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19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包装盒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外围背板,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两侧与所述外围背板连接且扣合组成空腔结构的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置于所述盒体外侧带有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盒,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上且置于所述外围背板内侧用于放置产品的中间盒,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上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很难吸引消费者,且千篇一律的包装结构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视觉疲劳,体验感欠佳的技术问题。验感欠佳的技术问题。验感欠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


[0001]本技术属于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及要求也随之升高,传统的包装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且千篇一律的包装结构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视觉疲劳,体验感欠佳。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智能包装应运而生,而且很快得到了发展,结合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及产品科技感的追求日益攀升,其中的印刷电子技术可谓掀起了一股热潮,展现出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印刷电子技术将传统的印刷技术与电子元器件相结合,赋予传统包装以全新的功能,且其成本相较传统电子产品较低,为包装技术带来了变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很难吸引消费者,且千篇一律的包装结构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视觉疲劳,体验感欠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外围背板,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两侧与所述外围背板连接且扣合组成空腔结构的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置于所述盒体外侧带有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盒,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上且置于所述外围背板内侧用于放置产品的中间盒,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上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中间盒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上的外盒,及设置在外盒内与所述外盒组成抽屉盒且带有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产品的内盒。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盒体包括左盒体及右盒体。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右盒体或所述左盒体上且置于所述右盒体或所述左盒体与所述产品放置盒之间用于密封包装盒的插接片,及设置在所述左盒体或所述右盒体上且置于所述左盒体或所述右盒体与所述产品放置盒之间配合所述插接片使用用于密封包装盒的阻挡片。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盒上且置于所述中间盒外部用于发光的发光部,设置在所述中间盒底部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发光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发光部发光的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中间盒底部侧面或底部两侧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发光的常闭干簧管,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且配合所述常闭干簧管用于控制所述常闭干簧管的磁体,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底部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且带有充电口用于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光部包括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中间盒上的纳米银浆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纳米银浆层上的介质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介质层上的发光层,及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发光层上的透明导电油墨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包装盒极具科技感,不仅可以使产品自身的价值得以提升,还能在当前众多包装结构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占据一定的市场,并且利用丝网印刷电子技术,将导电油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转移至纸质基材表面,通过磁体和常闭干簧管的相互作用自动控制发光部的发光,可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设有充电口,可进行重复充电,节约资源,避免浪费,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的结构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的平面结构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附图标记:1

外围背板 2

盒体 3

产品放置盒 4

产品放置位 5

中间盒 6

发光单元 7

外盒 8

内盒 9

左盒体 10

右盒体 11

插接片 12

阻挡片 13

发光部。
[0014]图1

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外围背板1,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1两侧与所述外围背板1连接且扣合组成空腔结构的盒体2,设置在所述盒体2内且置于所述盒体2外侧带有产品放置位4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盒3,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1上且置于所述外围背板1内侧用于放置产品的中间盒5,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5上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6。所述盒体2包括左盒体9及右盒体10。
[0015]所述中间盒5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1上的外盒7,及设置在外盒7内与所述外盒7组成抽屉盒且带有产品放置位4用于放置产品的内盒8。
[0016]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右盒体10或所述左盒体9上且置于所述右盒体10或所述左盒体9与所述产品放置盒4之间用于密封包装盒的插接片11,及设置在所述左盒体9或所述右盒体10上且置于所述左盒体9或所述右盒体10与所述产品放置盒4之间配合所述插接片11使用用于密封包装盒的阻挡片12。通过阻挡片12与插接片11的配合使包装盒具备一定的密封性能。
[0017]所述发光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盒5上且置于所述中间盒5外部用于发光的发光部13,设置在所述中间盒5底部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发光部1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发光部13发光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中间盒5底部侧面或底部两侧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部13发光的常闭干簧管(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盒体2上且配合所述常闭干簧管用于控制所述常闭干簧管的磁体(图中未示出),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5底部通过FPC软排线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且带有充电口用于提供所需电压的电源(图中未示出)。采用的驱动电路为市面上常见的驱动电路,只要可以实现控制发光即可,因此不做过多赘述,而常闭干簧管则可以设置在中间盒5底部侧面,也可以设置在单独的一侧面,并通过设置在相应盒体2上的磁体进行控制,使常闭干簧管起到控制开关的作用,常闭干簧管在单侧面时只有打开那一侧的盒体2才能使发光部13发光,设置在双侧面则打开任意一侧盒体2都可以进行发光,并且通过电路连接可以使两侧盒体2都打开时不会影响发光,设置在中间盒5底部侧面与底部两侧情况相同,因此不做过多叙述。
[0018]所述发光部13包括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中间盒5上的纳米银浆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纳米银浆层上的介质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介质层上的发光层,及通过丝网印刷
在所述发光层上的透明导电油墨层。通过丝网印刷可以使发光部13牢固的设置在中间盒5上。
[0019]此种包装盒极具科技感,不仅可以使产品自身的价值得以提升,还能在当前众多包装结构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占据一定的市场,并且利用丝网印刷电子技术,将导电油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转移至纸质基材表面,通过磁体和常闭干簧管的相互作用自动控制发光部的发光,可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设有充电口,可进行重复充电,节约资源,避免浪费,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0020]以上所述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光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外围背板,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两侧与所述外围背板连接且扣合组成空腔结构的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置于所述盒体外侧带有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盒,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上且置于所述外围背板内侧用于放置产品的中间盒,及设置在所述中间盒上用于发光的发光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盒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围背板上的外盒,及设置在外盒内与所述外盒组成抽屉盒且带有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产品的内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左盒体及右盒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右盒体或所述左盒体上且置于所述右盒体或所述左盒体与所述产品放置盒之间用于密封包装盒的插接片,及设置在所述左盒体或所述右盒体上且置于所述左盒体或所述右盒体与所述产品放置盒之间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枫李少勇张必应周硕胡泽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