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英专利>正文

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35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斑马线自动抚平和自动铺洒白色荧光粉的斑马线施工装置。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矩形框,所述矩形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底部内侧;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一侧;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斑马线自动抚平和自动铺洒白色荧光粉的效果,本装置在移动施工时会带动抚平板来回移动进行抚平,抚平转筒与地面接触且转动对斑马线进行二次抚平,抚平板来回移动时,会带动挡板来回移动,使得矩形漏斗内的白色荧光粉间歇性洒落,达到均匀铺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街道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又叫斑马线,它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世界各国都将斑马线作为行人过马路的安全通道,就是要绝对保障行人过马路的安全。随着汽车的日益剧增,对斑马线不断摩擦,需要对斑马线进行翻新,或者是修建新道路时需要施工制作斑马线,但是在施工人员进行翻新或者制作时可以发现,施工方法大多是一人拉着一个矩形框,一人往矩形框内进行放料的同时还需对斑马线进行抚平,然后还需一人在抚平好的斑马线上撒白色荧光粉,此方法较耗人力,由于白色荧光粉是手动铺洒,可能会铺洒不均匀。基于上述施工制作斑马线时所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斑马线自动抚平和自动铺洒白色荧光粉的斑马线施工装置来克服以上手动抚平不方便、手动铺洒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施工制作斑马线时,存在手动抚平不方便,手动铺洒白色荧光粉不均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斑马线自动抚平和自动铺洒白色荧光粉的斑马线施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支撑整个装置;矩形框,所述矩形框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底部内侧;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一侧;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中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有直行轮,所述直行轮转动式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底部两侧,一侧所述直行轮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推把,所述推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侧上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放料机构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存储桶,所述存储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顶部中间;圆形盖板,所述圆形盖板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存储桶顶部;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圆形盖板顶部一侧;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在所述存储桶底部中心位置;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设置在所述分流管靠近所述推把的一侧上部;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在所述阀门开关与所述分流管之间;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该第二绕线轮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同侧;凹槽,所述凹槽开在所述推把一侧,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绕线轮位于同侧;拉杆,所述拉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拉杆与所述凹槽一侧内壁之间;拉线,所述拉线设置在阀门开关上,该拉线绕过所述第一绕线轮和所述第二绕线轮与所述拉杆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抚平板,所述抚平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矩形框内侧左壁;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在左后侧的所述直行轮的转动轴上;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该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转杆,所述转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端;推杆,所述推杆转动式设置在所述转杆顶部一侧,该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抚平板顶部转动式连接;抚平转筒,所述抚平转筒分别转动式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下部;矩形漏斗,所述矩形漏斗连接设置在两侧所述连接杆之间;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矩形漏斗底部两侧;推动架,所述推动架滑动式设置在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推动架之间;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推动架上靠近矩形漏斗的一侧;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抚平板顶部一侧,该所述推板与所述推动架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对斑马线自动抚平和自动铺洒白色荧光粉的效果。2、本装置在移动施工时会带动抚平板来回移动进行抚平,抚平转筒与地面接触且转动对斑马线进行二次抚平。3、抚平板来回移动时,会带动挡板来回移动,使得矩形漏斗内的白色荧光粉间歇性洒落,达到均匀铺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放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安装架,2、矩形框,3、移动机构,31、直行轮,32、连接板,33、推把,4、放料机构,41、固定架,42、存储桶,43、圆形盖板,44、把手,45、分流管,46、阀门开关,47、扭力弹簧,48、第一绕线轮,49、第二绕线轮,410、凹槽,411、拉杆,412、第一弹簧,413、拉线,5、抚平板,6、第一转轴,7、第一锥齿轮,8、第一安装座,9、第二转轴,10、第二锥齿轮,11、转杆,12、推杆,13、抚平转筒,14、连接杆,15、矩形漏斗,16、第二安装座,17、推动架,18、第二弹簧,19、挡板,20、推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实施例1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矩形框2、移动机构3和放料机构4,安装架1底部中间设有矩形框2,安装架1右侧设有移动机构3,安装架1顶部中间设有放料机构4。移动机构3包括有直行轮31、连接板32和推把33,安装架1底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直行轮31,直行轮31一侧的数量为两个,安装架1顶部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板32,该连接板32位于安装架1顶部右侧,两侧连接板32右侧上部之间设有推把33。放料机构4包括有固定架41、存储桶42、圆形盖板43、把手44、分流管45、阀门开关46、扭力弹簧47、第一绕线轮48、第二绕线轮49、拉杆411、第一弹簧412和拉线413,安装架1顶部左侧设有固定架41,固定架41顶部中间设有存储桶42,存储桶42顶部转动式设有圆形盖板43,圆形盖板43顶部前侧设有把手44,存储桶42底部设有分流管45,分流管45右侧上部设有阀门开关46,阀门开关46与分流管45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47,安装架1顶部前侧中间设有第一绕线轮48,该第一绕线轮48位于固定架41和前侧连接板32之间,安装架1顶部前侧中间设有第二绕线轮49,该第二绕线轮49位于第一绕线轮48前侧,推把33前侧右部开有凹槽410,凹槽410中滑动式设有拉杆411,拉杆411与凹槽410右壁连接有第一弹簧412,阀门开关46设有拉线413,拉线绕过第一绕线轮48和第二绕线轮49与拉杆411连接。当要施工制作斑马线或者对旧斑马线进行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用于支撑整个装置;/n矩形框(2),所述矩形框(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底部内侧;/n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一侧;/n放料机构(4),所述放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矩形框(2),所述矩形框(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底部内侧;
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一侧;
放料机构(4),所述放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中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其特征是:移动机构(3)包括有:
直行轮(31),所述直行轮(31)转动式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底部两侧,一侧所述直行轮(31)的数量为两个;
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一侧;
推把(33),所述推把(3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一侧上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斑马线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放料机构(4)包括有:
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远离所述连接板(32)的一侧;
存储桶(42),所述存储桶(42)设置在所述固定架(41)顶部中间;
圆形盖板(43),所述圆形盖板(43)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存储桶(42)顶部;
把手(44),所述把手(44)设置在所述圆形盖板(43)顶部一侧;
分流管(45),所述分流管(45)设置在所述存储桶(42)底部中心位置;
阀门开关(46),所述阀门开关(46)设置在所述分流管(45)靠近所述推把(33)的一侧上部;
扭力弹簧(47),所述扭力弹簧(47)连接在所述阀门开关(46)与所述分流管(45)之间;
第一绕线轮(48),所述第一绕线轮(48)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一侧,
第二绕线轮(49),所述第二绕线轮(49)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顶部一侧,该第二绕线轮(49)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48)同侧;
凹槽(410),所述凹槽(410)开在所述推把(33)一侧,且所述凹槽(410)与所述第一绕线轮(48)位于同侧;
拉杆(411),所述拉杆(411)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凹槽(410)中;
第一弹簧(412),所述第一弹簧(412)连接在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