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8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该技术方案针对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位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位是指容器中液体介质上端面的高低位置,对于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容器,为掌握其内部液体的余量,往往加装液位计对液位加以显示。基于液体自身的浮力、压力或反射能力,现有技术中开发了磁浮式、压力式、超声波式、声呐波式、音叉振动式等多种类型的液位计,可应对绝大部分工况环境。也就是说,目前,在液位检测的原理和技术实现方式上已经较为成熟。
[0003]连通管式液位计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液位计类型,虽然其成本较低、安装简便、使用和维护都较为方便。然而,目前常规连通管式液位计不适用于高粘性液体。高粘性液体的径向阻力较大、对管壁的附着力较大,尤其在冬季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此时将很难客观反应容器中的真实液位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以解决常规液位计不适用于高粘性料液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水平管体,过渡腔,竖直管体,透明管壁,刻度线,端头,通气孔,接头,锥形部,电热盘管,支架,接线座,其中,水平管体连接至过渡腔,在过渡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体,在竖直管体的侧壁上具有透明管壁,在透明管壁上标记有刻度线,在竖直管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头,在端头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在水平管体的端部设置有接头,在水平管体的中部具有锥形部,在竖直管体的侧壁中固定连接有电热盘管,在竖直管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在支架上连接有接线座,电热盘管的供电线路连接至接线座。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盘管电性连接。
[0008]作为优选,端头与竖直管体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处垫置有生料带。
[0009]作为优选,锥形部和接头均呈环形,锥形部、接头、水平管体三者的轴线相互重合。
[0010]作为优选,过渡腔的外壁呈正方体形状,水平管体与竖直管体的直径相等。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该技术方案针对温度

粘度正相关型液体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液位监测装置。具体来看,本技术以水平管体和竖直管体构成主体结构,二者以过渡腔相连接,其中水平管体与待测容器相连,可将待测容器中的液体引入过渡腔,并依靠静压力进入竖直管体;为了克服液体粘度过大、在竖直管体中上行不顺畅的问题,本技术在竖直管体上增设了电热盘管,可对液体起到加热作用,从而适当降低液体粘度,缓解其对管壁的附着,进而真实反应容器内的液位情况。竖直管体内的液面可由透明管壁显示,使用者可结合刻度线评价具体液面高度。本技术尤其适用于高粘
性液体,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中:
[0015]1、水平管体
ꢀꢀꢀꢀꢀꢀ
2、过渡腔
ꢀꢀꢀꢀꢀꢀꢀꢀ
3、竖直管体
ꢀꢀꢀꢀꢀꢀ
4、透明管壁
[0016]5、刻度线
ꢀꢀꢀꢀꢀꢀꢀꢀ
6、端头
ꢀꢀꢀꢀꢀꢀꢀꢀꢀꢀ
7、通气孔
ꢀꢀꢀꢀꢀꢀꢀꢀ
8、接头
[0017]9、锥形部
ꢀꢀꢀꢀꢀꢀꢀꢀ
10、电热盘管
ꢀꢀꢀꢀꢀ
11、支架
ꢀꢀꢀꢀꢀꢀꢀꢀꢀ
12、接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9]实施例1
[0020]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水平管体1,过渡腔2,竖直管体3,透明管壁4,刻度线5,端头6,通气孔7,接头8,锥形部9,电热盘管10,支架11,接线座12,其中,水平管体1连接至过渡腔2,在过渡腔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体3,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具有透明管壁4,在透明管壁4上标记有刻度线5,在竖直管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头6,在端头6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7,在水平管体1的端部设置有接头8,在水平管体1的中部具有锥形部9,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中固定连接有电热盘管10,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1,在支架11上连接有接线座12,电热盘管10的供电线路连接至接线座12。
[0021]实施例2
[0022]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水平管体1,过渡腔2,竖直管体3,透明管壁4,刻度线5,端头6,通气孔7,接头8,锥形部9,电热盘管10,支架11,接线座12,其中,水平管体1连接至过渡腔2,在过渡腔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体3,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具有透明管壁4,在透明管壁4上标记有刻度线5,在竖直管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头6,在端头6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7,在水平管体1的端部设置有接头8,在水平管体1的中部具有锥形部9,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中固定连接有电热盘管10,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1,在支架11上连接有接线座12,电热盘管10的供电线路连接至接线座12。同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盘管10电性连接。端头6与竖直管体3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处垫置有生料带。锥形部9和接头8均呈环形,锥形部9、接头8、水平管体1三者的轴线相互重合。过渡腔2的外壁呈正方体形状,水平管体1与竖直管体3的直径相等。
[0023]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位智能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管体(1),过渡腔(2),竖直管体(3),透明管壁(4),刻度线(5),端头(6),通气孔(7),接头(8),锥形部(9),电热盘管(10),支架(11),接线座(12),其中,水平管体(1)连接至过渡腔(2),在过渡腔(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管体(3),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具有透明管壁(4),在透明管壁(4)上标记有刻度线(5),在竖直管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头(6),在端头(6)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7),在水平管体(1)的端部设置有接头(8),在水平管体(1)的中部具有锥形部(9),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中固定连接有电热盘管(10),在竖直管体(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铮许贵斌魏来梁超刘金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等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