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69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本申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所述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目前,对于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而言,磷光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且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车载等显示设备。然而,关于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仍然存在发光效率降低和寿命缩短等问题,从而导致器件性能下降。因此,磷光主体材料必须要解决这些效率或寿命问题,需要不断地开发高效率,长寿命,适于量产的用于有机发光器件的新材料。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发光效率和寿命缩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0008]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0009][0010]其中,L1、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11]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0012]Ar1、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13]Ar3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0014]R1、R2、R3、R4、R5、R6、R7、R8、R9、R
10
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氘,且R2、R3、R5和R6中的至少两个为氘;
[0015]R
11
选自氢或氘;
[0016]n
11
为R
11
的个数,选自1、2或3,当n
11
大于1时,任意两个R
11
相同或不同;
[0017]所述L1、L2、L3、Ar1、Ar2、Ar3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

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
[0018]任选地,在Ar1、Ar2、Ar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
[0019]本申请提供的有机化合物,使用特定3,3位连接的双咔唑作为母核,双咔唑连接键的邻位中至少两个进行氘代,且其中一个的咔唑环上连接芳基。双咔唑母核在键合处的至少两个邻位进行氘代,且其中一个咔唑环上连接芳基,不仅使得咔唑基团之间的扭曲角度减小,共轭性提高,从而提升了主体材料空穴迁移率以及电荷传输平衡性。将其应用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主体材料(尤其是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得发光层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特性,提高了电子和空穴复合形成激子的效率,从而使器件具有降低的电压,以及改善的发光效率和寿命特性。
[0020]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0021]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3]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阳极;200、阴极;300、功能层;310、空穴注入层;321、空穴传输层;322、空穴辅助层;330、有机发光层;340、空穴阻挡层;350、电子传输层;360、电子注入层;400、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能方式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
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
[0028]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主要技术创意。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0030][0031]其中,L1、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32]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0033]Ar1、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34]Ar3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0035]R1、R2、R3、R4、R5、R6、R7、R8、R9、R
10
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氘,且R2、R3、R5和R6中的至少两个为氘;
[0036]R
11
选自氢或氘;
[0037]n
11
为R
11
的个数,选自1、2或3,当n
11
大于1时,任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L1、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Ar1、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Ar3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1、R2、R3、R4、R5、R6、R7、R8、R9、R
10
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氘,且R2、R3、R5和R6中的至少两个为氘;R
11
选自氢或氘;n
11
为R
11
的个数,选自1、2或3,当n
11
大于1时,任意两个R
11
相同或不同;所述L1、L2、L3、Ar1、Ar2、Ar3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

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任选地,在Ar1、Ar2、Ar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2所示:其中,L1、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Ar1、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Ar3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1、R2、R3、R4、R5、R6、R7、R8、R9、R
10
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氘,且R2、R3、R5和R6中的至少两个为氘;所述L1、L2、L3、Ar1、Ar2、Ar3中的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

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

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氧基;任选地,在Ar1、Ar2、Ar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1、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天杨敏杨雷藏研张孔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