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1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属于管件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连接润滑膜。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依次穿设在管件内并定位在管件的弯曲部的两侧,此时润滑膜与弯曲部内壁之间围设为注塑腔。向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通过扩张段使防护料均匀充满注塑腔。待防护料固化之后,防护料与润滑膜形成保护管件内壁的防护层,润滑膜用于降低与输送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取下扩张段、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中润滑膜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在与防护料形成防护层之后能够有效避免在管件的弯曲部发生堵塞的问题。的弯曲部发生堵塞的问题。的弯曲部发生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防护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连接用管道通常为球墨铸铁管,在实际应用时会在球磨铸铁管的内侧面喷涂环氧树脂等防护材料,通过这些防护材料形成的防护结构对管道进行保护。
[0003]管件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管道,但是管件与管道不同,管件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情况下还会设置有多个弯曲部,通过弯曲部来改变管道输送介质的流动方向。管道通过防护材料可以达到保护的效果,但是管件由于其自身结构较为复杂,现有的无法在管件的弯曲部的内壁上制作出厚度一致的防护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旨在解决无法在管件的弯曲部的内壁上制作出厚度一致的防护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包括:
[0006]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连接润滑膜;
[0007]将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依次穿设在管件内并定位在所述管件的弯曲部的两侧,此时所述润滑膜与所述弯曲部内壁之间围设为注塑腔;
[0008]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所述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通过所述扩张段使所述防护料均匀充满所述注塑腔;
[0009]待所述防护料固化之后,所述防护料与所述润滑膜形成保护所述管件内壁的防护层,所述润滑膜用于降低与输送介质之间的摩擦力;
[0010]取下所述扩张段、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润滑膜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长度相同且端部均抵靠在所述弯曲部的内壁上用于保证所述防护层厚度的一致。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所述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包括:
[0013]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套上的注液孔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所述防护料;
[0014]使所述扩张段自所述第一定位套穿入所述润滑膜内,带动所述扩张段运动直至所述扩张段到达所述第二定位套。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动所述扩张段运动直至所述扩张段到达所述第二定位套包括:
[0016]当所述防护料自所述注塑腔从所述第二定位套上的出料口排出时,将所述扩张段进行制动。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润滑膜的内侧面为用于接触输送介质的润滑面,所述润滑膜的外侧面为用于与所述防护料连接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润滑面。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依次穿设在管件内并定位在所述管件的弯曲部的两侧包括:
[0019]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沿所述弯曲部滑动,使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分布于所述弯曲部的两侧;
[0020]调整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的角度,使所述润滑膜沿所述弯曲部长度方向上排布。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上均套装有用于定位在所述弯曲部上的定位件。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下所述扩张段、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包括:
[0023]抽出所述扩张段,通过加热使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均与所述防护层脱离。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所述防护料固化之后包括:
[0025]对所述弯曲部进行加热。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张段包括多个依次球头连接的连接节,所述扩张段上涂覆有润滑油。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中润滑膜连接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穿设在管件内,并使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定位在管件的弯曲部的两端。润滑膜位于弯曲部的内侧,并且润滑膜与弯曲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注塑腔。
[0028]向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防护料注入完成之后使扩张段穿设在润滑膜内,在扩张段运动过程中会挤压注塑腔从而使得防护料在注塑腔内运动并均匀充满注塑腔。待防护料固化之后,防护料和润滑膜形成统一的防护层。取下扩张段、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即可完成加工。
[0029]本申请中,润滑膜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在与防护料形成防护层之后能够有效避免在弯曲部发生堵塞的问题,而通过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和扩张段能够完成复杂弯曲部防护层的制备,并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请参阅图1,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进行说明。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包括:
[0034]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连接润滑膜。
[0035]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依次穿设在管件内并定位在管件的弯曲部的两侧,此时润滑膜与弯曲部内壁之间围设为注塑腔。
[0036]向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通过扩张段使防护料均匀充满注塑腔。
[0037]待防护料固化之后,防护料与润滑膜形成保护管件内壁的防护层,润滑膜用于降低与输送介质之间的摩擦力。
[0038]取下扩张段、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中润滑膜连接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将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穿设在管件内,并使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定位在管件的弯曲部的两端。润滑膜位于弯曲部的内侧,并且润滑膜与弯曲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注塑腔。
[0040]向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防护料注入完成之后使扩张段穿设在润滑膜内,在扩张段运动过程中会挤压注塑腔从而使得防护料在注塑腔内运动并均匀充满注塑腔。待防护料固化之后,防护料和润滑膜形成统一的防护层。取下扩张段、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即可完成加工。
[0041]本申请中,润滑膜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在与防护料形成防护层之后能够有效避免在弯曲部发生堵塞的问题,而通过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和扩张段能够完成复杂弯曲部防护层的制备,并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施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之间连接润滑膜;将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依次穿设在管件内并定位在所述管件的弯曲部的两侧,此时所述润滑膜与所述弯曲部内壁之间围设为注塑腔;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所述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通过所述扩张段使所述防护料均匀充满所述注塑腔;待所述防护料固化之后,所述防护料与所述润滑膜形成保护所述管件内壁的防护层,所述润滑膜用于降低与输送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取下所述扩张段、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定位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润滑膜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长度相同且端部均抵靠在所述弯曲部的内壁上用于保证所述防护层厚度的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防护料,在所述润滑膜内穿设扩张段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套上的注液孔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入所述防护料;使所述扩张段自所述第一定位套穿入所述润滑膜内,带动所述扩张段运动直至所述扩张段到达所述第二定位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连接用管件内注塑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所述扩张段运动直至所述扩张段到达所述第二定位套包括:当所述防护料自所述注塑腔从所述第二定位套上的出料口排出时,将所述扩张段进行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良宋亚峰张红斌张晓琦孔陈梅马佳朝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集团邯郸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