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488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钻片,包括钻片本体,所述的钻片本体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连接刃部构成,且所述左、右连接刃部与切削尖部之间均通过弧形凹面过渡连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后刀刃、右前刀刃、右后刀刃连接构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分屑槽,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阻力更小、加工效率更高的冲击钻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片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钻片。
技术介绍
冲击钻片通常装设于冲击钻头的端部用于机械加工,冲击钻片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但现有冲击钻片的切削顶端如图1所示由左、右刃部直接相交构成,没有一个明显突出的尖部,因此这种结构的冲击钻片加工时与被加工件的接触面积大,加工阻力较大,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阻力更小、加工效率更高的冲击钻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钻片,包括钻片本体,所述的钻片本体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连接刃部构成,且所述左、右连接刃部与切削尖部之间均通过弧形凹面过渡连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后刀刃、右前刀刃、右后刀刃连接构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分屑槽。 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前刀刃和右后刀刃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后刀刃和右前刀刃呈对称设置。 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片本体的连接底端呈台阶状。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本技术中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连接刃部构成,因此冲击加工时,主要由切削尖部与被加工件接触,大大减少了接触面积,使得加工阻力变小,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切削尖部与左、右连接刃部之间通过弧形凹面过渡连接,可有效提高冲击钻片切削顶端的整体硬度,有利于延长冲击钻片的使用寿命。另,在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以及在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都开设分屑槽,所述的分屑槽可使加工产生的废屑被分割成多小段,从而更快更及时地被排出,进一步减小加工阻力和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给出了一种冲击钻片,包括钻片本体,所述的钻片本体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I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2,所述钻片本体的连接底端2呈台阶状,这样能更好地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I由切削尖部11和左连接刃部12、右连接刃部13构成,且所述左连接刃部12、右连接刃部13与切削尖部11之间均通过弧形凹面14过渡连接,因此冲击加工时,主要由切削尖部11与被加工件接触,大大减少了接触面积,使得加工阻力变小,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切削尖部11与左连接刃部12、右连接刃部13之间通过弧形凹面14过渡连接,可有效提高冲击钻片切削顶端I的整体硬度,有利于延长冲击钻片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切削尖部11由左前刀刃111、左后刀刃112、右前刀刃113、右后刀刃114连接构成,所述的左前刀刃111和右后刀刃114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后刀刃112和右前刀刃113呈对称设置,所述左前刀刃111和左后刀刃112之间的连接棱边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113和右后刀刃114之间的连接棱边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分屑槽115,所述的分屑槽115可使加工产生的废屑被分割成多小段,从而更快更及时地被排出,进一步减小加工阻力和提高加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钻片,包括钻片本体,所述的钻片本体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连接刃部构成,且所述左、右连接刃部与切削尖部之间均通过弧形凹面过渡连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后刀刃、右前刀刃、右后刀刃连接构成,且所述左前刀刃和左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以及所述右前刀刃和右后刀刃之间的连接棱边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分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片,包括钻片本体,所述的钻片本体具有用于切割的切削顶端和用于与冲击钻头保持连接的连接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片本体的切削顶端由切削尖部和左、右连接刃部构成,且所述左、右连接刃部与切削尖部之间均通过弧形凹面过渡连接,所述的切削尖部由左前刀刃、左后刀刃、右前刀刃、右后刀刃连接构成,且所述左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紫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