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695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左侧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啮合的绕线盘,所述安装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左侧的顶线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该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缠绕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排和开关箱。
[0003]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故而提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缠绕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左侧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啮合的绕线盘,所述安装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左侧的顶线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单股线缆经由安装架依次穿过绕线盘的走线槽,再经由顶线装置穿过拉线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绕线盘经由安装轴转动,传动装置同时带动拉线装置拉动线缆,通过绕线盘将单股线缆绕城线束,在绕线的同时通过顶线装置在线缆缠绕处进行推动,使其更紧密,减小间隙。
[0009]该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了缠绕效果好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安装壳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左侧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壳,所述齿轮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所述齿轮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绕线盘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能提高绕线盘转动的稳定性,防止歪斜。
[0013]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内且外侧与绕线盘外侧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
壳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齿轮能改变传动方向。
[0015]进一步,所述绕线盘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槽,所述绕线盘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珠能将线缆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高线缆经过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所述顶线装置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侧与安装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的内腔侧壁与安装轴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安装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呈弧面设置,且所述转动壳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滑槽具备提高摩擦力的作用,能够更紧密的贴合线缆。
[0019]进一步,所述拉线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壳内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轴外侧的第一连接环,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环背面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连接环螺纹连接的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连接环背面的防滑轴,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环上方的第一拉线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拉线轴前侧的第二拉线轴,所述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呈前后对称设置,且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的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的外侧开设的防滑槽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能够更好的拉动线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拉线装置与安装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顶线装置与安装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安装壳;101、电机壳;102、齿轮壳;103、传动壳;2、传动装置;201、电机;202、齿轮;203、传动轴;204、第一斜齿轮;3、安装架;4、安装轴;5、绕线盘;6、顶线装置;601、安装套;602、弹簧;603、转动壳;7、拉线装置;701、固定板;702、连接轴;703、第一连接环;704、第二连接环;705、螺栓;706、防滑轴;707、第一拉线轴;708、第二拉线轴;709、第二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本技术包括安装壳
1,安装壳1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2,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3左侧的安装轴4,安装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2啮合的绕线盘5,安装轴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4左侧的顶线装置6,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7;
[0028]安装壳1包括电机壳101,电机壳101的左侧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壳102,齿轮壳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103,齿轮壳102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
[0029]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能提高绕线盘5转动的稳定性,防止歪斜;
[0030]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201,电机201位于电机壳101内,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102内且外侧与绕线盘5外侧啮合的齿轮202,齿轮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壳103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03,传动轴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4;
[0031]斜齿轮能改变传动方向;
[0032]绕线盘5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202相适配的齿槽,绕线盘5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
[0033]滚珠能将线缆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高线缆经过的稳定性;
[0034]顶线装置6包括安装套601,安装套601的内侧与安装轴4滑动连接,安装套6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2),所述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3)左侧的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2)啮合的绕线盘(5),所述安装轴(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4)左侧的顶线装置(6),所述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包括电机壳(101),所述电机壳(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轮壳(102),所述齿轮壳(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103),所述齿轮壳(102)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201),所述电机(201)位于电机壳(101)内,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102)内且外侧与绕线盘(5)外侧啮合的齿轮(202),所述齿轮(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壳(103)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03),所述传动轴(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5)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202)相适配的齿槽,所述绕线盘(5)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伏三李中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诗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