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夹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1663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把手杠杆(2),一对后连杆(6),一对夹头连杆(5),夹头上压板(10),夹头下压板(11),底板(3);所述把手杠杆(2)前端设有两个铰接处,分别与夹头连杆(5)、后连杆(6)铰接,所述后连杆(6)、夹头连杆(5)分别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下方均设有撑脚,撑脚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夹头下压板(11)相对于底板(3)向上抬起0.8~1.5°;夹头上压板(1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上压槽,内置上压条,夹头下压板(11)上设有一对对应的下压槽,内置下压条,上压条比下压条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夹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夹头装置,属于夹具

技术介绍
手动夹头是指手握把手,通过连杆和杠杆之间完成多级联动,从而固定物体。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涉及多级联动,综合考虑不周的情况下,常会出现,即便一个成年男子施加很大的力把手杠杆也无法压到底,或者出现连杆或夹头连杆损坏,有时即便不会出现以上现象,还会出现夹头上下压板之间在前后压槽的受力不均,前面压槽压条刚好压牢,而后面的压槽压条有一定的缝隙,或者后面压槽压条刚好压牢,而前面的压槽压条有一定的缝隙,无法有效的固定物体。这样,手动夹头就失去了应有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的手动夹头,常会出现,手杠杆无法压到底,甚至出现连杆或夹头损坏;夹头上下压板之间在前后压槽的受力不均,前面压槽压条刚好压牢,而后面的压槽压条有一定的缝隙,或者后面压槽压条刚好压牢,而前面的压槽压条有一定的缝隙,无法有效的固定物体。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手动夹头装置,包括一对把手杠杆2, —对后连杆6, —对夹头连杆5,夹头上压板10,夹头下压板11,底板3 ;所述把手杠杆2前端设有两个铰接处,分别与夹头连杆5、后连杆6铰接,所述后连杆6、夹头连杆5分别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下方均设有撑脚,撑脚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夹头下压板11相对于底板3向上抬起0.8?1.5° ;夹头上压板1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上压槽,内置上压条,夹头下压板11上设有一对对应的下压槽,内置下压条,上压条比下压条宽。夹头下压板n的具有向上抬起的0.8-1.2°的角度,便于夹头连杆5下压时,后部的上、下压条先进行对准,接触,前部的上、下压条进而对准,压合;由于夹头下压板11向上略微抬起,夹头下压板11可以具有较厚的厚度,由于夹头下压板11是重要的工作受力部位,因此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上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比下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较大,从而保证上下夹头压板受力均匀;进一步的,所述后连杆6与底板3的铰接处设有定位销9,所述定位销9滚花。进一步的,所述夹头下压板11的厚度较底板3大。进一步的,所述对把手杠杆2的端部通过手柄I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提高了上下压条对准的精确度。2)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3)提闻了广品定位的可罪性。4)提高了夹持受力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夹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夹头装置张开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夹头装置闭合时的示意图。图中,1.手柄,2.把手杠杆,3.底板,5.夹头连杆,6.后连杆,7.不锈钢卡簧销,9.定位销,10.夹头上压板,11.夹头下压板,12.橡胶压条,13.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3, —种手动夹头装置,包括一对把手杠杆2, —对后连杆6, —对夹头连杆5,夹头上压板10,夹头下压板11,底板3 ;所述把手杠杆2前端设有两个铰接处,分别与夹头连杆5、后连杆6铰接,所述后连杆6、夹头连杆5分别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下方均设有撑脚,撑脚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夹头下压板11相对于底板3向上抬起0.8?1.5° ;夹头上压板1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上压槽,内置上压条,夹头下压板11上设有一对对应的下压槽,内置下压条,上压条比下压条宽。所述后连杆6与底板3的铰接处设有定位销9,所述定位销9滚花。所述夹头下压板11的厚度较底板3大。所述对把手杠杆2的端部通过手柄I连接。夹头下压板n的具有向上抬起的0.8-1.2°的角度,便于夹头连杆5下压时,后部的上、下压条先进行对准,接触,前部的上、下压条进而对准,压合;由于夹头下压板11向上略微抬起,夹头下压板11可以具有较厚的厚度,由于夹头下压板11是重要的工作受力部位,因此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上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比下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较大,从而保证上下夹头压板受力均匀。为了有效地固定物体,发挥手动夹头应有的效能,根据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结合多级联动的特点,综合考虑把手1、把手杠杆2、3、夹头连杆5、连杆6和夹头上下压板10、11在不工作时的角度和工作完成后的角度,当联动完成后夹头上压板10有一定的倾角,所以夹头下压板在工作区域也要有一定的倾角,这样联动完成后上下压板之间在前后压槽压条受力均匀,零部件主要是通过型材挤压拉伸和压铸而成,大批量生产和应用比较实用。装配手动夹头,注意左右把手杠杆的卡簧销方向相反,卡簧最好在外部,夹头和夹头连杆表面光滑,不得有磨损、碰伤等缺陷,上压条直径较大,下压条直径较小,装把手和滑轮时螺钉涂适量的锁紧液,且不得有溢出和流进滚轮等现象,检查导轨是否平直,表面是否碰伤或者划口等缺陷,滚轮表面不得有划伤等缺陷,定位销的一端滚齿,当手动夹头工作时能固定连杆,夹头连杆,把手杠杆等。具体使用时,在导轨上将手动夹头移到合适的位置,均匀平稳的摆放,当手动夹头向下受力时,把手杠杆、连杆和连杆实现三级联动,当联动完成后上下压板之间缝隙均匀在前后压槽压条受力均匀,上压条变形较大能很好地固定丝网或者布匹,卡簧和定位销能固定手动夹头整体结构。根据现有的手动夹头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左右把手杠杆,夹头连杆,连杆的倾角度,孔之间的配合关系,定位孔精加工(铰刀精铰至8级精度,即Ra < 0.4 μ m),配合孔精度达到4级精度,即Ra<6.3ym。定位销一段滚花,防止其移动。上夹头压板,上夹头压板压条槽,下夹头压板(与上夹头压板配合部分),下夹头压板压条槽等倾角一致,同时上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比下夹头压条槽的橡胶压条较大,这样能保证上下夹头压板受力均匀,前后橡胶压条才能较好地固定网纱和薄膜等。安装把手时两端涂适量的锁紧液,安装滑轮时下夹头压板的螺丝孔也要涂适量的锁紧液,但是不要流入滑轮上,同时滑轮要精加工,与导轨配合的滑动部分其7级精度,即Ra < 0.8 μ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把手杠杆(2),一对后连杆(6),一对夹头连杆(5),夹头上压板(10),夹头下压板(11),底板(3);所述把手杠杆(2)前端设有两个铰接处,分别与夹头连杆(5)、后连杆(6)铰接,所述后连杆(6)、夹头连杆(5)分别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3)下方均设有撑脚,撑脚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夹头下压板(11)相对于底板(3)向上抬起0.8~1.5°;夹头上压板(10)上设有一对平行的上压槽,内置上压条,夹头下压板(11)上设有一对对应的下压槽,内置下压条,上压条比下压条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对把手杠杆(2), 一对后连杆(6), 一对夹头连杆(5),夹头上压板(10),夹头下压板(11),底板(3); 所述把手杠杆(2)前端设有两个铰接处,分别与夹头连杆(5)、后连杆(6)铰接,所述后连杆(6)、夹头连杆(5)分别与底板(3)铰接; 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⑶铰接,夹头下压板(11)与底板⑶下方均设有撑脚,撑脚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夹头下压板(11)相对于底板(3)向上抬起0.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燕电梯配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