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79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安装于基板上,具备:绝缘外壳,具有可由上方承接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的孔;外部导体,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使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装卸;设置于孔的下方、可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固定端子具备接触部,可动端子具备:固定于绝缘外壳的固定部;通过设于绝缘外壳的插入孔而设于绝缘外壳的内部、由该固定部呈单臂悬梁状延伸、可与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抵接且可与接触部接触的弹性部,同轴连接器具有用来封住插入孔的封塞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封堵构造的同轴连接器能够减少异物侵入制品内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基板上的同轴连接器,特别涉及具备切换高频信号电路用的切换机构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手机一类携带式通信设备上,广泛使用带开关同轴连接器来检查高频电路。作为以往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具有例如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特开2003-123915号公报所揭示的专利技术。上述公报所揭示的传统连接器21A如图21至图23所示。图21将此传统连接器21A与可使用于开关切换的同轴插头26A一同表示的中心线纵剖视图,图22是此传统连接器21A的前视立体图,图23是其后视立体图。如图21所示,同轴插头26A是可从传统连接器21A的上方装脱。同轴插头26A具备大致呈圆柱状的绝缘外壳27A;覆盖绝缘外壳27A的外侧的外部导体28A;沿着绝缘外壳27A的轴心设置的中心导体29A。外部导体28A与中心导体29A朝绝缘外壳27A的下方突出,并能向上方作弹性位移。另外,传统连接器21A是由绝缘外壳22A、外部导体23A及固定端子24A和可动端子25A所构成,绝缘外壳22A具有可承接同轴插头26A的中心导体29A的纵孔35A,外部导体23A设置于此绝缘外壳22A的外侧,固定端子24A和可动端子25A设置于排气装置35的下方。并且,固定端子24A具有接触部40A,而可动端子25A具有固定于绝缘外壳22A的固定部42A、及可与同轴插头26A的中心导体29A抵接且可与接触部40A接触的弹性部44A。在此传统连接器21A上,当未装设同轴插头26时,如图21的实线所示,可动端子25A被弹性部44A的弹力按压于固定端子24A的接触部40A,使得固定端子24A与可动端子25A保持电连接的状态。又,在传统连接器21A上,当装着同轴插头26A时,如图21的假想线(双点划线)所示,外部导体28A的下端部33A嵌合于外部导体23A的环状槽32A中,而中心导体29A的下端部贯通纵孔35A。当在此状态下将同轴插头26A压下时,外部导体28A即抗衡弹力而收缩,中心导体29A朝外部导体28A的下方突出,且在抵接位置抵接于弹性部44A。此时,因中心导体29A的弹力较弹性部44A强,所以如21的假想线所示,弹性部44A被中心导体29A压下,产生弹性变形,并脱离接触部40A,固定端子24A与可动端子25A被电气隔离,同时形成中心导体29A与可动端子25A连接的状态。藉此,使得由可动端子25A流向固定端子24A的信号从可动端子25A流向中心导体29A,而可检查高频电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3915号公报在以上的传统连接器21A上,即使在将可动端子25A或固定端子24A组装至绝缘外壳22A后,用于将可动端子25A、特别是将其该弹性部44A插入绝缘外壳22A的孔51A、或是用于将固定端子24A插入绝缘外壳22A的孔80A为打开状态,故会有异物由这些处于打开状态的孔51A或孔80A进入制品内,会对信号端子间的接触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开发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减少异物侵入制品内部的封堵构造的同轴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是安装于基板上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为,具备绝缘外壳,具有可由上方承接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的孔;外部导体,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使前述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装卸;设置于前述孔的下方,可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前述固定端子具备接触部,前述可动端子具备固定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固定部;通过设于前述绝缘外壳上的插入孔而设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内部、从该固定部呈单臂悬梁状延伸、可与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抵接、且可与前述接触部接触的弹性部,前述同轴连接器是具有用来封住前述插入孔的封塞部,当将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嵌合至前述绝缘外壳的孔时,前述中心导体抵接于前述弹性部,且该弹性部脱离前述接触部并切换信号电路。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封塞部可与前述绝缘外壳一体成形。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封塞部通过在前述可动端子部的插入侧以覆盖前述插入孔的方式使前述绝缘外壳的一部分延伸而形成的,且朝前述插入孔折弯,以封住前述插入孔。在上述连接器上,在与前述折弯侧相反侧的前述绝缘外壳的表面,设有用于前述封塞部的折弯的缺口。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封塞部在封住前述插入孔时能与从前述插入孔向前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突出的突出部冲突。