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51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其中,内锅包括:内锅底壁和内锅侧壁,内锅侧壁和内锅底壁围合成烹饪腔,内锅侧壁包括倾斜侧壁,倾斜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风的第一出风口;其中,在内锅的高度方向上,倾斜侧壁的底部向烹饪腔的内部方向倾斜。增加了通风空间,有利于内锅中的热空气经第一出风口、通风空间进入中框上的第二出风口,减小风阻,从而提高热风循环利用率,提高烹饪效果。提高烹饪效果。提高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和烹饪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内锅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侧进风空气炸锅,大多采用离心风机,将空气从内锅的侧面吸入风机后吹向发热组件,空气被发热组件加热成热空气后再吹入内锅中,如此循环。但空气炸锅的出风量较小,不利于热空气的回流,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内锅。
[000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锅,内锅包括:内锅底壁和内锅侧壁,内锅侧壁和内锅底壁围合成烹饪腔,内锅侧壁包括倾斜侧壁,倾斜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排风的第一出风口;其中,在内锅的高度方向上,倾斜侧壁的底部向烹饪腔的内部方向倾斜。
[0007]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具有内锅底壁和内锅侧壁,使内锅侧壁包括倾斜侧壁,在倾斜侧壁上设置用于排风的第一出风口,使烹饪腔内的空气能够经第一出风口排出,并使倾斜侧壁的底部向烹饪腔的内部方向倾斜,则在内锅装入烹饪器具的中框中后,相较于内锅侧壁竖向延伸与中框侧壁相平行,二者距离较近的方案,第一出风口所在的倾斜侧壁与中框的侧壁之间的通风空间会增大,有利于内锅中的热空气经第一出风口、通风空间顺利进入中框上的第二出风口,减小风阻,从而提高热风循环利用率,提高烹饪效果。
[0008]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侧壁与铅垂线的夹角A满足:3
°
≤A≤30
°
。若倾斜侧壁倾斜的角度过小,风阻依然较大,若倾斜侧壁倾斜的角度过大,则会增加内锅的占用空间,造成烹饪器具体积较大。因此,使倾斜侧壁与铅垂线的夹角A在3
°
至30
°
之间,可减小风阻,保证通风效果,并使内锅的尺寸较为合理。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侧壁还包括沿铅锤方向延伸的多个竖直侧壁,多个竖直侧壁在周向上连续分布并与倾斜侧壁首尾相连。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靠近倾斜侧壁的底部设置。使得内锅中的热空气能够流至内锅的底部经第一出风口排出,有利于热空气在烹饪腔内均匀分布,保证烹饪效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包括集中分布的多个第一子出风口。保证内锅侧壁的结构强度。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上方。使热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内锅,再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内锅,实现热风循环。此外,将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的下方,有利于热空气的回流。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侧壁的顶部具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为第一进风口,用于进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侧壁上避让倾斜侧壁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分布的手柄。方便用户握持手柄取放内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侧壁的上边缘具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用于内锅的搭接连接。例如将内锅搭设在中框中,放置方便。
[001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中框,中框围合成容纳腔,容纳腔的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内锅,内锅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倾斜侧壁与容纳腔的腔侧壁之间为从上至下逐渐扩大的出风腔,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均与出风腔连通。
[0018]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内锅,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此外,倾斜侧壁与容纳腔的腔侧壁之间为通风空间,也即出风腔,由于出风腔从上至下逐渐扩大,空间较大,有利于减小风阻,实现热空气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后经第二出风口顺利排出。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侧壁为内锅侧壁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侧壁。可在放置内锅时,使倾斜侧壁对准中框的第二出风口所在位置,保证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的上边缘与倾斜侧壁的最短间距L1满足:3mm≤L1≤15mm。若第二出风口的上边缘与倾斜侧壁的最短间距L1过小,则此处风阻较大,不利于热空气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上边缘排出,若第二出风口的上边缘与倾斜侧壁的最短间距L1过大,则会增加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因此,使第二出风口的上边缘与倾斜侧壁的最短间距L1在3mm至15mm之间,可保证热空气顺畅排出,避免烹饪器具体积过大。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为集中分布的多个第二子出风孔。有利于保证中框的侧壁,也即容纳腔的腔侧壁的结构强度。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腔侧壁上还具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用于与内锅的第一进风口连通;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和导风筒,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连通,风机的入口与导风筒的出口连通,导风筒的入口与第二出风口连通。风机能够将热空气经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送入内锅中,内锅中的热空气能够经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导风筒进入风机中,实现热风循环。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腔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手柄凹槽,用于避让内锅的手柄。也即内锅上的手柄能够经手柄凹槽外露,一方面避免内锅放置在中框中后,与中框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方便用户握持手柄。
附图说明
[0024]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25]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0029]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0030]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中框的剖视示意图;
[0032]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爆炸示意图。
[0033]附图标号说明:
[0034]10内锅,110内锅底壁,120内锅侧壁,121倾斜侧壁,122第一出风口,123第一进风口,124竖直侧壁,125手柄安装部,126翻边结构,127手柄,130烹饪腔,20中框,210容纳腔,211第二出风口,212第二进风口,213手柄凹槽,214腔侧壁,30出风腔,40风机,50导风筒,60发热组件,610发热件,620测温件,630隔热罩,70锅盖组件,80导风罩,90壳体,910上壳,92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内锅10和烹饪器具。然而,本申请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包括:内锅底壁(110)和内锅侧壁(120),所述内锅侧壁(120)和所述内锅底壁(110)围合成烹饪腔(130),所述内锅侧壁(120)包括倾斜侧壁(121),所述倾斜侧壁(121)上设置有用于排风的第一出风口(122);其中,在所述内锅(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倾斜侧壁(121)的底部向所述烹饪腔(130)的内部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侧壁(121)与铅垂线的夹角A满足:3
°
≤A≤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侧壁(120)还包括沿铅锤方向延伸的多个竖直侧壁(124),多个竖直侧壁(124)在周向上连续分布并与所述倾斜侧壁(121)首尾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2)靠近所述倾斜侧壁(121)的底部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出风口(122)包括集中分布的多个第一子出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侧壁(12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口(123),所述第一进风口(123)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2)的上方;或所述倾斜侧壁(121)的顶部具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为第一进风口(123),用于进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侧壁(120)上避让所述倾斜侧壁(121)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分布的手柄(127);和/或所述内锅侧壁(120)的上边缘具有翻边结构(126),所述翻边结构(126)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