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5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扫布,其是可简单可靠地安装,并容易卸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上述头部在其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具体地说,是涉及能简单可靠地安装且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作为室内清扫用的清扫具,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无声音且不使用水的、很容易清扫的装着使用干式清扫布的清扫具。涉及该清扫具的现有技术,有日本技术公报实开昭59-61736号和实开昭58-174057号。前者揭示了把装入切口的清扫片安装在杆状体前端如掸子那样使用的清扫具。后者揭示了将若干个掸片并设在带状安装体的一侧,将该带状安装体卷绕在杆状体前端部的清扫具。另外,本申请人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9-38009号中,揭示了一种采用干式清扫布的清扫具,它是把备有擦拭部和掸尘部的清扫布装在头部上使用的清扫具。但是,上述现有的清扫具,在被安装体上设有固定清扫布用的机构,用来固定清扫布,这样,被安装体的构造复杂,制造工序复杂,另外,不容易使被安装体小型化。从耐久性的观点看也不太理想。另外,该现有的清扫具,通常,清扫布容易安装者,清扫布的固定多不牢固,在清扫中清扫布常常会脱落。反之,能牢固地固定清扫布者,则清扫布的安装和为了更换而卸下时又很费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可靠地安装、又能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本说明书中,清扫具有未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和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二种含义,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未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将至少2层清扫用片叠合,使其粘合而形成粘合部,在该粘合部的内侧有上述插入空间,在该粘合部的外侧有非粘合部。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的两侧延设上述粘合部,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周缘配设弹性部件,使该插入口能自由扩缩,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粘合部被切割成短册状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切割形成掸片,该掸片的长度为粘合部内侧宽度的1/10~2倍,该掸片的宽度为5~50mm,掸片侧缘部的形状是连续的波形形状或连续的山形形状。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由两侧部和一对延设部构成,所述两侧部从顶点向左右两侧沿着缓缓的曲线下降,所述一对延设部从该两侧部的下端分别向内侧延设,由该延设部使上述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该延设部的长度分别为3~20mm。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是用热封法形成的。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是用不织布制的。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在其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后端部扩宽而形成的。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柄可以伸缩自如。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具有纵长形态并沿着上述柄的轴向设在柄的前端部。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宽度形成为往前端渐减小的形式。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两侧缘部在前端部以锐角结合。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全长为30~200mm,最大宽度为20~100mm,平均厚度为5~30mm,宽度方向的垂直断面形状为上下有凸曲面的凸透镜形状。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至少表面是用柔软性材料做成的。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清扫布安装在该头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扫布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清扫布安装在该头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扫布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简单可靠地安装到清扫具上且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清扫布和表示第1实施例清扫具局部的立体图。图3(a)是表示第1实施例清扫具中的头部的平面图,(b)是表示该头部的断面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2实施例清扫布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清扫布及安装着该清扫布的清扫具之一例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5所示清扫布安装在图6清扫具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清扫布和清扫具的立体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各一个实施例。先说明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如图2所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S,该插入空间S有插入口I。更具体地说,该清扫布1是将二块不织布制的清扫用片2、2叠合起来,将它们之间粘合而形成粘合部3,在该粘合部3的内侧形成插入空间S,在该粘合部3的外侧形成非粘合部4,这样,形成为扁平袋状的清扫布。如图1所示,插入口I的宽度W1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最大宽度W2。上述清扫片2,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不织布,但除了不织布外,也可以采用例如毛巾、织布、纸、编布、海绵等。上述的不织布可采用通常公知制法制作的不织布,例如射流喷网成布型(スパンレ-ス)不织布、纺粘型(スパンボンド)不织布、透气型(エァ-スル-)不织布、点粘结型(ポイントボンド)不织布、熔喷型(メルトブロ-ン)不织布、树脂粘合型(レジンボンド)不织布、针织型(ニ-ドルパンチ)不织布等。构成不织布的纤维,最好是吸尘性好且耐磨性好的纤维。例如,PE纤维、PP纤维、PET纤维、人造纤维、棉纤维、尼龙纤维等,可以是单独一种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起来,作为单种纤维或复合纤维使用。用热封法将上述不织布粘合起来形成清扫布时,作为不织布,在清扫面侧最好使用PET纤维(PET100%、1.5d/51mm)制的纤维条(重量24g/m2),在粘合面侧最好使用PET(芯)/PE(鞘)〔(PET/PE)重量比=60/40,2d/51mm〕的复合纤维制的纤维条(重量24g/m2),将这些纤维条通过将PP纤维(PP100%)形成为格子状的PP网(重量5g/m2),用水针织法(ウオ-タ-ニ-ドリング)而形成为不织布。这时,构成粘合面纤维条的上述PET/PE(芯/鞘)复合纤维,最好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9-19 255679/971.一种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将至少2层清扫用片叠合,使其粘合而形成粘合部,在该粘合部的内侧有上述插入空间,在该粘合部的外侧有非粘合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的两侧延设上述粘合部,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周缘配设弹性部件,使该插入口能自由扩缩,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粘合部被切割成短册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切割形成掸片,该掸片的长度为粘合部内侧宽度的1/10~2倍,该掸片的宽度为5~50mm,掸片侧缘部的形状是连续的波形形状或连续的山形形状。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由两侧部和一对延设部构成,所述两侧部从顶点向左右两侧沿着缓缓的曲线下降,所述一对延设部从该两侧部的下端分别向内侧延设,由该延设部使上述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该延设部的长度分别为3~20mm。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是用热封法形成的。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阳一阿部启二堤泰树青木幸子衣川信义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