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车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19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顶、车体及车辆。其中,该车顶为采用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的板状结构,所述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包括外蒙皮、夹芯和内蒙皮,所述外蒙皮和所述内蒙皮均采用复合材料,所述夹芯中设置有蜂窝结构或泡沫。车顶能够较大程度上的减轻重量,使车顶实现轻量化设计。采用碳纤维的车顶各个部位可通过热压灌工艺一体成型,不再需要采用焊接连接,避免产生焊缝,整体结构简单,既能保证车顶整体强度统一,又能保证外观质量,易实现对车顶的全自动化制造过程。顶的全自动化制造过程。顶的全自动化制造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顶、车体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列车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顶、车体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轨道列车的车体由端墙、底架、侧墙、车顶组成,车顶是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车体结构最顶部的部分。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的车顶用碳钢或铝合金板筋结构或型材结构和拼焊而成。整个车顶属于金属工件拼接而成,工件与工件之间通过焊缝进行连接,且整个车顶焊缝数量较多,焊缝会降低母材本身的强度,这就导致在设计过程中为使焊缝热影响区等位置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增加不必要的结构进行保证。焊接件的整体强度不统一,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焊缝位置易出现疲劳裂纹等问题,降低母材应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顶、车体及车辆。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车顶,该车顶为采用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的板状结构,所述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包括外蒙皮、夹芯和内蒙皮,所述外蒙皮和所述内蒙皮均采用复合材料,所述夹芯中设置有蜂窝结构或泡沫。
[0005]可选地,所述车顶包括高顶部分、两个端壁和两个平顶部分,所述高顶部分位于所述两个平顶部分之间且向上凸出于所述平顶部分,两个所述端壁分别连接于所述高顶部分沿纵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端壁的顶部与所述高顶部分连接,底部与所述平顶部分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高顶部分、所述平顶部分以及所述端壁一体成型。
[0007]可选地,所述高顶部分的外蒙皮的外表面还铺设有表面膜,所述表面膜包括导电金属网。
>[0008]可选地,所述平顶部分的所述夹芯中设置有多根补强筋,所述多根补强筋分别沿横向或沿纵向延伸,所述补强筋的横截面为具有容腔的矩形或具有容腔的帽形,沿横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和沿纵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之间相交且所述容腔相互连通。
[0009]可选地,沿横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为横向补强管,沿纵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为纵向补强管,所述纵向补强管沿所述平顶部分的纵向通长布置,所述横向补强管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纵向补强管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平顶部分上设置有送风口密封框和回风口密封框,所述送风口密封框和回风口密封框设置于所述补强筋之间,所述平顶部分开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送风口密封框围绕所述送风口设置,所述回风口密封框围绕所述回风口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送风口密封框设置有围绕所述送风口的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送风口密封框包括围绕所述送风口一圈设置的凸棱和横截面为 L型的围挡框,所述凸棱凸出于所述平顶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围挡框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槽底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壁部,所述槽底部的边沿抵接于所述凸棱的侧壁,以使所述槽壁部、所述槽底部和所述凸棱的侧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回风口密封框设置有围绕所述回
风口的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回风口密封框和所述送风口密封框的结构相同。
[0012]可选地,所述高顶部分设置有天线安装座预埋件,所述平顶部分设置有空调安装预埋件和导流罩安装预埋件。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体,其包括:骨架,为由金属型材构造成的框架结构;底架,连接于所述骨架的底部;一对侧墙,连接于所述骨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端墙,连接于所述骨架纵向方向上的端部;以及如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车顶,所述车顶连接于所述骨架的顶部。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至少一节车厢,所述车厢包括上述的车体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走行系统。
[0015]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车顶,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0016]相比于常规的采用铝合金型材的车顶,本申请中的车顶采用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材料,车顶能够较大程度上的减轻重量,使车顶实现轻量化设计。而且,采用碳纤维的车顶各个部位可通过热压灌工艺一体成型,不再需要采用焊接连接,避免产生焊缝,整体结构简单,既能保证车顶整体强度统一,又能保证外观质量,易实现对车顶的全自动化制造过程。此外,还有助于推动绿色环保型材料——碳纤维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的三明治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的平顶部分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的平顶部分的补强筋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补强筋的侧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口密封框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7为沿图6中A

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的高顶部分的仰视示意图;
[002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爆炸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

车顶;1

外蒙皮;2

夹芯;3

内蒙皮;4

表面膜;10

高顶部分;20

端壁;30

平顶部分;40

补强筋;41

横向补强管;42

纵向补强管;50

送风口密封框;51

送风口;52

第一密封槽;53

凸棱;54

围挡框;541

槽底部;542
‑ꢀ
槽壁部;60

回风口密封框;61

回风口;71

天线安装座预埋件;72

空调安装预埋件;73

预埋安装件;731

第一预埋部;732

第二预埋部;733

安装部;200
‑ꢀ
车体;201

骨架;202

底架;203

侧墙;204

端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
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顶100,图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100)为采用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的板状结构,所述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包括外蒙皮(1)、夹芯(2)和内蒙皮(3),所述外蒙皮(1)和所述内蒙皮(3)均采用复合材料,所述夹芯(2)中设置有蜂窝结构或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100)包括高顶部分(10)、两个端壁(20)和两个平顶部分(30),所述高顶部分(10)位于所述两个平顶部分(30)之间且向上凸出于所述平顶部分(30),两个所述端壁(20)分别连接于所述高顶部分(10)沿纵向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端壁(20)的顶部与所述高顶部分(10)连接,底部与所述平顶部分(3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顶部分(10)、所述平顶部分(30)以及所述端壁(20)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顶部分(10)的外蒙皮(1)的外表面还铺设有表面膜(4),所述表面膜(4)包括导电金属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顶部分(30)的所述夹芯(2)中设置有多根补强筋(40),所述多根补强筋(40)分别沿横向或沿纵向延伸,所述补强筋(40)的横截面为具有容腔的矩形或具有容腔的帽形,沿横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40)和沿纵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40)之间相交且所述容腔相互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沿横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40)为横向补强管(41),沿纵向延伸的所述补强筋(40)为纵向补强管(42),所述纵向补强管(42)沿所述平顶部分(30)的纵向通长布置,所述横向补强管(41)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纵向补强管(4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顶部分(30)上设置有送风口密封框(50)和回风口密封框(60),所述送风口密封框(50)和回风口密封框(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娟娟郭金城李俐安文超孟波华洪波高刘军牛启正冯国庆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