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52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塑料浮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所述分离箱体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和一体旋转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保护罩、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第一旋转杆、隔板、电热管、第一固定框板、第二固定框板和第一筛分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旋转杆上的第一固定框板和第二固定框板,不仅可以利用第一固定框板内部的筛分网,持续旋转将漂浮物和微塑料筛分开,利用水流压力将漂浮物固定在筛分网表面,而且经过第二固定框板内部的粉碎辊,会将泥土进行粉碎,将泥土中的微塑料,经过第二筛分网筛分出。不仅如此,第一固定框板和第二固定框板经过同一旋转杆驱动,省去了设置多个驱动设备。省去了设置多个驱动设备。省去了设置多个驱动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塑料浮选
,具体为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因质地轻,耐用、便宜而得到广泛使用,但低回收率和塑料废物处理不当导致塑料在环境中积累,它们在机械作用、生物降解、光降解、光氧化降解等过程的共同作用下,被逐渐被分解成碎片,直至达到毫米甚至微米级别并存留于生态环境中。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研究发现它们广泛分布于海水、河流湖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甚至在极地也有发现。由于微塑料具有粒径小的特点,很多海洋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浮游动物、鱼类、龟类、鸟类等误食。此外,它还可作为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载体,对生物产生复合生态毒性效应。微塑料的研究已成为近年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湿地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离研究,不同于海洋环境和滨海沙滩。因为湿地区域内淤泥堆积,沉积物颗粒较细,且其中混杂大量的植物残渣,传统的一次浮选方法不能满足其要求,大量的细小颗粒和植物残渣无法过滤分离开来,在对微塑料鉴定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进而导致研究无法开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体(1)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和一体旋转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保护罩(1)、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轴(5)、第一旋转杆(6)、隔板(3)、电热管(11)、第一固定框板(7)、第二固定框板(9)、第一筛分网(8)、第二筛分网(10)、第二电机保护罩(33)、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轴(35)、粉碎辊(12)和轴承(13);所述分离箱体(1)顶部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保护罩(2),所述第一电机保护罩(2)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5),所述第一电机轴(5)底部穿过分离箱体(1)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底部穿过隔板(3)和第二筛分网(10),且隔板(3)和第二筛分网(10)外侧固定连接有分离箱体(1),所述第一旋转杆(6)左右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板(7),且第一固定框板(7)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筛分网(8),所述第一旋转杆(6)左右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板(9),所述第二固定框板(9)前侧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保护罩(33),所述第二电机保护罩(33)内部前侧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34),所述第二电机(34)后侧连接有第二电机轴(35),所述第二电机轴(35)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后侧穿过第二固定框板(9)和粉碎辊(12)转动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板(9);所述一体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管道(17)、第二管道(19)、微塑料颗粒泵(18)、旋转箱体(20)、第三电机保护罩(21)、第三电机(22)、第三电机轴(23)、第二旋转杆(28)、旋转叶片(29)、第三管道(30)、浮游生物泵(31)、第四管道(32)、收集箱体(25)和微塑料分层筛分网(14);所述分离箱体(1)右侧上下两端均连通有第一管道(17)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17)的另一端连通有微塑料颗粒泵(18),所述微塑料颗粒泵(18)右侧连通有第二管道(19),所述第二管道(19)右侧连通有旋转箱体(20),所述旋转箱体(20)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三电机保护罩(21),所述第三电机保护罩(21)内部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顶部连接有第三电机轴(23),所述第三电机轴(23)顶部穿过旋转箱体(20)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28),所述第二旋转杆(28)左右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叶片(29),所述第三电机保护罩(21)底部螺栓连接有收集箱体(25),所述收集箱体(25)顶部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第三管道(30),所述第三管道(30)顶部连通有浮游生物泵(31),所述浮游生物泵(31)顶部连通有第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彤范一凡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