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8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除工具,配备有与把手连接的支撑板以及附设在该支撑板上的弹性体,在该弹性体的表面形成许多凹凸,在该凸部的顶部设置凹坑。在弹性体的表面装卸自如地蒙上纤维布,与清扫对象面相接触,将尘埃等收集到纤维布。通过设置凹坑可提高清扫力。因此,可对于绒毯一类非平坦表面的清扫对象面有效地清扫,同时可对于木面或塑料地面等一类平坦表面有效地清扫。(*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清扫地面、地毯、日式草垫、家具表面等的扫除工具的改良。尤其是涉及在推挤清扫对象的弹性体表面蒙上纤维布进行使用并可更换该纤维布的扫除工具。本申请人一直在制造和销售扫除工具并获得好评,该扫除工具配备有把手、与把手连接的支撑板、以及附设在该支撑板上的弹性体,而且在该弹性体上装卸自如地蒙有薄纤维布。其基本构造在实开平2-119152号公报上已公开。在该现有构造中,前述弹性体表面大体上是平坦面,在该平坦表面上蒙有可用完扔掉的纤维布。在清扫对象如塑料地面那样平坦的情况下,用上述构造的清扫工具能够均匀清扫,但是在如塌塌米那样于清扫面上有凹凸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构造的清扫工具,就不一定能由纤维布的移动收集凹凸部的凹部的尘埃,因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为了在有凹凸的表面上也能对该凹凸部的凹部实现均匀清扫,尝试作了多种改进,进行了许多试验,最后针对在弹性体表面形成许多凹凸的清扫工具以特愿平7-307578提出了专利申请。作为家庭内清扫对象的地面包括采用地板和塑料材料的平坦面、日式草垫一类有凹凸的面或地毯一类的软面。为了清扫不同的地面分别准备多种不同的清扫工具以适应各种地面是不方便的,而且需要额外费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对清扫工具尝试了各种改进并进行了多次试验,以便能用一种清扫工具对各种不同的地面实现均匀清扫。本专利技术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扫除工具,该扫除工具不仅对平坦的清扫对象面、而且对于地毯和日式草垫一类表面不平坦的清扫对象面也能有效地清扫。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为,在蒙有薄纤维布,并通过操作把手来收集地面尘埃的扫除工具的弹性体表面上形成许多凸部,使得即使地面有凹凸也能适应其变化,均匀地收集尘埃。即本专利技术的扫除工具配备有把手、与该把手连接的支撑板、以及在该支撑板上附设的弹性体,在该弹性体上装卸自如地蒙上纤维布;其特征在于该凸部的顶部设有一凹坑。当清扫面如日式草垫或地毯那样在表面具有变化时,形成于弹性体表面的许多凸部挤压纤维布直到其表面的凹底的细微部,以收集尘埃。在清扫对象面平坦的场合下,由于弹性体凹部上的纤维布部分不会推压入内部,因此大体上是整个面接触,所以能够均匀收集尘埃。当纤维布与清扫对象面接触时,设置在各凸部顶点的凹坑的环状端缘部细致地对应于清扫对象面的变化而产生变形,并通过其弹力挤压出纤维布。因此,纤维布以适度的压力压在清扫对象面上,即使清扫对象面的表面有变化,纤维布也可在大体密切接触的状态下在清扫对象面上滑动,均匀地收集尘埃。支撑板及弹性体形成为长方形板的形状,凹凸在其表面(与清扫对象接触面)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形成行及列地配置(排列),其凸部在邻接行的凹部(凸部的中间位置)上出现,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上(呈锯齿形)。例如将弹性体形成为95mm×250mm大小的长方形,在其表面的纵向形成约40行,横向形成约100列的凸部。该凸部的平面形状大体呈三角形,而垂直断面形状为锯齿形,其一行的顶点朝向与邻接行的顶点朝向彼此反向。此外,凸部周围形状大体形成圆形,使凹坑形成火山口状。通过形成有前述轮廓外形的凸部,则即使弹性体滑动方向改变,也能够在凸部连续排列无接缝状态下移动纤维布。此外,通过这样设置凹坑,能以合适的柔软度形成凸部。此外,通过将弹性体的形成凹凸的面形成为中央部比周边部隆起的弯曲形状,使得在清扫对象面上滑动时相对清扫对象面形成楔形间隙,从而可将尘埃等收集在楔形间隙内并加以压缩,用纤维布有效地吸附尘埃等。此外,因为能够使纤维布与清扫对象面在线接触状态下接触,使把手所加的推压力集中,所以能够提高集尘的效果。此外,由于凸部下摆宽(D1)在中央部分大而在周边部分小,谷宽(D2)在中央部位小而在周边部位大,因此,可使周边部位的凸部有柔软性,容易适应清扫对象面的变化,而且可降低滑动时承受的阻力感,同时,下摆宽小的周边部位的凸部可把纤维布精细地推挤入清扫对象面内,不产生清扫不均匀。至于弹性体材料可用发泡聚氨酯,其硬度最好为20~40,由此能够获得合适的柔软性。