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8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有吸收能力的长方六面体形状的柔性清扫用具,在其下侧区它以一擦洗表面(1)为界,其特征为:至少构成长方六面体纵向后端部边界的端面(4、5),一侧以一锐的棱边(9)为界,另一侧以斜面(11)为界,它们位于两个侧面(2、3)与此端面(4、5)之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长方六面体形状的柔性清扫用具,它在其下侧的区域内以擦洗表面为界。上述类型的清扫用具在家务中使用。它们基本上是砖的形状,用泡沫材料制造,它们的尺寸设计为在实施清扫过程时能用一只手抓握住。因此清扫用具通常在两个侧面区内用一只手抓住,并在一个端面区内用食指接触。在纵向表面区内所制的平行于纵向延伸的抓握槽,应保证在实施清扫过程时此用柔性材料制的清扫用具不会偶然地从拿起它的手中滑脱。由于柔性清扫用具在手掌面中的部分体积较大非常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清扫用具强烈压缩的同时引起破坏擦洗表面的形状以及减少了余留的吸收能力。用此已知的清扫用具难以清洗不易接近的角落和沟槽圆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这种清扫用具,使之能更好地清扫难以接近的沟槽圆角和角落,更好地将此清扫用具固定在拿取它的手中并与此同时避免使劲地抓握。按本专利技术为达到此目的,规定在前言所述类型的清扫用具中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涉及有利的设计。在按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具中规定,至少构成长方六面体后端部边界的端面,一侧以一锐的棱边为界以及另一侧以斜面为界,它们位于此端面与两个邻接的侧面之间。所谓后端在这里指的是当使用者使用此清扫用具时向外指的那一端。清扫用具的形状可制作得比较简单。但它仍然是一种近似于在抓握运动时形成的人手解剖学上的形状,因此在按规定使用时固定此清扫用具的接触区明显地增大,其结果是改善了固定的可靠性,避免使劲地抓握。此外还存在这种可能性,即,清扫用具侧面和端面上两侧与锐的棱边连接的边界区压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直至无空隙,并以此方式进一步改善了清扫用具的固定,与此同时又不引起擦洗面有明显的变形。因此,在避免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清扫用具和人手有点状过载的情况下,达到既舒适又特别良好地固定。在长时间持续使用期间不必使劲抓握地使用清扫用具是一项重要的优点,这样也就不需要在损害其擦洗面的情况下使清扫用具严重变形来保证固定的位置,这对于快速地吸纳已脱落的污垢是非常有利的。另一项优点是源于此清扫用具除了有擦洗面和锐棱边外还有一斜面,它与端面和侧面相邻部分结合可以从沟槽圆角和难以接近的角落中除去污垢。清扫用具可用任何一种或多种有关的被应用的材料制造,例如用一种柔性的织物块和/或泡沫材料块。若多种材料互相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一层用聚氨酯泡沫和一层用纺织材料,则各层可以不可拆或可拆地互相固定在一起。在后面那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与此有关的尼龙搭扣连接件。业已证实有利的是将锐的棱边布置在后端面的左端和将斜面布置在其右端。当在右手中使用时(大多数使用者惯用右手),按如此设计的锐的棱边自动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区域内,在那里可以将此棱边可靠地抓住。按另一种设计规定,构成长方六面体边界的侧面和端面在两个互相对角相对的端部通过斜面连接,并在其余的端部互相在锐的棱边中毗连。在拿取这种清扫用具时不再需要去注意具体的位置。一个锐的棱边和一个斜面将与具体位置无关地始终处于后端区内,在那里能方便地抓住棱边。对于实际使用这是非常有利的。侧面可以按传统的方式制有平行于纵向延伸的抓握槽,例如是一种正弦形的剖面并圆滑地过渡到清扫用具上侧的抓握槽。为了使柔性的清扫用具在端面区内的承压能力不致于不必要的削弱,业已证实有利的是,使抓握槽与斜面互相在一个第二棱边内这样相交,即,使得在真正的端面区内不存在抓握槽。因为在这一区域内反正只可能平行于擦洗面固定住清扫用具,因此不会由此而带来任何缺点。然而产生的优点却是,即便在端面区内也能将大的压力传递给要清扫的表面,其结果是有利于实施擦洗过程。按照另一项设计规定,斜面构成倒圆的一个组成部分。倒圆可以在有关的端面和侧面内均匀延伸,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在擦净圆角时的使用性能,以及更便于清洗罐和厨房器皿。