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77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相邻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具有颗粒面和光滑面;所述搭接片位于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之间,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颗粒面和光滑面相对设置,所述搭接片包括: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为片层或涂层;隔离层,贴合于所述沥青层两侧;一个所述隔离层适于从所述沥青层上撕离;撕离一个所述隔离层后,所述沥青层的一侧与所述颗粒面贴合;另一个所述隔离层呈熔融态与所述光滑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提高短边搭接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


[0001]本技术属于防水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沥青基防水卷材按照表面隔离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细砂(S)、矿物粒料(M),该类材料能否形成连续密闭的防水系统,关键取决于其长边搭接缝和短边搭接缝的密闭效果。在常规生产工艺下,表面覆细砂(S)或矿物粒料(M)的防水卷材长边均能按照施工需求预留出一定宽度的搭接边 (搭接边范围内不覆盖细砂或者矿物粒料),现场施工时直接通过烘烤便能实现密封效果。
[0003]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157180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烯烃预铺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防水主体层的上部形成丁基改性SIS热熔压敏自粘层,并在热塑性聚烯烃防水主体层的一侧边部预留施工焊接搭接区,且在丁基改性SIS热熔压敏自粘层上覆以具有水泥反应活性的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在丁基改性SIS热熔压敏自粘层一侧边部设有防粘隔离边膜,在防粘隔离边膜下方设有施工自粘搭接区。在现场卷材铺设过程中,防水卷材需根据作业面的形状、尺寸进行裁剪、裁切,这就意味着卷材的短边是无法预留出搭接边的。尤其在细部阴阳角部位,卷材裁切造成的搭接更是无法在工厂生产环节进行预留的。面对短边、细部无法预留搭接的情况,卷材表面覆盖的细砂或者矿物粒料成为搭接密封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了该部位的密封效果,使防水层无法形成连续、密闭的防水系统,渗漏隐患极大。
[0004]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提高短边搭接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提高短边搭接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
[0006]本技术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用于相邻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具有颗粒面和光滑面;
[0007]所述搭接片位于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之间,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颗粒面和光滑面相对设置,所述搭接片包括:
[0008]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为片层或涂层;
[0009]隔离层,贴合于所述沥青层两侧;
[0010]一个所述隔离层适于从所述沥青层上撕离;撕离一个所述隔离层后,所述沥青层的一侧与所述颗粒面贴合;另一个所述隔离层呈熔融态与所述光滑面贴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包括基材层和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一侧涂附不粘胶并与所述沥青层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基材层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PA层或PE层。
[0013]所述PA层为聚酰胺层,英文全称为Polyamide;所述PE层为聚乙烯层,英文全称为Polyethylene。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厚度为0.5

1.5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沥青层为无胎均质沥青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无胎均质沥青层厚度为1

2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PA层或PE层。
[0018]进一步的,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0.5

1.5mm。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所述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通过设置沥青层,然后通过工艺上的优化,使颗粒覆面的沥青基防水卷材使短边搭接/裁切口无需压砂、刮砂,通过对沥青搭接片进行烘烤同时解决颗粒物的覆盖包裹和搭接密封两个问题,提高短边搭接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搭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和搭接片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沥青层;4、颗粒覆面防水卷材;5、颗粒面;6、光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实施例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用于相邻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搭接。所述搭接片如图1所示,包括沥青层3和隔离层。
[0026]所述沥青层3为片层,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沥青层3可以为涂层。所述隔离层贴合于所述沥青层两侧。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包括第一隔离层1和第二隔离层2;所述第一隔离层1与所述第二隔离层2分别与所述沥青层的两侧贴合;所述第一隔离层适于从所述沥青层上撕离。所述第一隔离层1包括基材层和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一侧涂附不粘胶并与所述沥青层3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基材层贴合。所述基材层为PA层,厚度为0.5

1.5mm。所述沥青层3厚度为1

2mm。所述第二隔离层2为PA层,厚度为0.5

1.5mm。
[0028]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需要对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进行烘烤,如图2 所示,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具有颗粒面和光滑面,所述搭接片位于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之间,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的颗粒面5和光滑面6相对设置,第一隔离层1从沥青层3上撕离后,所述沥青层3与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的颗粒面5贴合;第二隔离层2在烘烤过程当中呈熔融态并与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的光滑面6贴合。
[0029]本技术通过设置沥青层3,然后通过工艺上的优化,使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在
短边搭接/裁切口无需压砂、刮砂,通过对搭接片进行烘烤同时解决颗粒物的覆盖包裹和搭接密封两个问题,提高短边搭接缝或卷材裁切口密封性能。
[0030]本实施例所述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的使用方法如下:搭接片在撕离第一隔离层1后直接放入两幅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之间的搭接区域,完全覆盖两幅颗粒覆面防水卷材4的搭接范围,然后采用喷灯或喷枪烘烤直至第二隔离层2熔融,同时,采用钢压辊自搭接缝远端向搭接缝进行辊压,直至沥青油从搭接缝溢出即可。
[003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用于相邻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具有颗粒面和光滑面;所述搭接片位于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之间,一对所述颗粒覆面防水卷材的颗粒面和光滑面相对设置,所述搭接片包括: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为片层或涂层;隔离层,贴合于所述沥青层两侧;一个所述隔离层适于从所述沥青层上撕离;撕离一个所述隔离层后,所述沥青层的一侧与所述颗粒面贴合;另一个所述隔离层呈熔融态与所述光滑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颗粒覆面防水卷材搭接片,其特征在于,所隔离层包括基材层和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一侧涂附不粘胶并与所述沥青层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基材层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颗粒覆面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胡京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