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64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包括支架、接料盘、第一电机和激光发射器,所述的支架设在接料盘上,第一电机设在支架上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数个支杆相连,支杆的末端设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向下照射在接料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一改当前通过机械震动使饵料动化的传统模式,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出光点在饲料上匀速移动,营造昆虫视觉动效,吸引蛙类注意并“误食”饲料,实现诱食作用;既不产生噪音,又不会造成饵料浪费,还能减少蛙的适应时间,提高进食效率,为蛙类,特别是蟾蜍全人工圈养、笼养找到了一个静音、经济、实用、可靠、全新的喂食方式和养殖路径。全新的喂食方式和养殖路径。全新的喂食方式和养殖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喂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蛙类一般指无尾目,为两栖纲动物,主要包括两类动物:蛙和蟾蜍。蟾蜍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因此,蟾蜍的养殖已成为一项重要且富有意义的新兴产业。然而,由于蛙类天生的视觉缺陷,只能识别运动的对象,对静止的食物却视而不见,这给全人工养殖带来了许多困难,以蟾蜍为例,目前仍大多采用人工圈养和野外放养的半人工养殖模式,进行人工投饲活饵或养殖昆虫喂养。这种喂养方式虽能吸引蟾蜍捕食,但易造成所需营养成分单一、营养失衡,同时也受到了投饲昆虫种类的限制,养殖成本大大提高。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先后专利技术了许多蟾蜍等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其原理皆为通过机械传导使饵料震动或运动,使蛙类(蟾蜍)产生视觉误判,将饵料吞食。但该方式有很多弊端,例如机械产生的噪音对蛙类取食造成较大影响,需要一段时间驯化、适应,取食率低,同时机械震动的区域性和不稳定性,大大降低了饵料的取食率,并且机械振动产生的震波对蛙类取食也有较大干扰。基于以上原因,希望专利技术一种静音的、不需要通过机械震动使饵料运动的蛙类取食的装置,降低蛙类适应时间,保证蛙类的进食效果和生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包括支架、接料盘、第一电机和激光发射器,所述的支架设在接料盘上,第一电机设在支架上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数个支杆相连,支杆的末端设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向下照射在接料盘上。
[0004]所述的支架为饲料桶,为桶型结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与饲料桶活接,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在上盖的下方中心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向上穿过上盖中心处的通孔与数个支杆相连,数个支杆沿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径向等夹角均匀分布。
[0005]所述的上盖上设有电源,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杆为导电体,支杆连接激光发射器的一个电极;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个导电环,导电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绝缘连接,导电环通过导线与激光发射器的另一个电极相连;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设有电刷,通过电刷分别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导电环相接;第一电机通过导线接入电源,与激光发射器并联。
[0006]所述的饲料桶下部周圈设有出料孔;接料盘的边缘为向上倾斜的盘壁;接料盘的中部为向上凸出的锥形体,锥形体底部中心处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向上穿过锥形体顶部的通孔,与拨料杆相连。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还包括罩体,罩设在装置外部;所述的罩体上部为桶型结构,下部开口,罩体的下边缘设有数个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设有卡钩,通过卡钩与接料盘的边缘卡扣连接;罩体的顶盖上设有提手。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09]选用5V的红光或绿光激光发射器,红光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点的波长为650

670nm,绿光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点的波长为500

560nm,照度均大于5000LUX,输出功率小于150mW;打开电源,第一电机和激光发射器接通电源后启动,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支杆以6

8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点照射在下方的接料盘上,接料盘内平铺有饲料,光点在饲料上匀速移动,营造昆虫视觉动效,吸引蛙类注意并“误食”饲料,实现诱食作用。
[0010]打开饲料桶的上盖,向饲料桶内添加饲料,饲料为颗粒状,能通过饲料桶下部的出料孔流出;当接料盘饵料不足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拨料杆以10

20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搅动饲料桶内的饲料使其从出料孔流出,填补接料盘内的饲料量。
[0011]将罩体下部的连接杆通过卡钩与接料盘的边缘卡扣连接,使其罩设在装置外部,起到遮光挡雨的作用;通过罩体上部的提手方便移动装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结构新颖,一改当前通过机械震动使饵料动化的传统模式,既不产生噪音,又不会造成饵料浪费,还能减少蛙的适应时间,提高进食效率,为蛙类,特别是蟾蜍全人工圈养、笼养、集约化养殖找到了一个静音、经济、实用、可靠、全新的喂食方式和养殖路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罩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1、支架2、接料盘3、第一电机4、激光发射器5、支杆
[0023]6、电源7、导电环8、电刷9、饲料桶10、第二电机11、上盖
[0024]12、出料孔13、拨料杆14、罩体15、连接杆16、卡钩17、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

2所示: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包括支架1、接料盘2、第一电机3和激光发射器4,所述的支架1设在接料盘2上,第一电机3设在支架1上部,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数个支杆5相连,支杆5的末端设有激光发射器4,激光发射器4向下照射在接料盘2上;数个支杆5沿第一电机3输出轴的径向等夹角均匀分布。
饲料,实现诱食作用。
[0039]打开饲料桶9的上盖11,向饲料桶9内添加饲料,饲料可以选用粒径2

左右的金鱼膨化饲料,能通过饲料桶9下部的出料孔12流出;当接料盘饵料不足时,启动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拨料杆13以10

20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搅动饲料桶9内的饲料使其从出料孔12流出,填补接料盘2内的饲料。
[0040]实施例3:
[0041]请参阅图6

8所示:
[004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设有罩体14,所述的罩体14罩设在装置外部;所述的罩体14上部为桶型结构,下部开口,罩体14的下边缘设有数个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底端设有卡钩16,通过卡钩16与接料盘2的边缘卡扣连接;罩体14的顶盖上设有提手17。
[0043]将罩体14下部的连接杆15通过卡钩16与接料盘2的边缘卡扣连接,使其罩设在装置外部,起到遮光作用,防止外界光照太强看不清激光发射器4发出的光点,同时起到挡雨的作用;通过罩体14上部的提手17方便移动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接料盘、第一电机和激光发射器,所述的支架设在接料盘上,第一电机设在支架上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数个支杆相连,支杆的末端设有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向下照射在接料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电源,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杆为导电体,支杆连接激光发射器的一个电极;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个导电环,导电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绝缘连接,导电环通过导线与激光发射器的另一个电极相连;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设有电刷,通过电刷分别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导电环相接;第一电机通过导线接入电源,与激光发射器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料盘的边缘为向上倾斜的盘壁,接料盘的中部为向上凸出的锥形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饲料桶,上部设有上盖;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在上盖的下方中心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向上穿过上盖中心处的通孔与数个支杆相连,数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明刘志文葛京园李音刘丽娟隋正义耿杨许晶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国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