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69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中部的活塞连杆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内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头、内活塞和活塞内套管,内活塞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活塞连杆穿过活塞内套管顶部并且与内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在凸起的上方,活塞内套管的侧壁设有通孔;活塞头和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的外壁与凸起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该装置能封闭以及缓慢或快速释放液体,调节气压;一体化设计能够消除活塞执行机构在运行中脱落现象,减少设备故障,利于后期单调设备维护。单调设备维护。单调设备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焦炉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活塞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既可用于在线升级焦炉、又可用于新建焦炉的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的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炉,一种通常由耐火砖和耐火砌块砌成的炉子,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用煤炼制焦炭的窑炉,是炼焦的主要热工设备。现代焦炉是指以生产冶金焦为主要目的、可以回收炼焦化学产品的水平室式焦炉,由炉体和附属设备构成。焦炉炉体由炉顶、燃烧室和炭化室、斜道区、蓄热室等部分,并通过烟道和烟囱相连。现代焦炉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但由于装煤方式、供热方式和使用的燃料不尽相同,又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0003]现在线运行焦炉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控制,主要是通过分段集气管压力调节来实现。在焦炉生产中由于各个炭化室所处的生产状态不同,易造成单个炭化室内荒煤气的压力波动。在装煤及结焦初期,荒煤气发生量较大,炭化室底部荒煤气压力过大,会造成焦炉装煤孔、炉墙、炉门、炉体等多处发生荒煤气无组织窜漏,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在结焦末期,荒煤气发生量小,炭化室底部易形成荒煤气负压,空气被漏吸入炭化室内,造成焦炭烧损和炉体损坏。
[0004]因此,根据焦炉运行的特点,开发能够与单个炭化室连接的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以及既可用于在线升级焦炉、又可用于新建焦炉的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的阀芯结构,从而解决单个炭化室内荒煤气的压力波动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可用于在线升级焦炉、又可用于新建焦炉的单炭化室荒煤气压力调节的活塞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中部的活塞连杆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所述内活塞装置包括活塞头、内活塞和活塞内套管,所述内活塞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活塞连杆穿过活塞内套管顶部并且与内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在凸起的上方,活塞内套管的侧壁设有通孔;活塞头和活塞内套管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的外壁与凸起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
[0008]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内套管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活塞内套管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的顶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的下端开口。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塞内套管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的顶端通过封盖固定密封连接,活塞连杆穿过封盖。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凸起的位置高于活塞外套管的下端开口。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内活塞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块,活塞连杆通过该连接块与内活塞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块与内活塞内壁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
[0012]作为优选,所述内活塞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状态,或者均为开孔状态,或者一个为开口状态,另一个为开孔状态。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上下宽度一致的条状通孔,或者为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条状开孔,通孔均匀分布在活塞内套管的侧壁。所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是指宽度可以梯度变化,每个梯度可以采用侧边倾斜的梯形状结构(梯形竖条状开孔),也可以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台阶形竖条状开孔),或者宽度可以无规则变化,或者整个开孔呈细倒V型的形状等,只要能达到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目的即可。
[0014]作为优选,所述内活塞的侧壁高度大于凸起上方活塞内套管侧壁的高度。
[0015]作为优选,所述活塞连杆和活塞调节气缸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6]所述活塞内套管内壁上的通孔为条形通孔,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随着内活塞的升高,通孔的开口面积迅速减小,液体排放量会更快速的减少;反之,随着内活塞的降低,通孔的开口面积迅速提高,液体排放量也会更快速的增加。
[00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装置中,内活塞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调节液体流量,活塞头能够与其他部件开口相匹配,起到阀芯的作用,两者相结合,能够达到封闭以及缓慢和快速释放液体的目的;此外,活塞外套管的设计,能够与其他部件匹配,活塞头和活塞内套管整体向上移动时,不会被其他部件遮挡活塞内套管上的通孔。同时,活塞外套管上没有开孔,与其他部件相对位置变化时,也不会破坏其他部件的密封状态。
[0018]最后,该装置上部连接活塞调节气缸,下部连接内活塞机构,一体化设计,能够消除活塞执行机构在运行中脱落现象,减少设备运行中的故障,有利于后期单调设备维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活塞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活塞装置的活塞内套管侧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活塞装置的内活塞装置中液体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1、中部的活塞连杆2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3;内活塞装置1包括活塞头11、内活塞12和活塞内套管13,内活塞12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13,活塞连杆2穿过活塞内套管13顶部并且与内活塞12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13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11,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15,在凸起15的上方,活塞内套管13的侧壁设有通孔16;活塞头11和活塞内套管13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12的外壁与凸起15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2的带动下上下
滑动,内活塞12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
[0025]活塞内套管13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14,活塞内套管13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14的顶端通过封盖17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14的下端开口,活塞连杆2穿过封盖17,凸起15的位置高于活塞外套管14的下端开口。
[0026]内活塞12的内壁固定有连接块,活塞连杆2通过该连接块与内活塞12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块与内活塞12内壁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内活塞12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状态,或者均为开孔状态,或者一个为开口状态,另一个为开孔状态。
[0027]通孔16为竖直的条形通孔,均匀分布在活塞内套管(13)的侧壁,且其宽度呈现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梯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梯度采用侧边竖直宽度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即整体呈台阶形竖条状开孔)。内活塞12的侧壁高度大于凸起15上方活塞内套管13侧壁的高度。活塞连杆2和活塞调节气缸3通过连接件23连接。
[0028]本技术活塞装置的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内活塞装置(1)、中部的活塞连杆(2)和顶部的活塞调节气缸(3);所述内活塞装置(1)包括活塞头(11)、内活塞(12)和活塞内套管(13),所述内活塞(12)外部套有活塞内套管(13),活塞连杆(2)穿过活塞内套管(13)顶部并且与内活塞(12)固定连接,活塞内套管(13)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头(11),内壁设有一圈连续的水平方向凸起(15),在凸起(15)的上方,活塞内套管(13)的侧壁设有通孔(16);活塞头(11)和活塞内套管(13)的下端均设有开口,内活塞(12)的外壁与凸起(15)的一圈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能够在活塞连杆(2)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内活塞(12)的内部能够使液体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套管(13)的上端套有活塞外套管(14),活塞内套管(13)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14)的顶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活塞外套管(14)的下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调节液体排放的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套管(13)的顶端和活塞外套管(14)的顶端通过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宁徐守国王雅伦陈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