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英专利>正文

除汗防臭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8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汗防臭鞋,在基底(1)上设置一圈凸缘(3),在其凸缘(3)内设置若干个凸柱(4),相邻凸柱(4)之间形成集气沟槽(8),在基底(1)脚心处设横向凸台(5),在凸台(5)两侧分别设置排气/进气管(6),该排气/进气管(6)的下端设有通气口(9)。当脚掌或脚根用力着地时,凸柱(4)受力挤压,集气沟槽(8)内的脚汗和脚气被挤出,通过排气/进气管(6)排出鞋外,当脚掌或脚根离地时,凸柱(4)回弹,集气沟槽(8)腔体瞬间放大,新鲜空气通过排气/进气管(6)进入鞋内。这样在穿鞋者走路过程中就完成了彻底换气,有效避免穿鞋者脚部出汗,排出脚气,保持鞋子内部的干爽,提升了穿鞋的舒适感。提升了穿鞋的舒适感。提升了穿鞋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汗防臭鞋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鞋的
,特别是一种除汗防臭鞋。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人们穿着的鞋子是花样繁多,但功能单一,消除不掉汗潮对脚的浸蚀,好多年经人脚出的汗,袜子能拧出水来。把脚长期浸泡在潮湿的鞋内,很容易出现脚肿胀、糜烂,严重的会影响正常行走,甚者可能需要切掉脚趾。中国专利(CN210054780U)公开了一种可换气装置鞋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挤压脚跟处的气囊,把脚掌处集气沟槽内积存的脚汗臭气,由鞋底侧部排气口排出。但该专利技术仅采用在脚后跟位置设置气囊,对整个鞋腔内部进行全面的换气效果不好。中国专利(CN113208229A)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外循环除汗的鞋子,该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底内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进气单向阀和第二进气单向阀,实现外部新鲜空气可抽入鞋腔内部,有效保持鞋内空气流通,提高舒适性;又可通过第一出气排汗单向阀和第二出气排汗单向阀,实现将整个脚掌所接触部分的臭气或脚汗排出到鞋腔外部,实现整个鞋子的内外循环除汗过程,有效解决了易出脚汗的问题,提高鞋子的舒适性,还通过采用中底内的各空腔,利用人体行走时重力势能的转化过程,实现各空腔以类似弹性气囊的方式收缩或扩张,进而为进气过程或出气排汗过程提供启动力。但该专利技术方案结构复杂,加工繁琐,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整个鞋底腔内换气,彻底排除鞋内脚汗脚气,而且又是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的除汗防臭鞋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除汗防臭鞋包括鞋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和透气垫,所述基底上表面设置一圈凸缘,所述鞋邦和透气垫与其凸缘密封连接,所述基底上表面且在其凸缘内设置若干个凸柱,所述相邻凸柱之间设有一定间距而形成集气沟槽,在所述基底上表面且在脚心处设横跨脚心的凸台,相对应地在透气垫下表面设置与凸台密接配合的带状槽沟,在所述凸台两侧且紧邻凸缘分别设置排气/进气管,该排气/进气管的下端设有供与集气沟槽连通的通气口,所述排气/进气管的顶端向上伸出透气垫和鞋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鞋邦包括鞋面和鞋里,所述排气/进气管固定于所述鞋面和鞋里的夹层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排气/进气管顶端口处设密封盖。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凸台、凸柱高度相同。
[0010]本技术在基底上表面设置若干个凸柱,这样在基底腔内凸柱与凸柱之间形成了若干个集气沟槽,穿鞋者走路时通常是脚根和脚掌交替用力着地,当脚掌或脚根用力着地时,凸柱受力挤压,集气沟槽受到透气垫挤压,其内的脚汗和脚气被挤出而排出鞋外,当脚掌或脚根离地时,凸柱回弹,集气沟槽瞬间放大,形成抽气囊,新鲜空气通过排气/进气管的通气口进入集气沟槽,然后通过透气垫进入鞋内,这样在穿鞋者走路过程中就实现了换
气,从而保持鞋子内部的干爽,有效避免穿鞋者脚部出汗,排出脚气,提升穿鞋的舒适感。本技术的凸台将基底从脚心处分为脚掌、脚跟两个腔,这样有效防止脚跟着地时脚跟处集气沟槽内的脚汗、脚气蹿到脚掌集气沟槽内,反之,脚掌着地时脚掌处集气沟槽内的脚汗、脚气蹿到脚跟集气沟槽内,而不能彻底把脚汗、脚气排出鞋外。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除汗防臭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A—A向剖示图。
[0013]图中所示:1

