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51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其中,内锅包括:锅本体,锅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内锅进风口,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低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内锅进风口的边缘具有向锅本体的外侧翻卷的压边,压边与锅本体的侧壁相贴合。避免在内锅进风口处出现表面起皱等缺陷,降低坏品率,提高内锅的生产效率。提高内锅的生产效率。提高内锅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和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内锅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侧进风空气炸锅等烹饪器具,大多采用离心风机,将空气从内锅的侧面吸入风机后吹向发热组件,空气被发热组件加热成热空气后再吹入内锅中,如此循环。其中,内锅的侧壁的上边缘具有U形缺口,热空气通过U 形缺口通入内锅中,并为U形缺口配置翻边结构,以避免刮伤用户。但在生产过程中,U形缺口处易出现起皱等缺陷,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内锅。
[000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内锅包括:锅本体,锅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内锅进风口,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低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内锅进风口的边缘具有向锅本体的外侧翻卷的压边,压边与锅本体的侧壁相贴合。
[0007]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内锅,通过在锅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内锅进风口,并使内锅进风口与锅本体的上边缘具有一定间距,在加工内锅进风口的过程中,不易在内锅进风口处出现表面起皱等缺陷,降低坏品率,从而提高内锅的生产效率。而且,使内锅进风口的边缘具有向锅本体的外侧翻卷的压边,将压边压合在锅本体的侧壁上,一方面能够避免内锅进风口的边缘刮伤用户,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内锅进风口的结构强度,避免内锅进风口处形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易表面起皱,保证生产效率
[0008]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进风口呈矩形,且边角具有圆角。结构简单,有利于与呈长方体的发热组件相配合。而且有利于通过冲压切料、翻边、压边形成内锅进风口,使压边均匀分布在内锅进风口的四周,表面顺滑无褶皱。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间距 W1的取值范围为3mm至10mm。若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距离过近,二者之间的结构很容易弯曲,甚至断裂。若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距离过远,会使内锅进风口的高度较低,很可能直接向内锅中的食材吹热风,导致食材靠近内锅进风口的一侧温度过高,而相背的一侧温度较低,影响食材受热均匀性。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间距W1在3mm至10mm 之间,可保证锅本体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内锅中食材均匀受热,而且避免了内锅进风口和内锅出风口距离较近而导致食材未充分加热即流出。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小于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与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间距W1。避免向上翻卷的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凸出于锅
本体的上边缘,保证产品外观效果。
[0012]进一步地,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的取值范围为1mm 至5mm。若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较短,不易成型。若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较长,会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压边在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在1mm至5mm之间,节省材料,节约成本,而且,不易出现褶皱情况。
[001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中框,中框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侧壁设置有中框进风口;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内锅,内锅设置在容纳腔内;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对应于中框进风口设置在中框的外侧,发热组件具有供热出口,供热出口经中框进风口连通内锅进风口。
[0014]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内锅,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此外,将内锅放置在中框的容纳腔内,使内锅进风口连通中框进风口,再连通位于中框进风口一侧的发热组件的供热出口,有利于发热组件加热后的热空气经供热出口、中框进风口和内锅进风口进入内锅中,实现对食材的加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进风口的下边缘不高于供热出口的下边缘,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不低于供热出口的下边缘。内锅进风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与供热出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相平齐,或位于供热出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的外侧。
[0016]在这些实施例中,沿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具体为从发热组件所在方向至内锅所在方向,使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下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不会对供热出口进行遮挡,有利于使热空气充分、顺畅地进入内锅中。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进风口的下边缘不高于内锅进风口的下边缘,中框进风口的上边缘不低于内锅进风口的上边缘。中框进风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与内锅进风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相平齐或位于内锅进风口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的外侧。
[0018]在这些实施例中,沿热空气的流动方向,使中框进风口的上边缘、下边缘和左右边缘均不会对内锅进风口进行遮挡,并不会干涉热空气充分流向内锅进风口,有利于热空气顺畅地进入内锅中。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进风口、中框进风口和供热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分布。也即内锅进风口的中心、中框进风口的中心和供热出口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保证热空气大致沿水平方向流动能够顺畅流入内锅中。
[0020]进一步地,中框进风口的宽度大于等于内锅进风口的宽度,中框进风口的高度大于等于内锅进风口的高度;内锅进风口的高度L1大于等于供热出口的高度L2,内锅进风口的宽度L3大于等于供热出口的宽度L4。使得中框进风口和内锅进风口并不会遮挡供热出口的边缘,对热空气进行阻碍,有利于热空气顺利进入内锅中,保证加热效率。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进风口的边缘具有向容纳腔的外侧凸出的安装筒,发热组件设置在安装筒内。一方面有利于发热组件快速对准中框进风口进行组装;另一方面使发热组件被安装筒包围,进而使中框进风口的边缘位于供热出口的外围,有利于热空气顺畅进入中框进风口。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件和套设在发热件外侧的隔热罩,隔热罩朝
向中框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供热出口。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锅本体的侧壁还设置有多个内锅出风口,多个内锅出风口位于内锅进风口的下方,容纳腔的腔侧壁还包括多个中框出风口,多个中框出风口位于中框进风口的下方。使锅本体中的热空气能够经多个内锅出风口、多个中框出风口排出,实现热空气循环。此外,使多个内锅出风口位于内锅进风口的下方,有利于热空气向内锅底部流动而后经多个内锅出风口排出,有利于热空气均匀分布在内锅中,保证烹饪效果。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内锅出风口和多个中框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连通的通风面积占多个内锅出风口的开口面积的80%以上。
[0025]若多个内锅出风口和多个中框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连通的通风面积过小,则只能有很少的一部分热空气顺畅从多个中框出风口排出,大部分热空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内锅进风口(111),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上边缘低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边缘具有向所述锅本体的外侧翻卷的压边(112),所述压边(112)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呈矩形,且边角具有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上边缘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间距W1的取值范围为3mm至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112)在所述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小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上边缘与所述锅本体的侧壁的上边缘的间距W1;所述压边(112)在所述锅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W2的取值范围为1mm至5mm。5.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中框(20),所述中框(20)具有容纳腔(210),所述容纳腔(210)的腔侧壁设置有中框进风口(212);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10),所述内锅(1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0)内;发热组件(30),所述发热组件(30)对应于所述中框进风口(212)设置在所述中框(20)的外侧,所述发热组件(30)具有供热出口(331),所述供热出口(331)经所述中框进风口(212)连通所述内锅进风口(1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下边缘不高于所述供热出口(331)的下边缘,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上边缘不低于所述供热出口(331)的下边缘,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与所述供热出口(331)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相平齐,或位于所述供热出口(331)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的外侧;和/或所述中框进风口(212)的下边缘不高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下边缘,所述中框进风口(212)的上边缘不低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的上边缘,所述中框进风口(212)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相平齐或位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相对分布的两个侧边缘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进风口(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