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尤其涉及一种靠椅缓冲包装。
技术介绍
1、当前纸质包装使用愈发广泛,家具包装逐渐用纸质包材取代珍珠棉(epe)、发泡聚苯乙烯(eps)等发泡材料。但不少家具因体积巨大不便于运输,例如靠椅,在运输仓储时总会占据大量空间,造成储运成本增加。特别是对于毛绒面的靠椅,在运输中由于靠椅的毛绒面贴于包装内壁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靠椅的毛绒面与包装内壁摩擦容易损坏靠椅的毛绒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靠椅的毛绒面与包装内壁摩擦容易损坏靠椅的毛绒面的不足,提供一种靠椅缓冲包装,所述l形外箱用于包装靠椅,靠椅通过顶部内卡、侧部内卡以及底部内卡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抵触,使靠椅悬空固定于所述l形外箱内,使靠椅与l形外箱内壁之间具有缓冲空间,从而使用靠椅的毛绒面不与包装内壁摩擦,使产品的表面得以保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包括l形外箱、顶部内卡、侧部内卡以及底部内卡,所述顶部内卡设置于靠椅顶部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之间,所述侧部内卡设置于靠椅侧部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之间,所述底部内卡设置于靠椅底部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之间;
3、所述l形外箱用于包装靠椅,靠椅通过顶部内卡、侧部内卡以及底部内卡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抵触,使靠椅悬空固定于所述l形外箱内。
4、优选的,所述l形外箱包括箱体、外折叠盖、内翻盖以及侧翻盖,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外折叠盖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一
5、所述内翻盖以及所述侧翻盖向所述开口内侧翻折用于承托所述外折叠盖,所述外折叠盖向所述开口内侧翻折并盖合所述开口。
6、优选的,所述外折叠盖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折盖、第二折盖以及第三折盖;
7、所述侧翻盖包括两水平设置于所述开口的第一内侧翻盖、两竖直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第二内侧翻盖以及两水平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第三内侧翻盖;
8、两所述第一内侧翻盖相对的向所述开口内侧翻折并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折盖,所述第二内侧翻盖相对的向所述开口内侧翻折并用于承托所述第二折盖,所述第三内侧翻盖相对的向所述开口内侧翻折并用于承托所述第二折盖所述内翻盖以及第三折盖。
9、优选的,所述顶部内卡包括第一顶置内卡和第二顶置内卡,所述第一顶置内卡设置于靠椅靠背的顶部并位于侧部内卡的上方,所述第二顶置内卡设置于靠椅的座垫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顶置内卡包括第一缓冲体,所述第一缓冲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支撑件。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顶置内卡包括第二缓冲体,所述第二缓冲体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支撑件,所述第二缓冲体垂直延伸设置有第三缓冲体,所述第三缓冲体设置于靠椅的前端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之间。
12、优选的,所述侧部内卡包括两个第一侧置内卡和两个第二侧置内卡,两所述第一侧置内卡相对的设置于靠椅椅背的两侧拐角处,两所述第二侧置内卡相对的设置于靠椅座垫的两侧拐角处。
13、优选的,所述第一侧置内卡截面呈三角型,所述第一侧置内卡对应靠椅的椅脚设置有避让部;
14、所述第二侧置内卡截面呈l型。
15、优选的,所述底部内卡包括第一底置内卡和第二底置内卡,所述第一底置内卡和所述第二底置内卡相互插接呈井字型,所述底部内卡的高度高于靠椅椅脚的高度,以使用靠椅椅脚与所述l形外箱底部内壁具有一定间隙。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底置内卡和所述第二底置内卡均呈u型,所述第一底置内卡的上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底置内卡的下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底置内卡通过所述第一插槽垂直的插入所述第二底置内卡的所述第二插槽形成呈井字型的所述底部内卡。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所述l形外箱用于包装靠椅,靠椅通过顶部内卡、侧部内卡以及底部内卡与所述l形外箱内壁抵触,使靠椅悬空固定于所述l形外箱内,使靠椅与l形外箱内壁之间具有缓冲空间,从而使用靠椅的毛绒面不与包装内壁摩擦,使产品的表面得以保护。l形外箱呈l型,通过两个l形外箱相对的叠置,使两个l形外箱叠置形成矩形节省储运空间,提高装柜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外箱(1)、顶部内卡(2)、侧部内卡(3)以及底部内卡(4),所述顶部内卡(2)设置于靠椅顶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所述侧部内卡(3)设置于靠椅侧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所述底部内卡(4)设置于靠椅底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外箱(1)包括箱体(11)、外折叠盖(12)、内翻盖(13)以及侧翻盖(14),所述箱体(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111),所述开口(111)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112),所述外折叠盖(12)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12)的一端边缘,所述内翻盖(13)设置于所述开口(111)相对于所述外折叠盖(12)的另一端边缘,所述侧翻盖(14)沿所述开口(111)边缘设置并相对于所述外折叠盖(12)和所述侧翻盖(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盖(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折盖(121)、第二折盖(122)以及第三折盖(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置内卡(21)包括第一缓冲体(211),所述第一缓冲体(211)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支撑件(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置内卡(22)包括第二缓冲体(221),所述第二缓冲体(221)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支撑件(222),所述第二缓冲体(221)垂直延伸设置有第三缓冲体(223),所述第三缓冲体(223)设置于靠椅的前端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内卡(3)包括两个第一侧置内卡(31)和两个第二侧置内卡(32),两所述第一侧置内卡(31)相对的设置于靠椅椅背的两侧拐角处,两所述第二侧置内卡(32)相对的设置于靠椅座垫的两侧拐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置内卡(31)截面呈三角型,所述第一侧置内卡(31)对应靠椅的椅脚设置有避让部(3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内卡(4)包括第一底置内卡(41)和第二底置内卡(42),所述第一底置内卡(41)和所述第二底置内卡(42)相互插接呈井字型,所述底部内卡(4)的高度高于靠椅椅脚的高度,以使用靠椅椅脚与所述L形外箱(1)底部内壁具有一定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置内卡(41)和所述第二底置内卡(42)均呈U型,所述第一底置内卡(41)的上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槽(411),所述第二底置内卡(42)的下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插槽(421),所述第一底置内卡(41)通过所述第一插槽(411)垂直的插入所述第二底置内卡(42)的所述第二插槽(421)形成呈井字型的所述底部内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外箱(1)、顶部内卡(2)、侧部内卡(3)以及底部内卡(4),所述顶部内卡(2)设置于靠椅顶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所述侧部内卡(3)设置于靠椅侧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所述底部内卡(4)设置于靠椅底部与所述l形外箱(1)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外箱(1)包括箱体(11)、外折叠盖(12)、内翻盖(13)以及侧翻盖(14),所述箱体(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111),所述开口(111)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112),所述外折叠盖(12)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12)的一端边缘,所述内翻盖(13)设置于所述开口(111)相对于所述外折叠盖(12)的另一端边缘,所述侧翻盖(14)沿所述开口(111)边缘设置并相对于所述外折叠盖(12)和所述侧翻盖(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盖(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折盖(121)、第二折盖(122)以及第三折盖(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卡(2)包括第一顶置内卡(21)和第二顶置内卡(22),所述第一顶置内卡(21)设置于靠椅靠背的顶部并位于侧部内卡(3)的上方,所述第二顶置内卡(22)设置于靠椅的座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靠椅缓冲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置内卡(21)包括第一缓冲体(211),所述第一缓冲体(211)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支撑件(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辉,何海任,黄泽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