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64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包括光源,光源外设有安装有碗状的反光罩,光源的出光面一侧依次设有调光透镜和复合镜组,调光透镜位于光源主光轴的一侧,光源的主光轴穿过复合镜组的中心;调光透镜的厚度从靠近光源主光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复合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复合镜组包括表面紧贴连接的玻璃透镜和塑胶透镜,玻璃透镜位于塑胶透镜靠近调光透镜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近光照明时能够确保有足够高的光能利用率,且能够形成符合近光使用需求的照明效果,复合镜组由不同材质的透镜紧贴连接而成,能够有效对经过的光线进行消色散处理,从而确保最后出射的光线不会形成眩光的问题,可提高照明效果。可提高照明效果。可提高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前灯,具体公开了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前大灯,又称汽车前照灯,用于在夜间、恶劣天气、地下室等环境光线不足时为驾驶员的前方视野提供照明,能够有效保障行车的安全性。
[0003]车前大灯主要包括近光照明和远光照明的两种使用模式,近光照明主要包括光源组件、挡光板和透镜,挡光板设于光源组件和透镜之间,用于阻挡部分光线,确保光线能够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到地面,来确保近光照明的需求,同时能够避免对路上人员的眼睛造成直接照射的不良影响,现有技术中的车前大灯在近光使用模式下的光能利用率低,且光线经过透镜照射到外部后会形成不可忽略的色散,影响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在近光照明时能够确保足够高的光能利用率,且光线最后出射时能够有效降低色散并提高照明效果。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包括光源,光源外设有安装有碗状的反光罩,光源的出光面一侧依次设有调光透镜和复合镜组,调光透镜位于光源主光轴的一侧,光源的主光轴穿过复合镜组的中心;
[0006]调光透镜的厚度从靠近光源主光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0007]复合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复合镜组包括表面紧贴连接的玻璃透镜和塑胶透镜,玻璃透镜位于塑胶透镜靠近调光透镜的一侧。
[0008]进一步的,光源为卤素灯珠或LED灯珠。
[0009]进一步的,反光罩外连接有若干散热翅片。
[0010]进一步的,调光透镜的一侧设为调光面,调光面为平直的斜面或弯曲的非球面。
[0011]进一步的,塑胶透镜注塑成型于玻璃透镜的一侧表面。
[0012]进一步的,塑胶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通过调光透镜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各区域的光线都进行利用,在近光照明时能够确保有足够高的光能利用率,且能够形成符合近光使用需求的照明投射效果,此外,复合镜组由不同材质的透镜紧贴连接而成,能够有效对经过的光线进行消色散处理,从而确保最后出射的光线不会形成眩光的问题,可有效提高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为:光源10、反光罩11、散热翅片12、调光透镜20、调光面21、复合镜组30、
玻璃透镜31、塑胶透镜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参考图1、图2。
[001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光源10,光源10外设有安装有碗状的反光罩11,光源10设置于反光罩11的碗底处,光源10的出光面一侧依次设有调光透镜20和复合镜组30,调光透镜20位于光源10主光轴的一侧,光源10的主光轴穿过复合镜组30的中心,即光源10的主光轴与复合透镜的主光轴共线;
[0020]调光透镜20的厚度从靠近光源10主光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从而令经过的光线向下方折射,从而有效确保其近光投射照明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降低光能的损耗;
[0021]复合镜组30具有正光焦度,复合镜组30包括表面紧贴连接的玻璃透镜31和塑胶透镜32,通过两种不同材质的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且两个透镜的表面贴合的透镜能够显著减少经过后光线发生的色散,塑胶透镜32为PMMA透镜不易碎裂且耐候性强,塑胶透镜32设于靠近大灯外轮廓的一侧能够有效提高整体透镜系统的使用寿命,玻璃透镜31能够确保复合镜组30整体的透光性、不泛黄等优良的光学性能,玻璃透镜31位于塑胶透镜32靠近调光透镜20的一侧。
[0022]本透镜系统应用安装于汽车前大灯时,调光透镜20位于光源10主光轴靠近地面的一侧,本技术工作时,其发光路径如图2所示,光源10发出的边缘区域光线通过反光罩11收集后,与光源10中心区域的光线一起照射向调光透镜20以及复合镜组30,上半区域的光线直接经过复合镜组30调节后出射,下半区域的光线到达调光透镜20后被向下折射后再调节到复合镜组30出射,从而形成符合近光灯照明需求的投射效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光源10所发射出的绝大部分光线,光能的利用率高;此外,经过复合镜组30的光线能够被明显削弱色散,可确保最终出射的光线不会形成眩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确保照明区域的轮廓清晰且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0023]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0为卤素灯珠或LED灯珠,还可以是氙气灯珠。
[0024]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罩11外连接有若干散热翅片12,优选地,散热翅片12均匀分布,可有效提高整体透镜系统的散热性能。
[0025]在本实施例中,调光透镜20的一侧设为调光面21,调光面21为平直的斜面或弯曲的非球面,根据需求设置对应的调光面21来控制调光透镜20形成对应的厚度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调光偏折效果。
[0026]在本实施例中,塑胶透镜32注塑成型于玻璃透镜31的一侧表面,加工成型的操作方便还能够有效确保两个透镜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它们所组成的复合镜组30的色散削弱性能,或者玻璃透镜31的表面与塑胶透镜32的表面之间通过OCA光学胶连接。
[0027]在本实施例中,塑胶透镜32为双凸透镜,塑胶透镜32靠近光源10一侧的凸面用于与玻璃透镜31实现连接,塑胶透镜32的另一凸面用于形成车前大灯的外轮廓,能够满足大部分汽车的外轮廓需求,塑胶透镜32需要形成同一正光焦度时,双凸面的结构能够充分利
用汽车的安装空间。
[00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前大灯的透镜系统,包括光源(10),所述光源(10)外设有安装有碗状的反光罩(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0)的出光面一侧依次设有调光透镜(20)和复合镜组(30),所述调光透镜(20)位于所述光源(10)主光轴的一侧,所述光源(10)的主光轴穿过所述复合镜组(30)的中心;所述调光透镜(20)的厚度从靠近所述光源(10)主光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复合镜组(30)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复合镜组(30)包括表面紧贴连接的玻璃透镜(31)和塑胶透镜(32),所述玻璃透镜(31)位于所述塑胶透镜(32)靠近所述调光透镜(20)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基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