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302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5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其中隔板以两个为一对横向设于主体管内,每个隔板均通过铰座安装于主体管内壁;每个隔板均通过拉伸弹簧连于主体管内壁,上、下两对隔离板将主体管分割为上腔、中腔及下腔,中腔设有出风口,下腔设有入风口,抽气泵负压端连于出风口,其正压端连于入风口。利用两对隔板将主体管分割成三个腔室,令中间的中腔对投入的垃圾物料形成过度工位,当垃圾物料进入中腔时,上方隔板在弹簧作用下关闭,而后在自重下冲开下方隔板进入锅炉内,由于上方隔板、下方隔板始终有一处保持封闭,且在抽气泵作用下令中腔逆流烟气不断导回至下腔,使物料投放过程始终处于封闭及负压抽吸环境中,杜绝了锅炉有害烟气逆流至外界的可能。至外界的可能。至外界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焚烧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焚烧中的烟气污染物处理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中诸如甲醛、二噁英等毒性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在每套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后处理工艺中,都设有控制毒性烟气产生与扩散的相关设备。然而,现有技术在通过抓斗对锅炉投放垃圾物料实施焚烧作业时,需保持进料口的开启状态以确保物料进入锅炉内,这也有可能导致锅炉内上批作业所余留的部分毒性烟气通过进料口逆流至外界,造成附近的工作环境及作业人员受到污染性危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用以有效防范垃圾投放过程中锅炉通过进料口烟气逆流至外界的可能,提高附近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包括主体管、四个隔板、四个铰座、四个拉伸弹簧、四个导板、抽气泵、多个气管。其中,所述主体管呈竖向布置的中空管体,四个所述隔板以两个为一对横向设于主体管内,每个隔板均通过所述铰座的铰接装配安装于主体管内壁上;每个隔板板身均通过一个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斜上方的主体管内壁,使隔板在拉伸弹簧拉力作用下被吊起;每个拉伸弹簧上方都设有一个斜向布置的所述导板;上、下两对隔板将主体管内腔由上至下分割为上腔、中腔及下腔,所述中腔侧壁贯穿设有出风口,所述下腔侧壁贯穿设有入风口;所述抽气泵设于主体管侧壁上,其负压端通过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同时其正压端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入风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通过所述拉伸弹簧拉力与其自身重力的对抗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0006]进一步的,相同水平面上的二个所述隔板的端部通过各自的密封垫进行贴合。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两对隔板将主体管分割成三个腔室,令中间的中腔对投入的垃圾物料形成过度工位,当垃圾物料进入中腔时,上方隔板在弹簧作用下关闭,而后在自重下冲开下方隔板进入锅炉内,由于上方隔板、下方隔板始终有一处保持封闭,且在抽气泵作用下令中腔的逆流烟气不断导回至下腔内,从而使物料投放过程始终处于封闭及负压抽吸环境中,杜绝了锅炉有害烟气逆流至外界的可能,保障附近工作、生活环境的大气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及环保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0]图中:1

主体管,1a

上腔,1b

中腔,1c

下腔,1d

出风口,1e

入风口,2

隔板,2a

密封垫,3

铰座,4

拉伸弹簧,5

导板,6

抽气泵,7

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包括主体管1、四个隔板2、四个铰座3、四个拉伸弹簧4、四个导板5、抽气泵6、多个气管7。其中,所述主体管1呈竖向布置的中空管体,四个所述隔板2以两个为一对横向设于主体管1内,每个隔板2均通过所述铰座3的铰接装配安装于主体管1内壁上;每个隔板2板身均通过一个所述拉伸弹簧4连接于斜上方的主体管1内壁,使隔板2在拉伸弹簧4拉力作用下被吊起,并通过拉伸弹簧4拉力与隔板2自身重力的对抗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同时令相同水平面上的二个隔板2的端部通过各自的密封垫2a进行贴合;每个拉伸弹簧4上方都设有一个斜向布置的所述导板5;上、下两对隔板2将主体管1内腔由上至下分割为上腔1a、中腔1b及下腔1c,所述中腔1b侧壁贯穿设有出风口1d,所述下腔1c侧壁贯穿设有入风口1e;所述抽气泵6设于主体管1侧壁上,其负压端通过所述气管7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d,同时其正压端通过气管7连接于所述入风口1e。
[0013]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4]S1:将本装置装入垃圾焚烧锅炉的进料口处,并保持抽气泵6的开启状态,令中腔1b内的气体先后通过出风口1d、抽气泵6、入风口1e进入下腔1c内,此时若中腔1b空气被抽至不足,上方隔板2在气压差作用下自动开启并补充外界空气进入中腔1b,以此确保中腔1b持续处于负压抽吸状态,并以持续性的负压状态抑制锅炉焚烧烟气的逆流现象。
[0015]S2:如图2所示,将垃圾物料从上方上腔1a投入并挤开上方隔板2(导板5用于保护拉伸弹簧4不受物料冲击),此时由于下方隔板2依然处于关闭状态,故而下腔1c所连通的锅炉烟气无法逆流至外界;而中腔1b因抽气泵6的作用持续处于负压状态,其内部即使有残留烟气也会被迅速抽离至下腔1c,以此抑制中腔1b的残余烟气逆流至外界;随着垃圾物料的继续下落,上方二个隔板2在拉伸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旋转复位至如图1所示的平直闭合状态,并以各自密封垫2a保持贴合,而下方二个隔板2则被物料冲击力挤开,从而令物料顺利进入锅炉,此时下方隔板2开启的瞬间,下腔1c会有残留烟气逆流至中腔1b,随着下方隔板2的弹性复位并在抽气泵6的持续运行下,中腔1b烟气又被迅速抽离至下腔1c,以此确保垃圾物料投放过程始终处于与外界的隔离状态及负压状态,杜绝有害烟气的逆流并以此保障外界环境的大气质量。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作出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特征范围下,还可作出其他修改及替换,这些都应涵盖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系统用的单向进料机构,包括主体管、四个隔板、四个铰座、四个拉伸弹簧、四个导板、抽气泵、多个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呈竖向布置的中空管体,四个所述隔板以两个为一对横向设于主体管内,每个隔板均通过所述铰座的铰接装配安装于主体管内壁上,每个隔板板身均通过一个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斜上方的主体管内壁,使隔板在拉伸弹簧拉力作用下被吊起,每个拉伸弹簧上方都设有一个斜向布置的所述导板,上、下两对隔板将主体管内腔由上至下分割为上腔、中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谦丁庐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