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昭专利>正文

散热式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30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式接头,其管母线端部与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管母线端部有多个导电面,导电面与导电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1.便于与其它设备连接;2.加大散热空间;3.有利于降低端部接头的温升;4.由于是一体式没有连接位,没有接触电阻,减少发热量,载流量大,保证母线的端部不会产生高温,安全运行;5.由于是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取消了原有的转换金具,成本低、重量轻、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散热式接头,特别适用于输送工频大电流的导电管母线连接使用。载电流量大,温升低,机械强度高,提高运行安全系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电管母线接头(专利号01215457.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存在缺点如下由于导电管母线是圆形,与设备连接过程中需加装转换金具,由圆面转换为平面,通过矩形导体与其他设备连接。1、管母线与设备连接需加装转换金具成本高,浪费材料,耗能。2、管母线端部与转换金具连接,会产生接触电阻,由于有接触电阻的存在,在输送大电流的情况下,管母线端部与转换金具会产生过度发热,热量越大,电阻越高,发热越严重,由于高温会造成烧断管母线、相间短路、对地短路或引发火灾造成更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解决端部发热的散热式接头,管母线端部与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式接头,是将管母线的端部(管母线直径约两倍的长度)分为两个半圆,再将两个半圆用冲压工艺冲压成型两个导电面,两个导电面两边有加强筋,两个导电面之间有一定的散热空间距离,再由这冲压成型的两个导电面通过矩形导体与其它设备连接,这就形成散热式接头。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二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式接头,是将直径Φ30mm~500mm,壁厚1mm~30mm管母线的端部管径用冲床或液压机通过模具冲压成型4个导电面,根据实际载流量要求及母线管径的要求配置相适应的模具来加工导电面(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2平面椭圆形)。电流表面分布均匀,有散热空间,散热表面积大,导电面表面积大于原有所有管母线接头的导电面积,不需要加装转换金具,降低接触电阻,直接由这冲压成型的4个导电面通过连接件与矩形导体或软连接紧固,再通过已紧固在散热式接头上的矩形导体或软连接与其它设备连接,再根据载流量的要求,选择1个导电面,2个导电面,3个导电面,4个导电面,这就形成散热式接头。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三是因为管母线是输送大电流,管母线端部的导电面直接与软连接或矩形导体连接,该连接部位管母线端部导电面与软连接或矩形导体连接的接触面积是局部的,管母线端部的导电面连接部位由于有效截面积小,也容易引发该连接部位发热。解决该缺陷的方案是通过加大管母线端部的截面积,达到端部载流量增大,不发热。具体方案如下1、外复合——在管母线端部外径套入与管母线端部外径相吻合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金属套,该金属套的厚度为1~30mm,通过扩径方法或缩径方法,将该金属套与管母线端部紧密连接在一起。该扩径方法是将管母线端部内径扩径至与外金属套紧密连接在一起;缩径方法是将外金属套缩径与管母线端部外径紧密连接在一起。2、内复合——在管母线端部内径套入与管母线端部内径相吻合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金属套,该金属套的厚度为1~30mm,通过扩径方法或缩径方法,将该金属套与管母线端部紧密连接在一起,该扩径方法是将金属套内径扩径至与管母线端部内径紧密连接在一起,缩径方法是将管母线端部缩径与外金属套外径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将已加大截面积的管母线端部管径用冲床或液压机通过模具冲压成型4个导电面,根据实际载流量要求及母线管径的要求配置相适应的模具来加工导电面(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2平面椭圆形)。直接由这冲压成型的4个导电面通过连接件与矩形导体或软连接紧固,再通过已紧固在散热式接头上的矩形导体或软连接与其它设备连接,再根据载流量的要求,选择1个导电面,2个导电面,3个导电面,4个导电面,这就形成散热式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散热式接头导电面与导电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1、便于与其它设备连接;2、加大散热空间;3、有利于降低端部接头的温升;4、由于散热式接头是直接在母线端部冲压成型一体式,没有连接位,没有接触电阻,减少发热量,载流量大,保证母线的端部不会产生高温,安全运行;5、由于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取消了原有的转换金具,成本低、重量轻、节省能源。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方形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长方形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2平面椭圆形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外复合金属层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内复合金属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母线,2.加强筋,3.导电面,4.连接件,5.矩形导体或软连接,6.散热空间,7.外复合金属层,8.内复合金属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是将直径Φ30mm~500mm,壁厚1mm~30mm的管母线的端部(管母线直径约两倍的长度)分为两个半圆,再将两个半圆用冲压工艺冲压成型两个导电面,两个导电面两边有加强筋,两个导电面之间有一定的散热空间距离,再由这冲压成型的两个导电面通过矩形导体或软连接与其它设备连接,这就形成散热式的散热式接头。如图6、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是将直径Φ30mm~500mm,壁厚1mm~30mm的管母线端部管径用冲床或液压机通过模具冲压成型4个导电面,根据实际载流量要求及母线管径的要求配置相适应的模具来加工导电面(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2平面椭圆形)。4个导电平面之间有一定的散热空间距离,再由这冲压成型的4个导电面通过连接件与矩形导体或软连接紧固,再通过已紧固在散热式接头上的矩形导体或软连接与其它设备连接,再根据载流量的要求,选择1个导电面,2个导电面,3个导电面,4个导电面,这就形成散热式接头。如图8、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将直径Φ30mm~500mm,壁厚1mm~30mm的管母线端部加大截面积的散热式接头,具体方案如下1、外复合——在管母线端部外径套入与管母线端部外径相吻合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金属套,该金属套的厚度为1~30mm,通过扩径方法或缩径方法,将该金属套与管母线端部紧密连接在一起。该扩径方法是将管母线端部内径扩径至与外金属套紧密连接在一起;缩径方法是将外金属套缩径与管母线端部外径紧密连接在一起。2、内复合——在管母线端部内径套入与管母线端部内径相吻合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金属套,该金属套的厚度为1~30mm,通过扩径方法或缩径方法,将该金属套与管母线端部紧密连接在一起,该扩径方法是将金属套内径扩径至与管母线端部内径紧密连接在一起,缩径方法是将管母线端部缩径与外金属套外径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将已加大截面积的管母线端部管径用冲床或液压机通过模具冲压成型4个导电面,根据实际载流量要求及母线管径的要求配置相适应的模具来加工导电面(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2平面椭圆形)。直接由这冲压成型的4个导电面通过连接件与矩形导体或软连接紧固,再通过已紧固在散热式接头上的矩形导体或软连接与其它设备连接,再根据载流量的要求,选择1个导电面,2个导电面,3个导电面,4个导电面,这就形成散热式接头。权利要求1.散热式接头,其特征是管母线(1)端部与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接头,其特征是有两个导电面(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式接头,其特征是用连接件(4)将矩形导体或软连接(5)紧固在管母线端部两个导电面(3)上,再通过已紧固在散热式接头上的矩形导体或软连接(5)与其它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散热式接头,其特征是:管母线(1)端部与散热式接头是一体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东豪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