基底,2

透气垫,3

凸缘,4

凸柱,5

凸台,6

排气/进气管,7

密封盖,8

集气沟槽,9

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除汗防臭鞋包括鞋邦、鞋底,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底1和透气垫2,基底1上表面设置一圈凸缘3,鞋邦和透气垫2均与其凸缘3密封连接,基底上就形成可贮存脚汗、脚气的腔体。本技术在基底1上表面且在其凸缘3内设置若干个凸柱4,该凸柱4可为圆柱体,也可为棱柱体,相邻凸柱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各个凸柱4之间就形成集气沟槽8腔体,基底1上表面且在脚心处设横向凸台5,相对应地在透气垫2下表面设置与凸台5密接配合地带状槽沟,凸台5将基底1从脚心处分为脚掌、脚跟两个腔。人们在走路时,前脚掌和脚跟与鞋底紧贴,当脚掌脱离鞋底,脚跟与鞋底紧贴,给凸柱4产生压力,反之脚跟脱离鞋底,脚掌与鞋底紧贴,给凸柱4产生压力,随着走路的进行,脚掌、脚跟与鞋底的结合状态不断变化,脚掌和脚跟下方两个腔体由于凸柱4受力收缩和回弹,而形成脚掌和脚跟下方集气沟槽8腔体的排气和进气。本技术的两个排气/进气管6既可进气也可出气,分别设在凸台5两侧且紧邻凸缘3,其排气/进气管6的下端通过通气口9与集气沟槽8腔体相通,而排气/进气管6的顶端开口向上伸出透气垫2和鞋邦。本技术的排气/进气管6底端固定在基底1上,在透气垫2与排气/进气管6接触处开圆洞,然后二者用胶密封。在排气/进气管6底部开一个大点的通气口9,也可开多个小点的通气口9,通气口9与集气沟槽8腔体连通。由于本技术排气/进气管6口向上设计,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物体由排气/进气口进入,比如沙子、碎石等细碎固体,也可防止地面水进入鞋内,保证鞋子的防水和防尘效果。
[0015]本技术的鞋邦包括鞋面和鞋里,排气/进气管6固定在鞋面和鞋里的夹层内,且排气/进气管6只在鞋内侧设置一对即可,这样既不影响排气/进气,也不会降低穿鞋者的舒适感与美观。
[0016]本技术还可在排气/进气管6顶端设密封盖7,该密封盖7可采用胶堵或软塞。到冬季或穿鞋者不需除汗、排气时,就可用密封盖7把排气/进气管6口封上。
[0017]本技术的凸台5、凸柱4高度相同,透气垫3与凸台5、凸柱4结合紧密,这样可使集气沟槽8腔体的正压、负压之间转换完全,脚汗、脚气就可彻底从集气沟槽8到排气/进气管9排出,而新鲜空气通过排气/进气管9进入集气沟槽8,再通过透气垫2进入鞋内,这样在穿鞋者走路过程中就实现了鞋里充分换气,有效避免穿鞋者脚部出汗,排出脚气,大大提升穿鞋的舒适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汗防臭鞋,该鞋包括鞋邦、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底(1)和透气垫(2),所述基底(1)上表面设置一圈凸缘(3),所述鞋邦和透气垫(2)与其凸缘(3)密封连接,所述基底(1)上表面且在其凸缘(3)内设置若干个的凸柱(4),所述相邻凸柱(4)之间设有一定间距而形成集气沟槽(8),在所述基底(1)上表面且在脚心处设横跨脚心的凸台(5),相对应地在透气垫(2)下表面设置与凸台(5)密接配合的带状槽沟,在所述凸台(5)两侧且紧邻凸缘(3)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