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04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属于冲压设备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冲头、底座、雾化器和滑柱;底座内设置有容腔,滑柱可上下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滑柱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并通过该弹簧与容腔的底部相连;滑柱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喷油口和进油口;雾化器具有出油口,该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容腔的侧壁上;冲头远离底座,以使滑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出油口通过进油口与喷油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下压的滑柱内设置喷油口,能够在冲头离开底座后,使滑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弹出,从而使喷油口和雾化器连通并喷射油雾给冲头边缘,不仅大量的节约了润滑油,且能够均匀雾化。且能够均匀雾化。且能够均匀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属于产品分拣制造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冲压是比较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其具有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0003]模具的润滑是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方面,对于高速冲压模具尤其如此;而常规的润滑方法是采用预先在料带上涂抹润滑油或者在模具内部开设油槽进行润滑;这些润滑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对润滑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要么产生润滑油提前挥发,导致润滑不充分;要么在冲头上附着过多的润滑油,导致废料粘附在冲头上,这些都不利于冲压模具的正常使用,更加不利于高速冲压模具的正常使用;在模具的高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润滑不充分现象,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急剧大量的热,使模具的工作环境恶化,加速磨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废料粘附现象,则会导致产品或模具损伤,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才有油刷手工刷油,但这样的方式不仅润滑不均匀,而且耗油量巨大,而如果从侧面采用油雾润滑,由于油雾容易扩散,需要持续不断的喷雾,但这样就造成了浪费且污染空气。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合理的喷雾润滑方法和装置,保证冲压模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通过回弹的滑柱上设置喷油口对冲头进行油雾润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耗油量大且润滑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冲头、底座、雾化器和滑柱;所述冲头相对于所述底座上下往复运动,且所述冲头与所述滑柱的顶部相抵靠;
[0008]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滑柱可上下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滑柱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并通过该弹簧与所述容腔的底部相连;
[0009]所述滑柱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喷油口和进油口;所述雾化器具有出油口,该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容腔的侧壁上;
[0010]所述冲头远离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滑柱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喷油口相连通。
[0011]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冲头的一侧固定有接触器,所述冲头通过所述接触器下压所述滑柱。
[0012]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开口上方且可嵌合于所述开口内;所述滑柱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且所述喷油口朝向所述冲头。
[0013]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容腔为顶部开口的密闭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槽上。
[0014]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雾化器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和雾化腔;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安装于所述雾化器内,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雾化腔上部一侧。
[0015]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气压管,该气压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6]所述容腔和所述雾化腔之间通过该气压管相连通。
[0017]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容腔通过该出气口与所述气压管相连。
[0018]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滑柱内设置有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喷油口和所述进油口;
[0019]所述喷油口位于所述滑柱的顶部,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滑柱的中部。
[0020]本技术通过可下压的滑柱内设置喷油口,能够在冲头离开底座后,使滑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弹出,从而使喷油口和雾化器连通并喷射油雾给冲头边缘,不仅大量的节约了润滑油,且能够均匀雾化。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的喷油状态侧面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的下压状态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材料制成,且不限于如下材料,例如:超声波换能器、模具、冲压头、弹簧、导轨滑槽、滑柱、单向阀等。
[002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的喷油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的下压状态侧面结构图。
[0025]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冲头1、底座2、雾化器和滑柱3;所述冲头1相对于所述底座2上下往复运动,且所述冲头1与所述滑柱3的顶部相抵靠;滑柱3是安装在底座2上的。
[0026]一般情况下,冲头1上下运动且与底座2相嵌合,以实现对板材原料的冲压。
[0027]所述底座2内设置有容腔,所述滑柱3可上下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滑柱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30,并通过该弹簧30与所述容腔的底部相连;冲头1下压至底座2上,从而压紧滑柱3,使滑柱 3压缩弹簧30向下滑动。
[0028]所述滑柱3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喷油口31和进油口32;所述雾化器具有出油口,该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容腔的侧壁上;如图2,滑柱 3下压状态下,进油口32与出油口相互错开不对应;当冲头1上移,如图1,滑柱3在弹簧30的作用下上弹,从而使进油口32和出油口相连通,从而使雾化器内的油雾导入喷油口31内。
[0029]所述冲头1远离所述底座2,以使所述滑柱3在所述弹簧3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进油口32与所述喷油口31相连通。
[0030]通常情况下,所述冲头1的一侧固定有接触器10,所述冲头1 通过所述接触器10下
压所述滑柱3,接触器10底部的高度高于冲头 1,从而使接触器最低位置时,依然保持在底座2的平面之上,以便于按压滑柱3。
[0031]本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底座2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冲头1位于所述开口上方且可嵌合于所述开口内;所述滑柱3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且所述喷油口31朝向所述冲头1,以便于对冲头的边缘进行润滑,防止冲头的易磨损部位发生过热和磨损。
[0032]本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如图1,所述容腔为顶部开口的密闭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35,所述弹簧30安装在所述弹簧槽35上。弹簧槽35为空心圆柱形结构,用于安装和固定弹簧30的底部。
[0033]本实施例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中,所述雾化器包括:超声波换能器40和雾化腔4;所述超声波换能器40安装于所述雾化器 4内,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雾化腔4上部一侧。
[0034]超声波换能器40产生高频振动,使润滑油形成细微的油滴,从而便于雾化器喷出,该雾化器一般还包括压缩空气瓶或者风扇。
[003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内还设置有气压管5,该气压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50,从而能够使空气单向通过气压管5;
[0036]所述容腔和所述雾化腔4之间通过该气压管5相连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底座、雾化器和滑柱;所述冲头相对于所述底座上下往复运动,且所述冲头与所述滑柱的顶部相抵靠;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滑柱可上下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滑柱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并通过该弹簧与所述容腔的底部相连;所述滑柱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喷油口和进油口;所述雾化器具有出油口,该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容腔的侧壁上;所述冲头远离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滑柱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喷油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一侧固定有接触器,所述冲头通过所述接触器下压所述滑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冲头位于所述开口上方且可嵌合于所述开口内;所述滑柱设置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且所述喷油口朝向所述冲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封徐小龙顾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斌跃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