业已证实有利的是,倒圆的半径为长方六面体宽度的0.2至0.5倍这么大,最好是0.3至0.4倍这么大。当一般的宽度为40至80mm时,这样的设计使拇指的关节拱能特别协调地放在清扫用具的倒圆区内,从而将清扫用具牢固地固定。在许多情况下利用下侧,以便使牢固粘附的污垢组分用机械方法脱落。为了在这种工作过程中能同时一起清洗直接相邻的侧面,例如罐底区的侧壁,业已证实有利的是,清扫用具在此区域内的型面以锐边为界。侧面与端面互相相交成准确的90°角并不是绝对需要的。考虑到人手的人类工程学既定条件,业已证实有利的宁可是,使这两个面在互相以锐的棱边相邻的位置互相相交成一个小于90°的角,例如60至85°。因此为了可靠地抓住而无空隙地按紧此构成清扫用具的料块变得轻松得多。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对象。其中附图说明图1清扫用具第一种实施形式从上面看的透视图;图2清扫用具另一些实施形式从上面看的视图。图1中表示的清扫用具用一种单位体积重量为30至40kg/m3的多孔聚氨酯泡沫的泡沫块制成。它有长方六面体的形状,它的尺寸设计为能没有困难地用一只手抓握住。清扫用具的下侧区以擦洗面为界,沿纵向通过两个端面4、5和沿横向以两个侧面2、3为界。纵向面4、5和侧面2、3基本上垂直于擦洗面1延伸。顶面6最好平行于擦洗面1延伸。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规定,构成长方六面体边界的侧面2、3和端面4、5在两个互相成对角相对的端部通过倒圆11.1连接,而在其余端部互相在一锐的棱边9内相交。锐的棱边之一构成后端面在左端部的边界。侧面2、3和端面4、5互相成75°角相交。因此可以在棱边9所在区内牢固地抓住清扫用具,与此同时不会导致构成此清扫用具的柔性材料局部过载或造成擦洗面尺寸严重改变或严重变形。这样一来完全不需要担心会损害其可使用的性能或不小心会滑脱。而且对于避免操纵此清扫用具的人手的疲劳现象也是十分有利的。擦洗面1设有由弹性聚氨酯制的透水的有效擦洗层。图2至5表示了清扫用具的一些实施形式的俯视图,它们的形状设计为与以上所介绍的有所不同。在所有的实施形式中现在看不到的擦洗面1平行于可看到的顶面6延伸。这些清扫用具可类似于按图1的实施形式用任何一种有关的被采用的泡沫材料或纺织材料制成。在按图2的实施形式中,面朝着使用者的前端面4修圆成半圆形。它在不发生方向阶跃式改变的情况下沿切向延伸到侧面2、3中。后端面与纵向面的纵向成75°的锐角相交。纵向面终止在左侧的一个锐的棱边9中,并在右侧通过一修圆11.1与右侧面3连接。在清扫用具的宽度约75mm时修圆的半径约20mm。因此,此清扫用具提供了多个可用的形状和尺寸互不相同的曲面、锐的棱边和擦洗面。因此在家务劳动和干活时它可用于多种用途。在图3中表示的实施形式与前面所介绍的区别在于,构成长方六面体边界的侧面和端面2、3;4、5在两个互相对角相对的端部通过修圆11.1连接,而在其余端部互相在锐的棱边9中相邻。在此实施形式中,端面4、5与侧面2、3的纵向相交成约70°的锐角。在图4中表示的实施形式的特点在于,构成长方六面体边界的侧面和端面2、3;4、5在两个互相成对角相对的端部通过斜面11连接,而在其余的端部互相在一锐的棱边9中相毗连。端面4、5与侧面2、3的纵向成直角相交。在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中,构成长方六面体后端处的边界的端面5,一侧以一斜面11为界,另一侧以一锐的棱边9为界,在这种情况下,此端面与侧面2、3的纵向相交成约70°的角A,而斜面与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有吸收能力的长方六面体形状的柔性清扫用具,在其下侧区它以一擦洗表面(1)为界,其特征为至少构成长方六面体纵向后端部边界的端面(4、5),一侧以一锐的棱边(9)为界,另一侧以斜面(11)为界,它们位于两个侧面(2、3)与此端面(4、5)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用具,其特征为锐的棱边(9)布置在端面(5)的左端,而斜面(11)布置在端面(5)的右端。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清扫用具,其特征为构成长方六面体边界的侧面和端面(2、3;4、5)在两个互相对角对置的端部通过斜面(11)连接,而在其余端部互相在锐的棱边(9)中毗连。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清扫用具,其特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乌韦·廷特尔诺特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弗罗伊登贝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