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小车的自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204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3
一种智能小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安装在智能小车上的充电部以及与智能小车对应充电的自动充电桩;充电部上设有充电接触头、第一支撑座和第一防护门;自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接触插头、第一防护罩、伸缩组件、第二防护罩、第二支撑座、第二防护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小车与充电接触插头的距离;中央控制器,与智能小车无线传输连接,与充电接触插头、伸缩组件和测距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小车充电部位的精准对接,同时,充电部位以及自动充电桩设置了多层防护,防水防尘,克服了智能小车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自动充电难的问题。工作环境下自动充电难的问题。工作环境下自动充电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小车的自动充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小车充电的自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小车,指的是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被广泛应用于电商仓储、码头以及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中,包括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的无轨道小车和有轨制导小车。智能小车充电一般包括手动充电和自动充电两种方式,当应用于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自动化生产线时,智能小车的智能充电,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充电装置,机体裸露,防护功能不到位,在多尘、潮湿等恶劣环境下,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机体也容易损坏,使得生产成本增高。其次,虽然AGV与自动充电装置能够自动识别定位,接触充电,但定位有可能存在误差,导致接触充电时配合不够准确。若两者距离靠太近,长此以往,有可能损坏充电部位,接触太远,可能无法正常联通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恶劣生产环境下使用的,且具有位置反馈调节功能的智能小车自动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小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
[0005]智能小车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与小车电连接的充电接触头,所述充电接触头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防护充电接触头的第一防护门;
[0006]自动充电桩,所述自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接触插头,所述充电接触插头外套设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远离充电接触插头一端外侧设置有可推动其水平移动的伸缩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伸缩组件外套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第二支撑座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贴近第一防护罩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防护门;
[0007]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小车与充电接触插头的距离;
[0008]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智能小车无线传输连接,与所述充电接触插头、伸缩组件和测距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电动推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采用弹簧铰链与所述第一支撑座以及第二防护罩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高度可调。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测距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第二防护罩上设有导向支撑块,所述导向支撑块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防护罩从中穿过。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当于现有设计而言,增加了测距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智
能小车充电接触头与充电接触插头之间的距离,防止因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充电过程造成的零部件损坏或者接触不良的问题,提升充电成功率。其次支撑座高度可调设计,让智能小车充电接触头与充电接触插头接触更加准确、顺畅。第一防护罩设计,可有效避免充电过程中的小车充电接触头与充电接触插头暴露在水汽和灰尘当中,使得整套系统可以更加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俯视图(去掉第二防护罩);
[0019]图中:1
‑ꢀ
智能小车充电部、2

墙体、3

自动充电桩、4

充电接触头、5

第一支撑座、6

小车充电口门框、7、小车车壁、8、第一防护门、9

自动充电桩门框、10

封板、11

第二防护罩、12

第二支撑座、13

第二防护罩上盖板、14

充电接触插头、15

第二防护门、16

第一防护罩、17

电动推杆、18

支撑件、19

支撑导向块、20

支撑件连接座、21

第二防护罩右连接支架、22

第二防护罩左连接支架、23

第二支撑座固定螺母、24

第一防护罩走线U孔、25

第二防护罩走线孔、26

弹簧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图1、图2、图3和图4展示了用于AGV自动小车自动充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小车充电部1包括小车充电接触头4、第一支撑座5、小车充电口门框6、小车车壁7和第一防护门8,充电接触头4装设于第一支撑座5上,第一防护门8采用弹簧铰链26与小车充电口门框6连接,小车充电口门框6采用紧固件固定在小车车壁7上。
[0022]其中,参见图2、图3和图4,自动充电桩3包括充电接触插头14、第二防护门15、第一防护罩16和电动推杆17,充电接触插头14通过螺丝装设于第一防护罩16上,第一防护罩16右端通过螺丝装设于电动推杆17左端上,电动推杆17用于将第一防护罩16推出,同时使第一防护罩16里面的充电接触插头14与小车充电接触头4接触,实现充电功能。第一防护罩16和第二防护罩11分别设有第一防护罩24和第二防护罩走线孔25,充电接触插头14的电缆可以通过第一防护罩24和第二防护罩走线孔与外界电源连接。
[0023]进一步地,第二防护罩11左端开设有供第一防护罩16进出的开孔,开孔内侧上下分布有距离与第一防护罩16尺寸相匹配的支撑导向块19。支撑导向块19为第一防护罩16的推进和缩回提供了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一防护罩16右端连接电动推杆17,其驱动电机通过螺丝跟第二防护罩11右侧连接。同时电动推杆17放置在支撑块18上,支撑块18通过螺丝固定在焊接在第二防护罩11中部的支撑块连接座20上。支撑块18设计,除了支撑作用,还在于确保电动推杆17和第一防护罩的中心轴线处在同一水平面,进而确保充电接触插头14能够在电动推杆17的推动下,水平前移或者后缩。
[0024]进一步地,为减少恶劣的工作环境对自动充电桩3内部机器的影响,可将智能小车和自动充电桩3分别放置在相邻两个独立的空间内,并在其共用的墙体2上打出可供第二防护罩11穿过的通孔。智能小车及其充电部1位于墙体2左侧,第二防护罩11通过第二防护罩右连接支架21和第二防护罩左连接支架22螺接固定在墙体2右侧上,第二防护罩上盖板13安设于第二防护罩11上方,对电动推杆17起到保护作用,第二防护罩11下方含有第二支撑座固定螺母23,用于与第二支撑座12连接,从而使从自动充电装置立于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小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小车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包括与小车电连接的充电接触头,所述充电接触头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活动连接有用于防护充电接触头的第一防护门;自动充电桩,所述自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接触插头,所述充电接触插头外套设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远离充电接触插头一端外侧设置有可推动其水平移动的伸缩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伸缩组件外套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第二支撑座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贴近第一防护罩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防护门;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小车与充电接触插头的距离;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智能小车无线传输连接,与所述充电接触插头、伸缩组件和测距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建江鲁劲松王召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波斯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