂(35B)在与保持器(30)的插入方向(MD)相反的方向上从支承末端延伸到自由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原哲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