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直排阵列天线的导电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136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排同轴单元阵列天线,其壳体结构由导电材料制成,含有由垂直臂(15)分隔开的第一(11)和第二(13)环形部分。第一环形部分的内径稍大于该阵列天线同轴线单元中内导体的直径,而第二环形部分的内径等于同轴传输线单元外导体的直径。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的中心距由该垂直臂来确立,等于该阵列天线中两相邻同轴传输线单元的中心距(S)。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内导体插入第一环形部分中,与其电连接。这使一个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内导体电连接到第二环形部分上,第二环形部分用以作为与这个同轴传输线单元相邻的一个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外导体;借此,使一个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内导体电连接到它的相邻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外导体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直排阵列天线的导电壳体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场阵列天线,具体涉及按直线对准方式排列的同轴单元阵列。先有技术的同轴单元直线阵列由多条同轴电缆组成,每条同轴电缆在其内外导体之间都有固态电介质材料,其中,一条电缆的内导体与下一条电缆的外导体相连接。在一个电缆段(cable section)内传播的波的波长是其电介质材料介电常数的函数,用来给出,其中:λ是自由空间的波长,ε是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每段电缆的长度是电缆波长的一半。因为电缆外层上的电介质是空气,而空气的介电常数比固态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小,故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波的波长大于电缆波长。据此,每段电缆小于自由空间波长的一半,而总长度是。先有技术的同轴直排阵列的性能由于电介质的加载而劣化,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各单元段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第二,因电介质材料有损耗,故天线效率变低;第三,每段电缆的长度按透视法缩短了,对天线增益有不利的影响。再则,各单元段是由半刚性的同轴电缆构成的,这些同轴电缆必须以紧公差切断,其端部剥露,还须精细地操作以使一段的内导体焊接到下一段的外导体上。焊接操作尤其是在电介质材料具有低熔融温度时(例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因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同轴传输线单元阵列中的导电整体结构,每个同轴传输线单元都具有内导体和外导体,该内导体具有外径,该外导体具有内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和一个垂直臂:所述的第一环形部分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的直径等于所述内导体的所述外径 加上所述内导体穿过时所需的余量;所述的第二环形部分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的直径等于所述的外导体内径,还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预定的直径;所述的垂直臂用以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的两个中心之间提供一个间距,该间距等于该阵列中同轴传输 线单元的内导体中心与一个相邻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外导体中心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4-11-9 08/337,3341.一种用于同轴传输线单元阵列中的导电整体结构,每个同轴传输线单元都具有内导体和外导体,该内导体具有外径,该外导体具有内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和一个垂直臂:所述的第一环形部分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的直径等于所述内导体的所述外径加上所述内导体穿过时所需的余量;所述的第二环形部分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的直径等于所述的外导体内径,还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预定的直径;所述的垂直臂用以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的两个中心之间提供一个间距,该间距等于该阵列中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内导体中心与一个相邻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外导体中心之间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平坦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二环形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环形部分的长度等于所述的同轴传输单元阵列的设计频率上电磁波的半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具有相等的长度。5.一种天线,具有同轴传输线单元,其耦合形式使同轴传输线单元的内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J西纳基斯约翰E阿苏三世小安托尼M布瑟里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西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