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62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同轴电缆(40)的头端连接而在插座上自由拆装的同轴连接器。由具有形成了与形成于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部的槽部嵌合的突部(26b)的弹簧部(26a)的筒状罩壳(25)、收纳于罩壳(25)内而与插座的内部端子接触的中心导体探针(10)、在罩壳(25)的外周部上可以沿轴向移动地保持的筒状套筒(31、35)构成。套筒(31)在上部具有与形成于罩壳(25)的外周部的第一卡合部(27a)及第二卡合部(27b)弹性接触的锁定片(32a),在下部具有限制罩壳(25)的弹簧部(26a)的扩展的环状部(33)。套筒(31)的环状部(33)在脱离时(位置A)解除对弹簧部(26a)的限制,在安装时(位置B)限制弹簧部(26a)的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特别涉及与同轴电缆的头端连接而可以 在对方插座上自由拆装的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同轴连接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如图11所示,具备从外侧保持外部导体构件115的可以沿轴向 移动的套筒(可动构件116、耦合螺帽117)。但是,该同轴连接器中,设于外部导体构件115的外侧的套筒由可以 各自独立地移动的可动构件116和耦合螺帽117构成,设有两个螺旋弹簧 120、 121。此外,可动构件116具有弹簧部116a,在头端部设有成为突部 115b的避让部并且限制突部115b的突部116b,因此等设计而具有部件数 目很多,在构造上复杂,并且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另外,头端部(突部 115b、 116b)的外形变大而无法保持其强度,在向对方连接器上的反复拆 装中容易变形、老化。另外,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安装/脱离之时需要复杂的操作。即,在安装 时,需要将套筒(可动构件116、耦合螺帽117)比外部导体构件115的 头端突部115b更向对方连接器侧移动,在将套筒的头端向对方连接器推 压定位后,向相反一侧移动,用套筒顶压外部导体构件115的头端部而将 其锁定。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20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简单的构成形成,向对方插座 上的安装/脱离十分容易,可以经得起反复使用的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是与同轴电缆的头 端连接,在对方插座上自由拆装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是,具备具有在头端部形成了与形成于对方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部的 槽部嵌合的突部的弹簧部的筒状的罩壳(housing)、收纳于上述罩壳内的 筒状的衬套(bushing)、收纳于上述衬套内而与上述对方插座的内部端子接触的中心导体探针、在上述罩壳的外周部上可以沿轴向移动地保持的筒 状的套筒,上述套筒在上部具有与上述罩壳的外周部弹性接触的锁定片,并且在 下部具有限制上述罩壳的弹簧部的扩展的环状部,上述罩壳在其外周部沿轴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上述锁定片可以卡合 脱离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上述罩壳的弹簧部嵌合在上述对方插座的槽部中之前,处于上述套 筒的锁定片与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并且套筒的环状部解除了对罩壳的弹 簧部的限制的状态,在上述罩壳的弹簧部嵌合在上述对方插座的槽部中之后,处于上述套 筒的锁定片与上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并且套筒的环状部限制罩壳的弹簧部 的扩展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中,由设有可以在与罩壳弹性接触的同时沿轴向 移动的套筒的简单的构成形成。这样,在向对方插座上安装时,操作者只 要用手指夹住套筒将罩壳的头端部向对方插座的外部导体推压,就可以维 持如下的锁定状态,即,将罩壳的头端弹簧部嵌合在外部导体的槽部中, 并且套筒移动而将其锁定片与第二卡合部卡合,设于套筒的下部的环状部 限制罩壳的头端弹簧部的扩展。另一方面,在与对方插座的脱离时,操作 者只要用手指夹住套筒而拔出,就可以解除锁定片与第二卡合部的卡合, 并且解除套筒的环状部对罩壳的头端弹簧部的限制,因此就可以解除罩壳 的头端弹簧部与外部导体的槽部的嵌合,罩壳与对方插座脱离。另外,由 于锁定片与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弹性地卡合脱离,因此使用者可以获得锁定感。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中,也可以是锁定片由在设于套筒上的弹性片的头端设置的突部构成,上述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为形成于上述罩壳的 外周部的环状的槽部。另外,上述弹性片也可以由在套筒的筒状部上沿轴 向形成的多个狭缝构成。可以用简单的构造来形成锁定机构。另外,最好在罩壳与套筒之间夹设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形成沿第 一卡合部与锁定片卡合的方向对套筒施力的构成。在同轴连接器与对方插 座脱离之时,套筒就会可靠地回归到初始位置。