在上述连接器上,在前述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上设置将前述封塞部定位固定的抑制部。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抑制部是通过在前述可动端子的插入侧沿着前述封塞部使前述外部导体的一部分延伸来形成的,且能朝前述插入孔侧折弯。在上述连接器上,在与前述折弯侧相同侧的前述外部导体的表面,设有用于使前述抑制部折弯的缺口。又,在上述连接器上,在前述抑制部的设有缺口的部分形成收缩部。又,在上述连接器上,与前述抑制部的折弯方向呈水平的方向的前述抑制部的宽度比与前述封塞部的折弯方向呈水平的方向的前述封塞部的宽度小。又,本专利技术是安装于基板上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为,具备绝缘外壳,具有可由上方承接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的孔;外部导体,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使前述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装卸;及设置于前述孔的下方、可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前述固定端子具备通过设置于前述绝缘外壳的插入孔而设置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内部的接触部,前述可动端子具备固定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固定部;由该固定部呈单臂悬梁状延伸、可与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抵接且可与前述接触部接触的弹性部,当前述固定端子被固定于前述绝缘外壳时,利用露出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外部的前述固定端子的一部分与前述绝缘外壳的壁面来封住前述插入孔,当将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嵌合至前述绝缘外壳的孔时,前述中心导体抵接于前述弹性部,而该弹性部脱离前述接触部并切换信号电路。在上述连接器上,沿着前述固定端子的一部分而在从两侧夹着该一部分的位置上设有突出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外侧面的侧面突起。又,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固定端子的接触部在前述插入方向的断面上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前述侧面突起在通过形成该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个顶点附近的状态下朝外侧面突出。且,在上述连接器上,前述侧面突起是与前述绝缘外壳一体成形的。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用简单的构造容易地防止异物侵入制品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中心线剖视图。图2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图3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显示将可动端子组装至绝缘外壳前的状态的图。图5是显示刚将可动端子组装至绝缘外壳后的状态的图。图6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图。图7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后视图。图8是显示将固定端子组装至绝缘外壳前的状态的图。图9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0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1是图1的同轴连接器的内视图。图12是图6的B-B线剖视图。图13是绝缘外壳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绝缘外壳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的绝缘外壳的后视图。图16是图14的C-C线剖视图。图17是图15的D-D线剖视图。图18是图13的E-E线剖视图。图19是图13的F-F线剖视图。图20是外部导体的个别图。图21是将传统连接器与能够用于开关切换的同轴插头一同显示的中心线剖视图。图22是传统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图23是传统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图。符号说明11…辨识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开关同轴连接器,是安装于基板上的带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为,具备:绝缘外壳,具有可由上方承接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的孔;外部导体,设置于该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使前述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装卸;设置于前述孔的下方、可相互接 触分离的固定端子及可动端子,前述固定端子具备接触部,而前述可动端子具备:固定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固定部;通过设置于前述绝缘外壳的插入孔而设于前述绝缘外壳的内部、由该固定部呈单臂悬梁状延伸、可与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抵接且可与前述 接触部接触的弹性部,前述同轴连接器具有封住前述插入孔的封塞部,当将前述同轴插头的中心导体嵌合至前述绝缘外壳的孔时,前述中心导体抵接于前述弹性部,该弹性部脱离前述接触部并切换信号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毅史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