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82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壳、转子支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平衡块、端盖、旋转变压器;其中,电机壳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转子支架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曲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安装于转子支架的外环,所述转子支架的另一端与平衡块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安装于转子组件相对的电机壳侧壁;所述电机壳的侧壁内部还设有螺旋型冷却水道;端盖相对定子组件的位置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电机壳的侧壁外环还设有支撑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拆装方便、冷却效率及可靠性高。却效率及可靠性高。却效率及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增程式电动车能够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发动机进行电能补给的新能源汽车。常用的增程器通过发动机曲轴与电机转子连接,将发动机产生的能量转成电能供电池充电,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8995542A公开了电机集成式电动汽车用增程器,包括:发动机机体;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板;发电机;其中发电机包括旋转变压器、电机转子组件、电机定子组件、电机壳体和电机后盖板,所述电机壳体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电机定子组件从电机壳体的前端放入并热套在电机壳体上;所述电机转子组件同轴布置在电机定子组件内,并具有电机转子支架,该电机转子支架伸入连接板中,并直接连接到发动机输出轴上,所述旋转变压器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和旋转变压器转子。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但该结构不易拆装温度传感器,冷却效果及电机运转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结构中不易拆装温度传感器,冷却效果及电机运转可靠性不佳等问题。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用于与发动机配合安装,包括电机壳、转子支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平衡块、端盖、旋转变压器;其中,电机壳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与发动机机体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转子支架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曲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转子组件固定安装于转子支架的外环,所述转子支架的另一端与平衡块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安装于转子组件相对的电机壳侧壁;所述旋转变压器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环,所述旋转变压器的转动端安装于曲轴位于通孔位置的外环;所述电机壳的侧壁内部还设有螺旋型冷却水道;所述端盖相对定子组件的位置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检测端和插座端,安装后所述检测端位于电机壳的内部,所述插座端位于传感器安装孔内部或位于电机壳外部中的一个位置;所述电机壳的侧壁外环还设有支撑点。所述支撑点用于与发动机舱的相邻部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增程器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07]本技术方案中,电机与发动机曲轴刚性直连,结构简单,将飞轮壳与电机壳集成,缩短电机长度;电机壳采用螺旋型冷却水道,有效的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性能,提高电机运行
的稳定性;转子支架固设有平衡块,能够增大惯量并消除不平衡量,提高可靠性;定子温度传感器对外连接采用插头结构,端盖集成温度传感器插座,使温度传感器拆装更方便;电机壳外环的支撑点,进一步的保证了电机的可靠性。
[000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机壳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发动机固定连接。
[000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转子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曲轴固定连接。
[00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机壳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连接。
[00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支撑点包括支撑座及位于支撑座上的四个螺栓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电机壳采用螺旋型冷却水道,有效的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性能,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电机与发动机的曲轴刚性直连,结构简单,将飞轮壳与电机壳集成,缩短电机长度;转子支架固设有平衡块,能够增大惯量并消除不平衡量,提高可靠性;定子温度传感器对外连接采用插头结构,端盖集成温度传感器插座,使温度传感器拆装更方便;电机壳外环的支撑点,进一步的保证了电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机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螺旋型冷却水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发动机;2、曲轴;31、第一固定螺栓;32、第二固定螺栓;33、第三固定螺栓;4、电机壳;40、支撑点;41、螺旋型冷却水道;42、进水口;43、出水口;5、转子支架;6、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8、平衡块;9、端盖;91、检测端;92、插座端;10、旋转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用于与发动机1配合安装,包括电机壳4、转子支架5、转子组件6、定子组件7、平衡块8、端盖9、旋转变压器10;其中,电机壳4的一端与发动机1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4与发动机1机体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转子支架5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曲轴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2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转子组件6固定安装于转子支架5的外环,所述转子支架5的另一端与平衡块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组件7固定安装于转子组件6相对的电机壳4侧壁;所述旋转变压器10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环,所述旋转变压器10的转动端安装于曲轴2位于通孔位置的外环;所述电机壳4的侧壁内部还设有螺旋型冷却水道41;所述端盖9相对定子组件7的位置还设有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检测端91和插座端92,安装后所述检测端91位于电机壳4的内部,所述插座端92位于电机壳4外部;所述电机壳4的侧壁外环还设有支撑点40,支撑点40具体为与电机壳4外环一体成型的支撑座及位于支撑座上的四个螺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发动机
舱的相邻部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增程器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21]具体的,转子组件6为磁钢,定子组件7为绕线组件,转子支架5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开口指向端盖9,转子支架5、平衡块8与曲轴2同轴布设,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安装过程为:在电机壳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定子组件7,在转子支架5的外环固定安装转子组件6,在转子支架5端部安装平衡块8,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块8为圆环形结构,外径尺寸略小于转子支架5的内径尺寸,端部设有与转子支架5端部相配合的凸台,通过固定螺栓同轴固定安装,在电机壳4端面通孔内环固定安装旋转变压器10的固定端,在曲轴2的相应位置外环固定安装旋转变压器10的转动端,将电机壳4固定安装在发动机1的机体上,曲轴2贯穿电机壳4端面的通孔与转子支架5同轴固定连接,使转子组件6与定子组件7处于相配合的位置上,旋转变压器10的固定端和转动端位于相配合的位置上,在端盖9的传感器安装孔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的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带冷却水道及支撑的增程器电机结构,用于与发动机(1)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4)、转子支架(5)、转子组件(6)、定子组件(7)、平衡块(8)、端盖(9)、旋转变压器(10);其中,电机壳(4)的一端与发动机(1)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4)与发动机(1)机体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转子支架(5)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曲轴(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2)贯穿所述通孔,所述转子组件(6)固定安装于转子支架(5)的外环,所述转子支架(5)的另一端与平衡块(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组件(7)固定安装于转子组件(6)相对的电机壳(4)侧壁;所述旋转变压器(10)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通孔的内环,所述旋转变压器(10)的转动端安装于曲轴(2)位于通孔位置的外环;所述电机壳(4)的侧壁内部还设有螺旋型冷却水道(41);所述端盖(9)相对定子组件(7)的位置还设有传感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昌毛正松吴苾曜陈涛欧阳石坤吴天华司政勇曾强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