或者优选将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接合一体化而构成套筒,其中,第一 套筒由与罩壳的上部外周面弹性接触的锁定片和与罩壳的弹簧部外周面 接触而限制该弹簧部的扩展的环状部构成,第二套筒将该第一套筒的上部 及罩壳的上部覆盖。通过将套筒用两个构件来构成,就可以将各自的构件 容易地制成适当的形状,组装也变得简单。另外,第二套筒还作为外包装 壳发挥作用,保护锁定片等内部部件。此外,最好相对于第二套筒的外径来说,第一套筒的外径较小。由于 位于下部的第一套筒较细,因此可以在携带电话等的外壳上不开设较大的 孔地插入。由于位于上部的第二套筒较粗,因此操作者可以用手指容易地 夹住,使得安装/脱离的操作变得容易。另外,上述同轴连接器还可以作为测定用同轴探针而理想地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构成部件少,组装容易,可动构件仅为套筒,因此 向对方插座上的安装/脱离十分容易,可以经得起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一实施例的 剖面图。图2是表示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一组装工序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二组装工序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三组装工序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四组装工序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组装好的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与对方插座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向对方插座中嵌合的动作的剖面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二实施例,(A)是与对方插座脱离时的剖面图,(B)是安装时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测定用同轴探针)的第三实施例的 剖面图。图10是表示使用上述测定用同轴探针测定的通信机器的电路的方框图。图11是表示以往的同轴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及测定用同轴探针的实施例 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 图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测定用同轴探针1A如图1所示,由中心 导体探针IO、衬套20、罩壳25、套筒30、圆盘21、螺旋弹簧22、帽23 构成。另外,对方插座2如图7所示,是在具有中心孔4的外壳3中设置 了接地端子(外部导体)5、第一内部端子6、第二内部端子7的构件,第 二内部端子7从下方与第一内部端子6弹性接触。第二内部端子7利用自 身的弹力与第一内部端子6接触,如下说明所示,被测定用同轴探针1A 的柱塞ll推压而向下方挠曲,与第一内部端子6分离。中心导体探针10由分别以导电性构件制成的柱塞11、螺旋弹簧12、 柱塞套13构成,穿过螺旋弹簧12将柱塞11的上部从柱塞套13的下部插 入其中。罩壳25是由导电性构件制成的筒状体,由直径大的上部25a和直径 小的下部25b构成,在下部25b的头端部具有形成了与形成于对方插座2 的接地端子5的外周部的环状槽部5a (参照图7)嵌合的突部26b的弹簧 部26a。该弹簧部26a由在罩壳25的头端部沿轴向形成的多个狭缝构成, 可以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地位移。另外,在罩壳25的上部25a,在 其外周部沿轴向以规定的间隔作为环状的槽部形成有第一卡合部27a及第 二卡合部27b。衬套20是由绝缘体制成的筒状体,在其中心孔中收纳有上述中心导 体探针IO。另外,衬套20被收纳于上述罩壳25的中心孔中。套筒30由以金属材料分别制成筒状的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5构 成。第一套筒31在凸缘状部31a中以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连接器,是与同轴电缆的头端连接,在对方插座上自由拆装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是,具备:具有在头端部形成了与形成于对方插座的外部导体的外周部的槽部嵌合的突部的弹簧部的筒状的罩壳、收纳于上述罩壳内的筒状的衬套、收纳于上述衬套内而与上述对方插座的内部端子接触的中心导体探针、以及在上述罩壳的外周部上可以沿轴向移动地保持的筒状的套筒,上述套筒在上部具有与上述罩壳的外周部弹性接触的锁定片,并且在下部具有限制上述罩壳的弹簧部的扩展的环状部,上述罩壳在其外周部沿轴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上述锁定片可以卡合脱离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上述罩壳的弹簧部嵌合在上述对方插座的槽部中之前,处于以下状态,即,上述套筒的锁定片与上述第一卡合部卡合,并且套筒的环状部解除了对罩壳的弹簧部的限制,在上述罩壳的弹簧部嵌合在上述对方插座的槽部中之后,处于以下状态,即,上述套筒的锁定片与上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并且套筒的环状部限制罩壳的弹簧部的扩展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松弘己丸山祐市大崎吉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