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边模具给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986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包边模具给料机构,包括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第二端部给料组件和底板,中间给料组件位于第一端部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之间,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三者的注塑腔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安装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条子在型腔件注塑腔内的运动行程变短,条子运动行程变短可以减小条子和型腔件间的摩擦,使条子上料轻松,且条子唇边的入料正确率更高;第一端部给料组件和中间给料组件(除十号型腔件外)均可远离条子的上料区域,减少条子上料时的阻挡,条子上料更轻松,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边模具给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边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包边模具给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包边模具给料机构用于加工的产品为带条子的包边门窗密封件,由接角模具注塑完成。成品的条子整体被注塑橡胶包裹,其在上料过程中周边全部是注塑橡胶的型芯件,上料时条子的内侧钢骨件需要入到模具外移型腔件上。由于条子处在封闭的环境中,常规的上料机构是支撑条子的型芯件全部从与之向配合的型芯件中脱离出来,向外移出的距离一般大于条子的长度,以满足上料时手动操作的空间需要。然后条子与其支撑件插回到其它型腔件中,确保每个唇边正确入到相应型腔中,以到达正确的封胶位置。
[0003]此上料方式的缺点为条子在型腔件注塑腔内的运动行程长,且型腔件上存在条子的压紧区域,模具凸芯型腔件处于封闭环境中,及四周都有型腔件与之配合。这就造成条子上料时,四周都是阻挡,造成条子上料机构复杂,操作困难。手动上料费力增加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油缸上料,由于运动轨迹长,易造成唇边入料错位的现象。此过程由于条子较长,自身带有弧度,以及条子侧面有两条唇边都需要正确入位,其影响是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边模具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第二端部给料组件和底板(13),中间给料组件位于第一端部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之间,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三者的注塑腔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端部给料组件、中间给料组件和第二端部给料组件安装在底板(13)上;中间给料组件包括与底板(13)顶面滑动连接的四号型腔件(4)和固定在底板(13)上的十号型腔件(10),四号型腔件(4)沿底板(13)的宽度方向滑动,四号型腔件(4)上安装有五号型腔件(5),五号型腔件(5)上安装有六号型腔件(6),四号型腔件(4)、五号型腔件(5)、六号型腔件(6)和十号型腔件(10)之间形成一号注塑腔,条子(11)位于一号注塑腔内,四号型腔件(4)、五号型腔件(5)和六号型腔件(6)均与外部一号动力件连接,四号型腔件(4)和五号型腔件(5)外侧均与一号动力件固定连接,六号型腔件(6)外侧与一号动力件铰接,底板(13)顶面设有顶起凹槽(14),六号型腔件(6)上安装有跳块(12),跳块(12)的下端依次穿过五号型腔件(5)和四号型腔件(4)后伸入到顶起凹槽(14)内,跳块(12)远离一号注塑腔的一侧设有顶起斜面(15),顶起凹槽(14)远离一号注塑腔的一侧的内壁倾斜,且与顶起斜面(15)相匹配,底板(13)上设有与跳块(12)相匹配的复位凹槽(17),顶起凹槽(14)位于复位凹槽(17)和条子(11)之间。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方华埃西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