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用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9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洁用片材,其包括网眼织物片和由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形成的并位于网眼织物片至少一个面上的非织造纤维集聚体。非织造纤维集聚体中的纤维还进一步与网眼织物片缠结形成一体。该清洁用片材断裂强度是500g/30mm或更大,在载荷500g/30mm下伸长10%或更低。纤维集聚体的缠结系数为10至500m。缠结系数是用在垂直于纤聚集体中的纤维取向方向上所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斜率来表示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商用或家用的由非织造织物制成的清洁用片材(cleaning sheet)。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收集各种灰尘的干型清洁用片材。以前用作去垢除尘物的干型清洁用片材一般包括浸渍有油性物质的机织织物、非织造织物或类似物。清洁用片材通过油性物质的润湿作用吸收和除去需要清洁的表面上的污垢。在用非织造织物制得的清洁用片材中,纤维通过粘合、熔合或较强的纤维缠结作用牢固地连结在一起,以致于这种清洁用片材在清洁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纤维碎毛、也不会发生断裂。这种清洁用片材通过浸渍的油性物质的润湿作用可吸收小污垢如尘土,然而,对于大尘埃,如棉绒、纤维碎毛和毛发,这种清洁用片材不具有满意的收集性能。为了收集大尺寸尘埃,如棉绒、纤维碎毛和毛发,需要将纤维进行缠结以便可以保持高的纤维自由度。一般由纤维缠结形成的非织造织物比仅通过纤维粘合或熔合形成的非织造织物有较高的组分纤维的自由度。因此,由纤维的缠结形成的非织造织物通过尘埃与非织造织物纤维间的缠结可表现出较好的尘埃收集能力。人们认为纤维缠结较弱的非织造织物可表现出较好的尘埃收集能力。然而,如果纤维的缠结很弱,非织造织物的强度将明显降低,并且这种非织造织物的加工性能将变差。另外,这种非织造织物的纤维容易发生脱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用片材,其能满足对清洁操作必需的强度要求和对尘埃收集性能所必需的组分纤维自由度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努力研究并发现通过下述方法可得到具有所需物理性能的清洁用片材,即制备包含有网眼织物片(network sheet)和纤维聚集体(fiber aggregate)的片状物,其中所说的网眼织物片和纤维聚集体彼此间相互覆盖和缠结并通过水针刺或类似作用结合成一体,并通过调整片状物中纤维间相互的缠结度使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发现。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用片材,其包含网眼织物片和由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形成的非织造纤维聚集体,纤维聚集体至少位于网眼织物片的一侧;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进一步与网眼织物片缠结形成一体;所述的清洁用片材的断裂强度为500g/30mm或更高,在500g/30mm载荷下的伸长为10%或更小;以及所述的纤维聚集体的缠结系数为10至500m,缠结系数是由在垂直于纤维集聚体中的纤维取向的方向上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斜率来表示的。本文中使用的断裂强度意思是指当拉伸载荷施加于清洁用片材上时,清洁用片材开始断裂时的载荷值(即在测定拉伸强度过程中的第一个峰值)。本文中使用的伸长意思是指当500g/30mm拉伸载荷施加于清洁用片材时,清洁用片材的伸长(%)。本文中使用的缠结系数是表示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缠结度的一个量度,其由在垂直于清洁用片材中的非织造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取向方向上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斜率来表示。较小的缠结系数值表示较小的纤维缠结度。这里采用的应力的意思是指由拉伸载荷值除以卡盘宽度(chucking width)(即在拉伸强度测量过程中试验条的宽度)和非织造纤维聚集体的单位面积重量而得到的数值。这里使用的应变意思是伸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其能满足清洁操作所必需的强度要求和尘埃收集性能所必需的纤维自由度的要求。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3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中的网眼织物片的平面图;图4A、4B和4C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片中的其它的网眼织物片的平面图;图5表示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表示应力-应变曲线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3和图4A、4B和4C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清洁用片材中的网眼织物片的平面图。图1所示的清洁用片材1包括网眼织物片2(或12)和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由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而成的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位于网眼织物片2(或12)的一侧。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中的纤维进一步与网眼织物片2(或12)缠结。因此,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和网眼织物片2(或12)成为一体。图2所示的清洁用片材包括网眼织物片2(或12)和两个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3。由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而成的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3位于网眼织物片2(或12)的相对面上。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3还进一步与网眼织物片2(或12)缠结。因此,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3和网眼织物片2(或12)成为一体。网眼织物片2的优选的实例包括如图3所示的形状像格子的网状物。或者是,图4A、4B和4C所示的具有大量穿孔的穿孔膜12、12、12之一可作为网眼织物片2使用。该网眼织物片2可从这样的材料制备,该材料具有一定量的穿孔、并具有可作为支持物使得纤维聚集体3中的纤维进一步缠结在其上而成为一体。如图3和图4A、4B和4C所示,网眼织物片2和12的穿孔形状可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膜12的穿孔形状可以是图4A所示的圆环形,图4B所示的星形,或图4C所示的圆环形和星形的结合。网眼织物片2和12的材料可选自,例如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如尼龙6和尼龙66;聚丙烯腈;乙烯基聚合物和亚乙烯基聚合物,如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和改性聚合物、合金或上述的混合物。在网眼织物片2包括图3所示的网状物的情况下,网眼目数、纤维直径、纤维间距、孔直径、孔的间距和孔的结构的确定应从其与非织造纤维聚集体的局部缠结的角度考虑。具体地说,直径优选在20mm至500mm范围内,更优选在100mm至200mm范围内。纤维间距优选在2mm至30mm范围内,更优选在4mm至20mm范围内。在网眼织物片12包括图4A、4B或4C所示的穿孔膜的情况下,穿孔的直径优选在4mm至40mm范围内,更优选在8mm至20mm范围内。穿孔的间距优选在1mm至10mm范围内,更优选在1mm至5mm范围内。当使用除上述的以外的片状物作网眼织物片时,孔的直径等可采用与图3或图4A、4B或4C所示的网眼织物片中同样的定义范围。纤维聚集体3中所使用的纤维可选自,例如,热塑性纤维如聚酯,聚酰胺和聚烯烃;上述的复合纤维、上述的双丝纤维(divided fiber)和通过熔纺方法制备的上述的超细纤维;半合成纤维如乙酸酯纤维;再生纤维如铜铵纤维(cupra)和人造纤维;天然纤维如棉、棉与其它纤维的混合纤维。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在40至100g/m2,更优选为40至70g/m2。如果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40g/m2,在清洁操作过程中尘埃很容易透过清洁用片材,因此手会弄脏。如果非织造纤维聚集体3的单位面积重量大于100g/m2,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和网眼织物片在所需的缠结度下彼此之间不能充分的缠结。另外,加工性能将变差,纤维从清洁用片材上的脱落出现得更频繁。非织造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的旦数、长度、截面形状和强度数值的确定应从加工性能和费用的观点来考虑。根据清洁用片材所需的功能,非织造纤维聚集体可与能改进纤维聚集体的表面物理性质并可吸收尘埃的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结合,或者与能使被清洁的表面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用片材,其包括网眼织物片和由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而形成的非织造纤维聚集体,该纤维聚集体位于网眼织物片的至少一个面上, 所述的纤维聚集体中的纤维还进一步与网眼织物片缠结,形成一体; 所述的清洁用片材料裂强度为500g/30mm或更大,在载荷500g/30mm下伸长10%或更少;以及 所述的纤维聚集体具有缠结系数10至500m,该缠结系数是用在垂直于纤维聚集体中纤维取向的方向上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斜率来表示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静野聪仁柳田浩幸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