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357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包括若干蓄热室、位于所有蓄热室顶部并和所有蓄热室连通的氧化室、位于所有蓄热室底部并和蓄热室连通的气体分布室,氧化室上还设有高温旁通烟道口;高温旁通烟道口通过管道和余热锅炉连通;余热锅炉出口和烟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既可以解决正丁烷法制顺酐产生的尾气,且在解决正丁烷的尾气时可以将尾气的热能回收利用。能回收利用。能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正丁烷法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和炼油能力提高,正丁烷法制顺酐已经作为顺酐工艺的主流工艺,而该工艺在溶剂吸收工序和抽真空工序中产生有机尾气,风量大,VOCs浓度高,绝热温升在350~400℃间。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行业标准的出台,污染物排放指标越来越严格,因此如不进行处理,将远远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顺酐生产工艺需消耗大量蒸汽及电耗,能耗较高,为使该工艺达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对于各工艺需尽可能节能环保,废物利用。
[0003]目前顺酐尾气处理方法不多,且无特别有效的治理方法,出现过催化焚烧法、膜法分离和吸收吸附回收等。因为顺酐尾气浓度大,绝热温升近400℃,而催化剂一般起燃温度为250~300℃,而正常使用温度在350~600℃间,因此对于绝热温升400℃的尾气不便处理,催化剂处于超温状态,运行不安全;而对于膜法工艺中,由于处理风量大,且顺酐和挥发性溶剂会堵塞膜孔,造成膜设备大,运行寿命短需经常更换问题工业生产应用不大;而吸附吸收时对于尾气成分杂的,回收工序复杂,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既可以解决正丁烷法制顺酐产生的尾气,且在解决正丁烷的尾气时可以将尾气的热能回收利用。<br/>[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包括若干蓄热室、位于所有蓄热室顶部并和所有蓄热室连通的氧化室、位于所有蓄热室底部并和蓄热室连通的气体分布室,所述气体分布室内设有进气管道、反吹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进气分管,反吹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反吹分管,出气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出气分管;所述进气分管上设有进气阀门、反吹分管上设有反吹阀门、出气分管上设有出气阀门;出气管道和烟囱连通;所述氧化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氧化室上还设有高温旁通烟道口;高温旁通烟道口通过管道和余热锅炉连通;余热锅炉出口和烟囱连通;余热锅炉从进口到出口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过热段、蒸发段和省煤段;水管锅炉外设有锅炉汽包,所述省煤段的盘管出口和水冷段的盘管出口均通过管道和锅炉汽包连通,锅炉汽包通过下降管和蒸发段以及水冷段的盘管入口连通;所述蒸发段的盘管出口通过上升管和锅炉汽包连通;所述锅炉汽包通过过热管道和过热段盘管的入口连通,所述过热段盘管的出口处设有热能出口管道。高温烟气由于温度为1050℃,而中压过热蒸汽,一般是利用的4.0Mpa 435℃的过热蒸汽,高温烟气和过热蒸汽温度都较高,对于蒸汽盘管材质耐高温要求高,成本造价高,因此为降低烟气温
度,在过热蒸汽段前段先经过水冷段,起消峰作用,先由水冷段吸收高温烟气热量,待烟气温度降至850℃左右再与过热段换热,过热蒸汽段为保持蒸汽不超温,在过热器中部设置减温水降温。过热段利用完高温烟气后,中温断烟气继续与蒸发段中给水加热蒸发,低温烟气余热进一步经省煤器段加热锅炉给水至饱和温度下30~50℃左右,以待蒸发段产饱和蒸汽。余热锅炉后出口排气烟气温度在180℃以下,满足余热锅炉标准。蓄热室采用多箱体较为优势,因为尾气在切换过程中波动较小,整体风量较均匀,产汽量较稳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能出口管道上设有透平机。将热能作为机械能回用,为整个顺酐生产系统,提供电能或带动鼓风机或循环泵等动力装置,还可以利用透平后抽取中低压饱和蒸汽作部分加热使用,使整个生产系统废物再利用,达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反吹支管,所述反吹支管和反吹管道连通。将出气管道上的烟气作为反吹气,充分利用热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热段的盘管入口为近蒸发段一端,过热段的盘管出口为近水冷段一端,过热段的盘管为蛇形管,过热段分为过热高温段和过热低温段,过热高温段产用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低温段产用螺旋翅片式结构;余热锅炉位于过热段处的外壁设有减温喷淋口。