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瓶夹头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以及汽车上电器件数量的极大增多,整车的电安 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连接整车电源的起始点_一蓄电池的 电瓶夹头,其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作为蓄电池桩头与电瓶线束之间连接的纽带,电瓶夹头要求装卸 方便,易于使用各种自动工具且结构可靠,便于生产线上的安装及售后的 维护。常见电瓶线束正极夹头的结构如图IO所示,电瓶线束正极夹头103, 安装在蓄电池正极桩头102上,利用电瓶线束正极夹头紧固装置104,将 正极桩头102和正极夹头103紧固。其中电瓶线束正极夹头103的另外一 部分和线束相连,完成电并瓦正才及^^头和线束的连4妄。由于蓄电池桩头102被蓄电池本体半包围,对于图IO中的电瓶线束 夹头紧固装置104,由于空间不够,在自动工具的使用上很受限制。这给 生产线的批量生产以及售后维护都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夹头,包括电瓶夹头 本体、上锁紧支架及下锁紧支架,下锁紧支架位于电瓶夹头本体的下部, 利用其尾部连接到夹头本体上,上锁紧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瓶夹头,包括:电瓶夹头本体(1)、上锁紧支架(3)及下锁紧支架(2),下锁紧支架(2)位于电瓶夹头本体(1)的下部,利用其尾部(6)连接到夹头本体(1)上,上锁紧支架(3)位于夹头本体(1)的上部,其前端的突出部与下锁紧支架的突出部咬合,其特征在于:上下锁紧支架都具有突起结构(14、15),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15)与位于电瓶夹头本体中部的突起结构(9)紧密结合,当上锁紧支架(3)被按下时,上紧锁支架的突起结构(14)和下锁紧支架的突起结构15锁紧,使得上下锁紧支架结合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文翰,李晓芳,叶永茂,赵松岭,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