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48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照相机模组等电子元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每一端子包括与电子组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而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遮蔽壳体组装于该电连接器的外围,其设有焊接于电路板上的若干焊接脚,其中该焊接脚延伸于端子的焊接部间,且相邻两焊接脚的间距皆不大于2.5mm,这样可以达到电连接器的内部信号不易外露并且外部各种信号不易干扰内部信号传输的防护效果,同时能够减少端子间串音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该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收容照相机模组等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PDA及其它电子装置在趋向小型化发展的同时,功能也日益多样化。例如增设了照相机功能等,随着人们对于该功能各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该等电子装置中用于实现照相机功能的电连接器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请参照先前技术2003年11月2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0218873号。该专利申请揭示一种用于收容照相机模组等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及组装于遮蔽壳体内的导电端子。遮蔽壳体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遮蔽片及呈横条状连接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三遮蔽片底缘的底壁。四个遮蔽片上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弹性舌片,舌片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用于弹性抵压电子元件。其中,第一遮蔽片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方孔,而第三遮蔽片正中设有一个方孔。绝缘本体正中为长条状平板部,平板部两侧设有两排收容槽用于收容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弯折成U形并收容于收容槽中的连接部、自连接部一端向上延伸的弹性部、设于该弹性部自由端的接触部及位于连接部另一端并自收容槽内向下延伸出遮蔽壳体底壁的端子焊接部。电子元件包括矩形基部、自基部向上延伸的圆柱形主体部及位于基部底面并设有导电路径的底部。基部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对对称的凸块及一个凸块,用于与所述遮蔽壳体的方孔扣持。组装时,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绝缘本体置于遮蔽壳体内,其中绝缘本体的平板部恰好置于遮蔽壳体的底壁上。导电端子焊接部向下穿越收容槽而突伸出遮蔽壳体,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电子元件沿着遮蔽片的舌片自上而下安装于遮蔽壳体内,舌片的突出部紧密抵靠于照相机模组的基部侧面,设于基部侧面上的凸块与遮蔽片上的方孔相互扣持,导电端子接触部与基部底面的导电路径弹性抵接。如此一体组装而成电连接器。因所述导电端子焊接部向下穿越收容槽暴露于遮蔽壳体外,使其易受到外部的各种信号的电磁干扰,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同时由于移动电话、PDA及其它电子装置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电连接器所占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相应地电连接器端子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样端子间串音干扰也会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另,在许多应用场合,受电子装置空间的限制,电连接器采用沉板式焊接方式连接于电路板上以节省电子装置的空间。此种电连接器的端子焊接部侧向延伸出绝缘本体及遮蔽壳体可采用表面焊接技术焊接于电路板上,此种端子焊接部相较所述美国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端子焊接部更易受到外界信号的电磁干扰,也使得位于该电连接器周围的电子元件易受到该电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收容照相机模组等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满足人们对信号传输高品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容照相机模组等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其可有效防止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若干导电端子及固持端子的绝缘本体。每一端子均设有与电子元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该遮蔽壳体安装于该电连接器的外围以保护端子的接触部免受外界信号的电磁干扰,该遮蔽壳体设有若干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脚,该焊接脚延伸于端子的焊接部间且相邻两焊接脚的间距皆不大于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焊接脚延伸于端子的焊接部间且相邻两焊接脚的间距皆不大于2.5mm,以此达成电连接器的内部信号不外露并且外部各种信号无法干扰内部信号传输的防护效果,也可有效减少端子间串音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俯视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仰视立体分解3是沿图1线III-III的剖面图。图4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照相机模组未组装入该电连接器上。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与下壳体配合。图7本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其中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与上壳体配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于收容电子元件且将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00上,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为照相机模组1,该电连接器100包括遮蔽壳体2,3、绝缘本体5及若干固持于绝缘本体5内的若干导电端子4。请参阅图4、图6所示,该电连接器100的遮蔽壳体包括上壳体2及下壳体3,其中上壳体2由相互分离且结构对称的左、右金属框20组成,两金属框20大致呈ㄇ字型且相互围绕形成收容腔21。每一金属框20均包括三个壁部,其分别为前壁22、后壁23及连接前壁22与后壁23的侧壁24,其中每一壁部设有自其顶缘向内侧弯折且向下延伸的弯折部25及自弯折部25的底缘继续向内侧延伸的弹片26,所述弹片26与照相机模组1弹性抵接从而将照相机模组1稳定固持于电连接器100内。每一金属框20的前壁22及后壁23具有自其底缘延伸的焊接脚221及固持片220,其中焊接脚221沿与前壁22及后壁23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且焊接于电路板200的上表面,固持片220则向下延伸且其下端两侧设有倒刺(未标号)。每一金属框20的侧壁24设有若干焊接脚240,其自其侧壁24底缘延伸出用于焊接于电路板200的上表面。请参阅图2、图6、图7所示,遮蔽壳体的下壳体3具有一收容腔30,其由平板底壁31连同由底壁31的四个端缘向上延伸的前壁33、后壁34及一对侧壁32围绕而成。底壁31于与前壁33、后壁34交接处撕裂形成有四个固持片310,当绝缘本体5与下壳体3配合时,所述四个固持片310收容固持于设于绝缘本体5对应位置处的四个固持通槽501内。前壁33及后壁34分别设有焊接于电路板的焊接脚330、340,其中前壁33还设有一切口331,其用于容纳照相机模组1的定位肋12的一部分。两侧壁32结构相同,每一侧壁32的顶缘设有若干突起320,两相邻突起320间的凹陷与端子4焊接部44对齐。其中所述上壳体2的收容腔21与所述下壳体3的收容腔30相通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收容空间的下部,照相机模组1收容于收容空间的上部。请参阅图4、图5、图6所示,绝缘本体5包括底部50及高于底部50且相对设置的侧壁51,该绝缘本体5还设有从底部50连通至侧部51上表面的两排端子槽道52。若干导电端子4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槽道52内,其中每一导电端子4包括与端子槽道52相固持的固持部43、自固持部43向前延伸的弹性弯曲部42、自弹性弯曲部42向后延伸的接触部41及自固持部43向后延伸的焊接部44,当端子2固持于绝缘本体5后,端子的接触部41突出于绝缘本体5底部50的上表面,端子的焊接部44延伸出绝缘本体的侧部51且以表面安装技术焊接于电路板上(请参阅第一图),并且相邻焊接部44向相反方向偏移。所述端子端子的焊接部44位于接触部41的上方,而使得该电连接器100可以沉板方式焊接于电路板200上。请参阅图3、图4所示,照相机模组1包括大致呈长方形基座10、位于基座10上方的柱状体11及自基座10及柱状体11的前端面延伸出的定位肋12。基座10的底面设有与端子4的接触部44相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将电子元件连接于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端子具有可与电子元件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及可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设有若干可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脚,该焊接脚延伸于端子的焊接部间且相邻两焊接脚的间距皆不大于2.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桓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