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氧化硫和粘度双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化合物,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的双光子化合物对线粒体中二氧化硫和粘度实现双重检测的荧光探针,属于荧光传感器探针化合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线粒体作为细胞中的“动力工厂”,是生物体内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如信号传递、细胞分化、生长和死亡。线粒体的功能是基于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来实现的,包括各种金属离子、活性氧/氮/硫物种(ROS/RNS/RSS)等。此外,线粒体黏度的增加会导致线粒体网状组织发生突变,表现为线粒体形态恶化,严重阻碍物质运输。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硫(SO2)通常与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的症状有关。同时,在众多细胞微环境因素中,粘度是反映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等物质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粘度影响细胞功能的执行,如细胞凋亡和自噬。因此,异常的细胞粘度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和癌症。此外,研究表明线粒体粘度异常与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密切相关,而SO2可有效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二氧化硫和粘度双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结构如PVS所示:化合物PVS;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1)(a)将2,3,3
‑
三甲基
‑
3H
‑
吲哚和碘乙烷溶于乙腈溶液中,将混合物在80℃下回流搅拌22
‑
2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滴加到冷乙醚中,析出化合物1,过滤后得固体化合物1;(2)(b)将溴乙烷、KOH和KI的混合物溶于乙腈溶液加热至60℃,反应1
‑
2小时后,缓慢加入咔唑,回流10
‑
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柱纯化得到固体化合物2;(c)将化合物2溶解在三氟乙酸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并将溶液回流5
‑
8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用NaOH中和,过滤后得粗产物,柱纯化得到固体化合物3;(3)(d)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3溶于无水乙醇中,溶液在氮气下回流10
‑
14小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用饱和盐水洗涤,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柱纯化得到产物PV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硫和粘度双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a)中2,3,3
‑
三甲基
‑
3H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梅,卫先哲,张晶,杨小凤,朱彤,李成芳,于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