此种布置方式调节精度高,对过热段的盘管起到保护作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省煤段的盘管的产用螺旋翅片管;省煤段每排之间错位布置。热量交换更均匀。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锅炉汽包内在上升管和下降管的管口处均设有挡板,所述锅炉汽包内顶部还设有气液分离器;过热管道和锅炉汽包的连接口位于锅炉汽包顶部。挡板可以避免上升管和下降管处的气流或水流对锅炉汽包内部的冲击,气液分离器可以将进入过热段盘管内的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避免影响过热段的传热。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道上还设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上部设有高压静电湿式除尘器。高温烟气进过蓄热室排出的烟气,因为温度比进气高,蓄热体上一周期在进气过程中吸附在蓄热体底部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较高的排气温度下会部分脱附出来,因此长期运行后出气会导致有机物排放指标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为确保达标排放,RTO出口烟气单独通过喷淋塔及塔顶设置的湿式电除尘器去除有机物及颗粒物或气溶胶然后经过烟囱排放,最终满足环保要求。高压静电湿式除尘器对喷淋塔机械除尘器过滤后残留的液滴和烟尘进行二次捕捉、净化。高压静电湿式除尘器设置在喷淋塔上部,是利用高压脉冲直流电、电场驱动烟气内微细烟尘,使其加速沉降于阳极表面,以除去烟气中的尘粒,是对吸收塔机械除尘器过滤后残留的液滴和烟尘进行二次捕捉、净化的设备。将0~80千伏(可调)的高压脉冲直流电引入器内,使悬挂在器内的电晕极不断发射出电子,把电极间部分气体电离成正负离子,粉尘等颗粒碰到离子而荷电,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荷电后的尘粒各自向电极性相反的方向移动,正离子向电晕极移动,而电子和负离子则移向沉淀电极。分散在气体中的尘与带负电离子相碰撞而荷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尘颗粒移向沉淀极内壁上,靠自重顺壁而下,落入电除尘器以下的收尘装置中并与浆液混合,使排放烟气得到净化。
[0013]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的烟气进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
;所述喷淋塔塔底设置液位计和pH值测定仪。烟气进口采用与水平夹角30
°
方向进入,高温烟气进塔后,气体与碱液喷射到塔底的液面上,避免了直接喷射到塔壁而造成的冲刷损害,喷淋水液滴与烟气中微细尘C颗粒之间互相扩散接触,尘粒之间惯性碰撞和拦截,加湿的尘粒相互凝并,以尘粒为
凝结核凝结,尘粒接触液膜和气泡黏附其上,气体夹带的液滴和部分粉尘被液面捕获,可以有效地除去直径为0.1~20μm的液态或固态颗粒,同时采用大水量喷淋(增加液气比达到更高的脱酸效果)能有效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利用进口烟气的热量使吸收液在塔内循环喷淋过程中水分蒸发,采用大水量喷淋,逆流操作,塔内烟气向上流动,吸收液雾滴向下降落,用高液气比来吸收,溶液达到接近饱和浓度排出,在降温的同时对酸性气体去除率高,废水循环利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蓄热室、位于所有蓄热室顶部并和所有蓄热室连通的氧化室、位于所有蓄热室底部并和蓄热室连通的气体分布室,所述气体分布室内设有进气管道、反吹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进气分管,反吹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反吹分管,出气管道上设有和每个蓄热室底部连通的出气分管;所述进气分管上设有进气阀门、反吹分管上设有反吹阀门、出气分管上设有出气阀门;出气管道和烟囱连通;所述氧化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氧化室上还设有高温旁通烟道口;高温旁通烟道口通过管道和余热锅炉连通;余热锅炉出口和烟囱连通;余热锅炉从进口到出口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过热段、蒸发段和省煤段;水管锅炉外设有锅炉汽包,所述省煤段的盘管出口和水冷段的盘管出口均通过管道和锅炉汽包连通,锅炉汽包通过下降管和蒸发段以及水冷段的盘管入口连通;所述蒸发段的盘管出口通过上升管和锅炉汽包连通;所述锅炉汽包通过过热管道和过热段盘管的入口连通,所述过热段盘管的出口处设有热能出口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出口管道上设有透平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反吹支管,所述反吹支管和反吹管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丁烷法顺酐尾气用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东徐晓琳谢杨君闻香兰许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