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3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8
搬运输送机(1)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下游侧输送机部(1d)、以及中继输送机部(2T),所述中继输送机部(2T)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间隙区域(Reg)而将上游侧输送机部(1u)与下游侧输送机部(1d)连接的连接姿势(Sj)、以及被配置在不与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Ren)而将间隙区域(Reg)开放的开放姿势。支承轴心(Axs)配置在比驱动轴心(Axd)靠上方;连杆机构(22)构成为,在中继输送机部(2T)为连接姿势(Sj)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Ax1)相对于将驱动轴心(Axd)与第2摆动轴心(Ax2)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Ls)位于下方。(Ls)位于下方。(Ls)位于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搬运输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TRANSPORT CONVEYOR)。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许第63190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搬运输送机的一例。以下,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在括号内附加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000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设定有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而且,设置有在物品(5)的搬运时被配置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而将输送机间连接的跨接辊(bridge roller)(34)。在火灾发生时,跨接辊(34)借助自重从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退避,将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开放。然后,防火门(7)在被开放的移动路径向下方移动,被配置在第1辊式输送机(11)与第2辊式输送机(21)之间,将两输送机(11、21)的各自被配置的空间遮断。
[0004]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以马达辊(31)的驱动力为能量,通过借助该能量使臂(32、33)绕中心轴(38)摆动,使被臂(32、33)的前端支承的跨接辊(34)的位置变化。即,跨接辊(34)在通常时被马达辊(31)的驱动力维持为将输送机间连接的连接姿势,在火灾发生时,随着马达辊(31)的驱动力被遮断,借助自重向下方摆动,将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开放。
[000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3190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是用臂(32、33)支承跨接辊(34)的结构,所以当物品(5)经过跨接辊(34)上之际施加的负荷容易作为使臂(32、33)向下方摆动的力矩作用,处于为了将跨接辊(34)维持为连接姿势而马达辊(31)负担的转矩变大的趋向。因此,在搬运重量较大的物品(5)情况下,有时跨接辊(34)不能维持姿势而向下方移动,有难以适当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采用例如能够牢固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的构造,则难以成为在火灾发生时马达辊(31)的驱动力被遮断之际跨接辊(34)借助自重向下方摆动那样的结构,有在火灾发生时不能适当地确保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的情况。
[0007]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希望实现能够适当地维持输送机间的连接、并且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适当地确保防火门的移动路径的技术。
[0008]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公开的搬运输送机,是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搬运输送机,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下游侧输送机部,隔着间隙区
域,配置在比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靠前述搬运路径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设定在前述搬运路径中的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区域;中继输送机部,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前述间隙区域而将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与前述下游侧输送机部连接的连接姿势、以及被配置在不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而将前述间隙区域开放的开放姿势;以及姿势变更机构,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的姿势变化;前述姿势变更机构具备支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以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能够在前述连接姿势与前述开放姿势之间摆动的支承部件、与前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将前述连杆机构驱动的驱动部;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支承轴心离开的支承连结部处与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连结;前述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前述第1连杆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驱动轴心离开的第1连结部处与前述第2连杆部件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第2连杆部件在从前述第1摆动轴心离开的第2连结部处与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驱动部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方向,产生使前述第1连杆部件绕前述驱动轴心摆动的驱动力,通过前述能量的遮断,使前述驱动力消失;前述支承轴心、前述驱动轴心、前述第1摆动轴心、以及前述第2摆动轴心相互平行地配置;前述支承轴心配置在比前述驱动轴心靠上方;前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接姿势的状态下,前述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前述驱动轴心与前述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
[0009]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将在搬运物品的情况下作用于中继输送机部的负荷的一部分用连杆机构支撑,所以能够将为了维持中继输送机部的连接姿势所需要的驱动部的驱动力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在减轻驱动部的负担的同时,适当地维持上游侧输送机部与下游侧输送机部的输送机间的连接。此外,根据本结构,支承轴心被配置在比驱动轴心靠上方,并且在中继输送机部为连接姿势的状态下,第1摆动轴心相对于将驱动轴心与第2摆动轴心连结的基准假想平面位于下方。因此,在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借助中继输送机部的自重,被支承部件支承的中继输送机部绕支承轴心向下方摆动,并且第1摆动轴心向下方移动,能够使连杆机构动作以使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被折叠为V字状。因而,根据本结构,连杆机构不会妨碍中继输送机部的借助自重的摆动,能够将中继输送机部适当地设为开放姿势。因此,即使在火灾发生时向驱动部的能量供给被遮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间隙区域开放而适当地确保防火门的移动路径。
[0010]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具备搬运输送机的物品搬运设备的侧视图。
[0012]图2是搬运输送机的主要部放大侧视图。
[0013]图3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连接姿势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4]图4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最下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5]图5是中继输送机部的动作图,是表示第1摆动轴心处于开放姿势位置的状态的
图。
[0016]图6是有关本公开的技术和比较例的中继输送机部的支承构造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搬运输送机是沿着预先设定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的装置,例如被用在进行物品的搬运的物品搬运设备。搬运输送机有以跨物品搬运设备被设置的施设中的多个防火划区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搬运输送机以与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方式设置。以下,例示将搬运输送机对上述那样的物品搬运设备应用的情况,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搬运输送机进行说明。
[0018]〔物品搬运设备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物品搬运设备100具备:搬运输送机1,搬运物品W;以及防火门7,在火灾发生时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防火门7构成为,通过在沿着上下方向设定的移动路径R7移动,能够将第1区A1和第2区A2遮断。搬运输送机1构成为,沿着与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防火门7的移动路径R7交叉的搬运路径R1搬运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搬运输送机,沿着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防火门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搬运路径搬运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上游侧输送机部;下游侧输送机部,隔着间隙区域,配置在比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靠前述搬运路径的下游侧,所述间隙区域设定在前述搬运路径中的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区域;中继输送机部,姿势变化为被配置在前述间隙区域而将前述上游侧输送机部与前述下游侧输送机部连接的连接姿势、以及被配置在不与前述移动路径重叠的非重叠区域而将前述间隙区域开放的开放姿势;以及姿势变更机构,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的姿势变化;前述姿势变更机构具备支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以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能够在前述连接姿势与前述开放姿势之间摆动的支承部件、与前述支承部件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将前述连杆机构驱动的驱动部;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支承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支承轴心离开的支承连结部处与前述中继输送机部连结;前述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部件和第2连杆部件;前述第1连杆部件能够绕相对于前述间隙区域的位置被固定的驱动轴心摆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从前述驱动轴心离开的第1连结部处与前述第2连杆部件能够绕第1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第2连杆部件在从前述第1摆动轴心离开的第2连结部处与前述支承部件能够绕第2摆动轴心相对摆动地连结;前述驱动部构成为,通过接受能量的供给,向使前述中继输送机部成为前述连接姿势的方向,产生使前述第1连杆部件绕前述驱动轴心摆动的驱动力,通过前述能量的遮断,使前述驱动力消失;前述支承轴心、前述驱动轴心、前述第1摆动轴心、以及前述第2摆动轴心相互平行地配置;前述支承轴心配置在比前述驱动轴心靠上方;前述连杆机构构成为,在前述中继输送机部为前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原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