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观形状的透视图,(b)是表示安装了纤维布的使用状态下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及弹性体外观形状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形成于弹性体上的凸部的外观形状局部放大透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弹性体上形成的凸部形状的顶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在弹性体上形成的凸部沿图4A-A线所取的剖面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体接触面隆起形状的正视图,(b)是其侧视图,(c)是表示凸部的包络线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把手分解透视图,(b)表示清扫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握手柄形状的正视图,(b)是说明握手柄内部构造的沿图8(a)B-B线所取的剖面图,(c)是表示连接部构造的局部放大剖面图,(d)是沿图8(c)箭头c方向看的向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管形状的正视图,(b)是表示连接部构造的局部放大剖面图。(c)是图8(b)的D向视图,(d)是表示管与握手柄的连接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接头形状及内部构造的局部剖面图,(b)是其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球轴形状及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扫部分装配状态的透视图。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观形状的透视图,(b)是表示安装了纤维布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配备有把手1,与该把手1连接的支撑板2以及附设在该支撑板2上的弹性体3,纤维布4装卸自如地蒙在弹性体3上。如图2所示,支撑板2及弹性体3例如形成为纵向尺寸S约为250mm、横向尺寸W约为95mm的长方形。在弹性体3的表面(与清扫对象面相接触的面)上形成如图3所示的许多凸部5,在该凸部5的顶部设置凹坑7。该凹坑7的直径为1mm~2mm,如图4及图5所示,其间距P1约为5mm,P2≈P1/2,凸部5的下摆宽D1=3mm~4mm,谷宽D2为1mm~2mm,凸部高度H为1.3~1.8mm。凸部5沿着弹性体3的纵向及横向排成行及列,某一行的凸部5相应地在邻接行的凸部5的中间出现,这一分布交替进行。如图4所示,凸部5的平面形状形成为顶部带圆弧的三角形,而且与邻接行的凸部顶点彼此反向配置。此外,凹凸的剖面形状如图5所示形成为锯齿状,凹坑以火山口的形状设置在该锯齿的顶部。根据制造时的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该凹坑7的形状、大小、深度有若干变化。弹性体3的表面(与清扫对象面相接触的面)如图6(a)及(b)所示那样弯曲,纵向中央部分比周边部分隆起程度大,形成倒U形(所谓半圆柱体形)。隆起部分尺寸h约为2mm是有效果的。此外,图5所示的凸部5的下摆宽D1中央部比周边部大,而谷宽D2中央部比周边部小,而如图6(c)所示,凸部的包络线也形成中央部隆起的形状。图7(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把手的分解透视图,(b)是清扫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握手柄形状的正视图,(b)是用于说明握手柄的内部构造的沿图8(a)的B-B线所取的剖面图,(c)是表示连接部构造的局部放大剖面图,(d)是图(c)的C向视图,图(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除工具,配备有把手、与该把手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该支撑板上附设的弹性体,在该弹性体上装卸自如地蒙有纤维布,其特征为:在前述弹性体表面形成多个凹凸,在该凸部的顶部设置凹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7-5-15 1258011.一种扫除工具,配备有把手、与该把手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该支撑板上附设的弹性体,在该弹性体上装卸自如地蒙有纤维布,其特征为在前述弹性体表面形成多个凹凸,在该凸部的顶部设置凹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除工具,其特征为前述支撑板和弹性体为长方形,前述凹凸在纵向及横向分别形成行及列地进行排列,并且排列在彼此错开的位置上,使其凸部在邻接的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世代文彦田原宏俊山田孝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